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解读魏延之死 冤还是不冤

发布时间:2016-02-27 栏目:专题 投稿:俊秀的秋天

魏延是冤假错案,已是不争的事实,当诸葛亮身死之日,做为先锋的他,提前收拾回国,并写下参杨仪折,大权在握的杨仪,终于杀了魏延,报了一箭之仇,出了一口恶气。唉,蜀臣相攻也如此!长于谋划,坐镇一方,乃魏延之强,有人设想,假如刘备使魏延镇荆州,似乎不宜失败之速。把魏延镇汉中,刘备眼光独具。蜀国人才不多,如蒋琬者、费祎者、董允者,所谓蜀中四相,除了诸葛一臂撑天外,其它能力也就是中平而已。其余人能把内部之事办好,也就不错了,遑论其它。以此而论,魏延被诛族,正是蜀国毁灭的开始。势小尚不能相容,看杨仪恶狠狠踢着魏延的头颅说,臭小子,笨东西,尚能做恶否!他们不容水火也如此。且看魏延履历。

刘备知道刘表已死,势难守住新野,便以襄阳观望荆州态度,这时候,有将领打开了城门,他,正是魏延。说实话,蔡瑁、张允这两个人唯念自己富贵,人品是很坏的,投曹不久被杀,即为明证。魏延正是荆州官兵的代表,代表着军中对蔡张二人的不满。刘琮继有荆襄,本来是可以抵抗一番的,不战而降,不管怎么说,也为人看得轻了。事实上,正是这样。刘琮弱小,蔡张却认为自己有了取富贵的资本,若大的荆州为此二人所卖,招致普遍匠不满,是一定的。

魏延开门,刘备却没进去,这是因为刘备很清楚,一拳难敌四虎。然而乱军之中,魏延不知何从,逃去长沙,投韩玄。以后杀玄而事备。玄如何?以上三国的演义,而真实的故事是,韩成为刘备的官员。今者长沙有湖,刺韩湖也,可见罗氏书名头之大,以盖过了正史呢。看三国听故事,民间只有演义。真实的魏延,要比演义精彩得多,今者先说个大概。

做为刘备的亲兵,击蜀有功,以迁牙门将军,这个军阶不低,从士兵到将军,无论是谁,均要按功依叙,得服众才成。恰在此际,魏延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刘备所看重,是以毫不含糊地把汉中交给了他。

建兴八年大败魏国重将郭淮,升前军师、征西将军,假节,南郑侯,看这一大堆名号即知道,绝非虚誉。以为蜀国之柱石。以后诸葛每出祁山,以攻为守,魏延或独挡一面,或为前锋,多有功勋,孔明知其晓勇。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受命汉中之时,夫复何雄也,纵然关张无论矣。

魏延身上自有冲天煞气,为杨仪所憎恶,一朝交恶,不共戴天,朝野所熟知。魏杨并坐,魏引刀向杨,杨就哭得一踏糊涂,二人误会也深。杨害死魏延以后,朝廷亦知其冤,是以不太重用杨仪杨仪多有怨言,为人举报到刘禅那里,被流放后自杀。

杨是有才的,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参丞相军事,多所筹画。

吕思勉先生说到这一段,把魏延的死因定为诸葛亮的突然死亡,以致于多少后事无法详尽。杨仪是以能权衡诸葛身后之事,以多向少,杀掉魏延自不是问题。杨可以说,总算出了长期以来的一口鸟气,然杨不以天下之事为重,以报私怨,也见其“狷狭”的一面,大体上这个人私德还是有些问题。

杨是襄阳人,魏为义阳(今信阳),过去从未谋面,二人那时地位甚微,应该说历史上二人无私仇,也难有家怨,同为蜀臣以后,杨仪赞丞相军事,就与魏延多有接触,以小节反目,是可以想定的。二人不谋,一时意气而已。孙权以为二人皆牧竖小子,是有点看不起他俩的意思,不过他的推定还是不错的,无诸葛亮,“必为祸乱”。

当其时,丞相殡天,变在仓促,赖杨仪居中调度,最终做出了撤退的计划。当费祎将这个命令传达给前锋魏延,此时军前形势大有利于蜀,是以本来就对杨仪不服气的魏延就说,何能因死了一个人就误国家大事。这话如果真地说过,也见魏延政治上的不成熟。诸葛亮那是一般人呐?国家的丞相,领军多年的人物,这一死对蜀军的震动,应该说是相当大的。一是其才能无人能过之,他能协理好上下关系,处置好一切军国之事,在威福无比的同时,个人政治声望也达到了顶峰,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死了,人心焉得不惶惶哉,阵前临机变化的话,瞬息也万变,一支不稳定的军队有何战力,等等,都是问题;二是其威权无人能无视之,全国上下,全军左右,一切唯丞相之令是从,一朝去逝,军中失心,所以说做出撤退计划是正确的;三,其作战尚无详细的计划,此次北伐,如何击溃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目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既然军中震恐,有遭致失败之险,不如先行撤退;四,诸葛长期以来以攻为守,朝野上下大有意见,其死和平派成为主流,加之还有朝廷命令,杨仪不得而专意行事。是以说,魏延不服从命令,杨仪有理,情见大势已去,魏延不得不撤退,并且堵气不告而走,看看你杨仪能把我怎地。堵住隘口不让大军过路,然蜀军本为一体,魏延收拾不住变起军心,三言两语即散尽山林,成了光杆。沦为光杆的魏延,已不难收拾,这是其被杀的原因。

魏延蜀国腹心,一死万事并没为空,物议鼎沸是可以想见的。朝廷的处置是,杨仪如此,重用不得,并妥为安置魏延身后之事。被灭族的魏家,也只是一个名义而已。一代名将没有死于疆场,而死于自己的内讧,并且朝廷也没有明令彻查此案,可见,魏延确有错误,有意气用事的成份。军中最忌讳之事,莫过乱军,乱军之人,从来大罪。

魏延行伍出身,有功于蜀,并非是偶然的,虽说正史三言两语,但也滴水见其斑澜,公元228年,时在蜀建兴六年,蜀国第一次兵出国门,魏延有建议,建议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时在长安者,曹丕的女婿夏侯楙,传说他的本事,性无武略,而好治生,什么意思,典型的草包一个。魏延推定,如我大军奄至,此人必不战而走。如此,咸阳以西可定了。

诸葛亮没有赞成,为什么呢?

来看这张图,应该说还是具有可行性,比之诸葛略取凉州,无论从声势,还是战役目的,效果都要好,加之蜀国多年不用兵,魏国疲惫,用一场急袭来达成取得经略关中的目的,有其战术上的突然性,不无这个可能性,可以战役价值甚大。那么诸葛为何要反对呢?

可是你来细看这张图,子午谷长啊(三百多公里),多为险道,且多有栈道,多年不用,年久失修,险崖断壁,最具风险,再说蜀国来攻,20天之内不能穿出,魏国纵然再草鸡,也不会一无所知,是为一向用兵唯谨慎的诸葛所不取。这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以用此,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然已不失为一条巧计。

我们看,从来用兵走其险,如果两军相当,摆开堂堂之阵,亦难有成功。个人倒以为可以一用:

当年韩信以用此,明修子午栈道,暗渡了陈仓,没准是个好主意,可以达到有效牵制敌人目的。多条战术配合,打魏国一个措手不及。主要源于形势的判断,诸葛第一次掌兵,战术目的也有限,以达到练为战和以攻为守的效果,就大为知足。要知道,毕竟蜀国也是多年不战,战斗力如何,没有底数。敌情我情,均要有所判断,不能只看对方,也要看自身如何,如兵力粮草等等。

多造声势,以声东击西。大军主力以出褒斜,子午之出正为奇兵也。如果配合得好,按照魏延意见,打还是可以打的。任何智计奇谋皆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冒险的一面,主要还是得掂量一番敌我之态势。

诸葛之失街亭,也证明了蜀军战力多有不济。他不冒险也许是对的,本来作战目的有限,涉险轻出,以致大败,这个责任诸葛亮是担不起的。伐魏,本来就是以攻代守而已。

魏延有吞吐魏国之气,然无蜀国基础做底,惜之!杨仪既杀魏延,以为己莫大之功,而接替诸葛亮理政的是蒋琬,不由整天牢骚满腹,甚至说出了如果当时引军“以就魏氏”的话,我怕蜀国江河会日下呢。这样的话也敢说,于是魏延死后一年半载,杨仪自杀。而对于延,蒋琬以为,“原其本意,但欲诛杀杨仪,不便背叛”,这个说法是,魏延根本不可能叛变,也无叛变之实,而事实上魏延被诛杀三族,乃朝廷命令,这就等于说是一铁案,不能翻,但可以曲径通幽,委婉地把事给办喽。当蒋琬于朝廷“追述前劳”,请示“以礼收葬”的时候,也没一个人反对。

今天大家见到的魏延墓,就在汉中市北门之外,那里当年魏家,祸从天降,被杀得血流成河,多年过去,就从青草生处,为之坟起,亡人何待也,不过存暖世道人心,以稳蜀局。

将军之死,说冤,死在杨仪之手,实在有点窝囊,说不冤,也有不管不顾发疯之事,给蜀国撤军造成极大被动,有罪,罪不至此。然而多少人间情势,如骑虎,不得不如此啊!

相关推荐:

武则天陵寝前的无字碑,并非出于她的意愿

看看,民国盗墓这才叫专业盗墓!挖宝时意外被活埋,后事咋处理?

三国与水浒武力大排名的话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才客观公允?

开皇之治的历史背景:南北朝分裂日久终于统一

揭秘:明朝王爷墓十次被炸无人能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