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为何变法最成功的秦朝二世而亡

发布时间:2016-02-27 栏目:专题 投稿:苗条的哈密瓜,数据线

经历了奴隶制的土崩瓦解,秦朝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强横气势崛起,在经历了两百年的原始积累后,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将山东六国一举荡平,堪称霸王,然而在经历了短短十数年的统一局面后,秦朝又用一种来去如风的架势迅速离开历史的舞台,挟灭六国之势,如此强大的国家,那百万大军还没白头,国家就已经完全崩溃,这无疑为秦帝国的灭亡蒙上了一层两千年无法完全揭开的面纱。

秦国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郡县制和秦法经历了两百年锤炼,已经趋于大成,在秦始皇与秦二世交替之时,秦朝已经大部分完成了国家建设,包括修路,兴修水利,建长城,建咸阳城,这每一件事都非强大至极的国力不能完成,驻军三十万北却匈奴更是吸食国家营养的无底洞,然而这一切,在建设时并没有引发暴动,然而在建设完成后,秦国却刹那间烽烟四起,这难道不奇怪吗?

儒家是个小心眼的书生,在焚书坑儒等事件发生之后,以法家立国的秦朝对儒生深恶痛绝,同时,儒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将这份深恶痛绝一点不落地还给了秦朝,双方互相交恶,在秦朝时,秦国赢了,秦国把儒生贬得一文不值,而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里,儒生一直在赢,他们对秦朝实施了长久,不懈,全方位,多视角的果断打击。他们指责秦国暴政,指责秦国排斥文化,指责秦国穷兵黩武,指责秦国不讲道义,总之是在儒家眼里,秦国的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简直一无可取。

然而就是这个一无可取的秦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春秋乱世。

所以由儒生编纂的各种史籍对于秦国的记载,价值委实不高。

当然,儒家还是个品格高尚的学派,他们纵然看不顺眼秦国,但事实摆在那里,他们也不敢说瞎话。

秦国爱民吗?秦国当然爱民,否则在那两百年的战国时期,秦国民众早就死走逃亡了。秦军是那个时代最英勇好胜的战士,如果秦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秦军还会如此骁勇无敌吗?要知道,军队来源于民众,而军人的家人,也是民众

秦国排斥文化吗?秦朝初建时,秦始皇设立学士馆,广招天下学子,这明显抄袭稷下学宫的行为,虽然拾人牙慧,恐怕也足以说明秦朝并不排斥文化,另外,秦朝历代名臣,大多是六国士子,从商鞅开始,范雎,吕不韦,李斯,李冰,郑国,等等,各类大人才鱼跃龙门般,迫不及待地投入秦国的怀抱,而秦国也以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收纳了这些才高八斗的士子,放眼古代中国,能在一个朝代中涌现如此多历史知名的名臣的国家,有谁及得上秦朝。这样的国家,如果排斥文化,那么哪个士子愿意来此谋国?

秦朝穷兵黩武?秦国是个明智的国家,出战则必有理由,战则十有八九胜利,总是用最小的伤亡来做最多的事情,而反观其他国家,往往为了几座不干紧要的破城池拉锯战,打了半天,士兵死伤数万,最后两败俱伤,谁也没得好,更有甚者为了某个美女,为了某一句话,就大兴兵戈,做出一副犯我强X,虽远必诛的嘴脸。相比之下,在那个大争之世,秦国是最吝惜战争的国家

秦国不讲道义?这就太恶搞了,春秋无义战,那个生死悬于一线的时代,盟约和道义就是仍在路旁两块狗都不肯的黑骨头,从来也没见哪个国家恪守从一而终的原则。另外,秦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极高,其影响至今流传,远交近攻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秦国原创,如假包换。

这样的秦国,统一华夏之前如此强大,统一华夏之后如此强盛,然而失败得快的要死。

我一直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是秦国赖以立国的秦法已经过时。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其影响波及官僚制度,民生,军事,商业,等等方面,内容广博而深刻,涵盖全面而实用,在实行之初,的确有如一针肾上腺素,使秦国瞬间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法令中的内容开始过时,虽有历代的微型修改,不过那也是杯水车薪的效果。尤其在秦国成为秦朝之后,当初的法令已经明显不能兼容于当前的时势,商鞅在制定法令前,曾经花费大力气考察秦国地界的风土人情,对症下药,然而当这一套的对象成为全中国的人之后,理所当然地,秦法的弊端暴露无遗。陈胜吴广的起义为了什么?首要原因不是胡亥不当立,当立扶苏,而是“失期,法皆斩”,法令严格固然是好事,但仅因为迟到就要杀头,这对于和平时代下的人民,显然太过苛刻,不能接受,而且这期限的制定还是战国时代留下来的,那时候的秦国疆域小得多,按时赶到的概率也大得多,这就是法令不及时更新。另外,刘邦带着人起义是为了什么?刘邦押送凡人,就因为跑了几个,就要连坐,将所有犯人一体杀光,对于习惯了秦法的秦地民众,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习惯了散漫规矩的六国人士,这就太不近人情。这两个人,一个是焚毁秦国的燎原星火,一个是取而代之的真命天子,都是因为秦法的苛刻而已,由此可见秦法的时段性弊端。

第二,是中央集权的不完善。

郡县制,的确可以最大程度上将权力归于中央,但秦朝的问题就在于这权力太过集中于皇帝手里,皇帝一声令下,别说普通民众就是官员也要死光光,谁劝也不行,有个例子,秦皇私下批评了李斯,李斯居然知道了,并且立刻改正,秦皇大怒,问是谁把自己的话告诉了李斯,没人招,于是秦皇将当时周围的所有人都处死。这简单粗暴的手段恐怕也只有后世的朱元璋能比得上,但是明朝的皇帝虽然中央集权,好歹还有言官,内阁劝着,而秦朝呢,权力的宫殿里,只有皇帝孤零零一个,没有制约的强大权力,往往就会演变成恐怖的破坏力,这一点在项羽独断专行焚毁了咸阳宫的行为上可以看出。而秦始皇死后,就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胡亥显然不是填满这个真空的合适人选,于是赵高就趁隙而入,成为了秦帝国实际上的皇帝,悲惨的是,这个死太监用这恐怖的权力彻底毁了秦国

第三,是秦军的不知所踪。

在轰轰烈烈的抗秦战争中,强大的秦军哪里去了?众所周知,秦军自从商鞅变法后的河西大战中崭露头角,从此成为天下侧目的虎狼铁军,纵横八荒,所向披靡,两百年下来,恶战不计其数,然而败仗掐着手指头数也不到十场,在战神白起,名将王翦手中,秦军更是成为不败的神话,合理的战斗机制,先进的战团阵型,骁勇彪悍的西北民风,骑兵为主的兵力组成,还有让后世无数名将艳羡的强大后勤运输,这所有的所有成就了秦军的战力,然而在秦帝国土崩瓦解之时,这支军队出场次数居然屈指可数,而且大都只是几千人的小战阵。难道是统治者脑子进水不成?当然不是,秦军的所在,有两个地方是可能的。其一是北方的长城边,“令蒙恬领军三十万北却匈奴”,这是书上有记载的,虽然三十万这个数字不知真假,但人数肯定不少是必然的,这支军队的任务艰巨,北方的匈奴人在那个时代拥有恐怖的战力,即使是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把军队战力当成首要大事的时代,还要让秦,赵,燕,三个国家扯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对付匈奴,可见其难缠和善战,而后世的五胡乱中华,蒙古立鼎,满人入关也充分显示了让游牧民族闯进华夏大地的恐怖后果,所以秦国不动这支军队是明智的,就起义军那点家伙什儿,能不能对付匈奴还真不好说。其二是南方的岭南,其时岭南是尚未开化的地带,也不知楚国占据岭南的这些年都在干什么,知道秦国灭楚之时,岭南的蛮人连文字都没有,王翦领兵六十万打下楚国,为了把这大片地域彻底融入华夏血统,于是六十万大军常驻岭南,将华夏的文化,科技,血缘都带入了这块蛮荒之地,这就是广越之地第一次的历史变革,他们从野蛮人正式升级为文明人,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科技也由此传入,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次移民影响深远,堪称不世之功勋。王翦死后,由赵佗任主帅,统帅六十万秦军继续驻扎岭南,诚心要用这六十万西北大汉彻底同化南人,尤为具备神奇色彩的是,秦始皇曾对赵佗说,不论中原大地发生什么事,这六十万大军都不可北上,如有必要,封锁关隘,将岭南和中原彻底隔绝。赵佗不负所托,在秦王朝崩溃之时,封锁关隘要道,使楚汉大军都不能南下,从而在血腥争斗中保存了百越之地的民众和城市建设,于西汉时,交给高祖一个完完整整的岭南,为中国民族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南一北九十万秦军,恐怕就是全部的秦军主力,由此可见,秦虽亡,犹有遗爱于后世

对于秦朝的亡国,给予后世许多告诫。针对中央集权的问题,唐朝时搞出了三省六部,连带丞相的权利,和君主权力都分散了,辉煌一时,宋朝时分的更彻底,枢密院,中书省,参知政事,等等重叠机构,也真是君主想搞出什么动静来都不成了,到了明朝,总算是是把分权艺术臻于大成,皇帝权力,司礼监有权利,内阁有权利,言官有权力,六部有权力,东西厂有权力,锦衣卫有权力,三司有权力,一环套一环,这权力分的人眼花缭乱,不过效果之好,有明一代,从中央发现的图谋叛乱,权力真空几乎没有,这就是制度的进步,清袭明制,效果同样令人满意,只不过清朝除了明朝那一套,还多了不少满人士族,这分权又多了一份,中国人搞政治,进步得不亦乐乎。

对于依法治国,后世朝代的理解不同,效果也不同,总体效果是法制为主的国家,国力强盛,以仁治为主的国家,百姓安乐。典型案例是后世唐朝,明朝时重视法律,唐朝的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完备的法令条例,即便是现在看来,也经得推敲。著名的一条,某人打伤人之后,允许肇事者对受害者进行医疗救助,并且根据伤者痊愈后的情况给肇事者量刑,这和汉谟拉比法典上说的什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做法科学多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搞出一部恐怖小说集大诰,晓喻民众刑法之要害,后又出台大明律这种堪比工具书一样厚重的法律典籍,设立刑部之余,又设立大理寺,还不放心,又设立都察院,三司互相监督,效果非常理想。唐,明两代的国力之盛,都有威压天下,万国来朝的辉煌。

相对的,汉,宋两代注重仁治,文景之治,清静无为,减刑轻罚,释放罪犯,百姓安居乐业,文教事业搞得很好,然而国力实在一般,文景数十年积累,武帝一朝,打了几场仗就国库干净,流民遍地,这种国力和秦朝那种打仗跟不要钱似的做法,对比鲜明之极,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更是个烂好人,其执政期间,但凡有点天灾人祸他就要下罪己诏,自省失德,然后大赦天下,简直视法律如无物。而宋朝时,朝廷斗争中不杀大臣,对下面的小民也不太苛责,百姓生活水平相当之高,国家经济实力全世界第一,但看它打的那几场烂仗,还有开封那点小家子气的宫殿,真叫人难以相信。

秦朝留给后代的经验是巨大的宝库,因为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等领域都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于是我们从秦朝身上,可以延伸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

相关推荐:

探究包拯死因 包拯究竟是被奸人所毒害还是因病正常死亡?

古印度文明毁灭之谜:遭遇雅利安人入侵?

晋阳之战的历史背景:晋国诸位大夫相互内斗不休

炎黄二帝来源之谜: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的历史功绩

珍妃落井之谜:珍妃怎么死于宫外的玻璃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