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论汉末三国丞相职权的特殊

发布时间:2016-02-28 栏目:专题 投稿:野性的指甲油

我们知道,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而丞相一职最为重要,丞相之下设立九卿,统理百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承秦制,西汉仍大体沿袭秦朝三公九卿制而稍有变化(如汉初将丞相分为左右二人),至汉武帝时丞相动辄因罪入狱,而布衣平民则常有一朝为相,而且先拜相后封侯,皇帝对丞相的控制逐渐加大,丞相对皇帝的威胁大大削弱。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丞相并为三公,同为宰相,实际上是将相权一分为三。至哀帝时丞相之名被替换为大司徒。

及至东汉建立,以太尉、司徒、司空同为宰相,并将九卿均分为三部分,“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并太尉所部;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①。同时,光武帝提高尚书台的地位,使其凌驾于三公之上的行政机关。重大或机密事务先与尚书台讨论后再交付三公监督执行,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东汉中后期,继位皇帝往往年幼,作为外戚的太后之兄以大将军身份控制军权而一决朝政,大将军位于三公之上,三公之位逐渐成为一种带有荣誉性的官职(三公的任免及薨亡在帝纪中记载),及在出现“天灾怪异”(如日食、地震、旱、涝、蝗虫等)时,代皇帝受过(免职)的掩人耳目的工具。只有在以三公身份录尚书事时,这才成为有名有实的丞相

到了东汉末期,在董卓进京控制中央朝廷后,开始对其自身官职做以调整。于是丞相职位再次正式出现于汉朝官职。

于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国。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卓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封卓母为池阳君,置家令、丞。②

董卓在自任三公后,便废少立献,拥立献帝后不久,便自任相国,丞相这个名称在东汉灭亡前夕却粉墨登场了。从此董卓独揽朝政,汉中央朝廷完全受其控制。董卓的自任相国,使得丞相一职在中断近二百年后又重新出现,并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及至建安元年,曹操在控制汉献帝之后,便以司空身份录尚书事。之后,随着北方的基本统一,建安十三年,曹操废除三公,设立丞相御史大夫两职,之后自任丞相建安年间,早已是群雄割据,为争夺地盘而混战的年代,曹操此前已占据兖州地盘,而此时他恢复西汉时期的丞相制,比董卓更进一步,直接废除三公,从而将东汉一分为三的相权合而为一,已不是先前的作为替天子总理百事的丞相了,而是他更好的控制、利用汉献帝的一种身份和地位,从而使自己操控朝政名正言顺。曹操的相府在机构和职能上绝对是空前膨胀的,实际上已经近似于一个中央小朝延的功能。

曹操建安元年任司空直到建安十三年,这期间他的司空府成为领导机构。据《后汉书・百官一》所载,东汉司空属官有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史属四十二人。而在曹操司空时期,已不同于正常时期东汉司空权力,曹操司空府是无疑要大于这个规定的。及至曹操丞相时,司空府的人员便发展为丞相府人员。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在《三国志・魏书》中,立传人物共65人都曾在曹操司空府或丞相府任职。

因此可以断定,曹操司空府可以说是相府的雏形,此后曹操三公丞相而自任,司空府成员又转为相府成员。曹操的相府实际上掌控着许多重要地区,司空府和相府人员常常兼领地方要职或留守一方。

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③

太祖为司空,辟为掾属,从西征马超。超破,军还。时关中新服,未甚安,留(徐)奕为丞相长史,镇抚西京,西京称其威信。④

后(杜)袭领丞相长史,随太祖到汉中讨张鲁。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治军事。……太祖东还,当选留府长史,镇守长安,主者所选多不当,太祖令曰:“释骐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遂以袭为留府长史,驻关中。⑤

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⑥

可见,并州、汉中、关中、许都这些重要地区都有丞相府的分支机构,听从于丞相曹操的相府机构已经成为最高领导部门,此后,曹操又复五等爵制,相继使汉献帝封自己为魏公、魏王,魏王国在实际运行中已完全取代了汉王朝。早在建安十八年曹操被策封为魏公时,策命诏书中便有“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⑦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时,以钟繇为相国。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为丞相、魏王。“(延康)元年二月壬戌,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⑧事实上,是将相权一分为三。八个月后,曹丕通过“禅代”而践祚。而在曹丕称帝后,又对魏国三公名称做了变更。“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⑨曹操父子可谓煞费苦心,自己“罢三公、置丞相”而自任,将相权合三为一,在代汉建魏以后自然不能让人沿袭自己旧路,如同东汉故事一样,连丞相这个名称也去掉而改为司徙,将御史大夫王朗改为司空,以钟繇为太尉,而再将相权一分为三。

及至曹魏末期,司马氏父子三人相继秉政,早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高平陵政变成功后,魏帝即拜其为丞相却被其辞而不受,平定王凌之叛后,魏帝又命为丞相仍不受。其子司马师在废少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之后,仍辞相国不受。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继其位,弑曹髦而另立曹奂这帝后,又多次辞让丞相之位。直到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师伐蜀节节胜利之际,才正式受丞相位同时封为晋公,五个多月后又受封这晋王。如同曹魏代汉一样,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辛卯,文帝(即司马昭)崩,太子(即司马炎)嗣相国、晋王位。……九月戊午,以魏司徒何曾为丞相,镇南将军王沈为御史大夫,中护军贾充为卫将军,议郎裴秀为尚书令、光禄大夫,皆开府。”⑩两个多月后,晋代魏称帝。

在此,相比曹操的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自任丞相建安十八年才受封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进爵为魏王,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从丞相到禅代长达十二年。而司马氏则一再推辞相位长达十四年,之后同时受封为丞相和晋公,五个月后又进爵为王,两年后则禅代。一个从任丞相到禅代长达十二年,一个则只有两年,之所以如此,除了时势背景的不同外等其它原因,有一条应该说是曹氏的丞相之位是东汉以来的首次重大的权力整合,而司马氏则依循了曹氏的成功模式,而两个禅代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丞相一职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从汉末到魏末,丞相一职重新出现并产生重要影响,丞相一职成为具有政治野心人物代立的一个手段,丞相一职在这一时期与此前有很大的区别,并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我们说汉末三国的相职有着十分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马端临.《通考・职官》.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梁习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徐奕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华歆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陈寿.《三国志・魏书・华歆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房玄龄.《晋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92年版.

相关推荐:

明朝最后的亡国皇帝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孟昶与花蕊夫人故事:江山尽落 思君如昔

东汉末年的一个热血青年--早年的曹操

晋惠帝皇后贾南风 不是红颜也祸国

年羹尧怎么死的?年羹尧为什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