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碑帖拓本发展现状 碑帖拓本行情回升

发布时间:2016-06-23 栏目:专题 投稿:拉长的酸奶

宋拓九成宫醴泉铭

陈介祺藏瓦当拓片

碑帖拓本收藏历史悠久,历代热衷于碑拓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墨客,它和古籍、青铜器曾被同列为最重要的收藏。近年来书法行情大热,但与书法同出一门的碑帖拓本行情却相对平静,甚至千百年的宋拓本、明拓本,在拍卖价格上也低于近代字画,这其实并不正常。前不久,一件陈介祺旧藏朱拓本“汉君车马画像”以34.5万元在北京拍卖会上成交,这个价格相比书画并不算高价,但对比碑帖以前在艺术市场中的表现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低的数字,而且成交价是原估价的7倍。碑帖历来是被视为最能体现收藏文化修养的高品位“雅藏”,清代的大收藏陈介祺最初因收藏毛公鼎而声名鹊起,他尤擅墨拓技艺,其手拓铜器、陶、玺、石刻等拓片享有盛名。陈介祺一直认为藏古当传古。照相技术发明之前,拓片是较好反映古器物形态的主要形式。

故陈氏虽然著作不丰,却在传拓古器物上下足了工夫,其藏品多有拓本行世。晚清以来,碑帖价格并不亚于珍稀古画,甚至高于古画,如收藏家罗振玉1920年公开出售的宋拓《唐皇甫君碑》标价为2000元,而他同时出售宋代大家郭熙的画卷标价不过1200元,唐寅的《品茶图》则为650元,倘若放到现在,郭熙的名画拍卖价格至少可达数千万元之巨,而宋拓碑帖拓本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的;1930年一代大收藏家曾为一册宋拓碑帖而卖掉了一幅沈周《吴江图卷》和一幅文征明的《云山图》,碑帖书画行情的反差,于此可见一斑。在上世纪90年代拍卖业兴起之初,一些主要拍卖公司囿于传统收藏思维曾将碑帖作为重点推出,如宋拓《星凤楼帖》12册估价70万至80万元,宋拓《麓山寺碑》1册估价34万至36万,在当时的估价总体水平高于书画,结果却并不成功。为什么经过百年以后,碑帖书画行情相差会如此巨大?

一方面,这与当下收藏者总体文化素养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而且碑帖拓本一般均视为文物,炒作空间不大,碑帖又称“黑老虎”,对收藏者的眼力要求较高,买方市场相对较小,种种原因,使得碑帖拓本行情一直不温不火,即使宋拓《淳化阁帖》几年前被国家文博机构以400多万美元从海外收藏后,碑帖市场行情依然故我,并未掀起较大的波澜,如当年现身的一部宋拓《泉帖》,估价110万至120万元,最终仍然流拍。 2005年中国嘉德专设碑帖法书专场,但成交率仅50%,成交额为213万元。随着近年来书法热的升温与对传统碑帖的重视,2010年,碑帖印谱的行情终于出现转折,一般品相较好、流传有序的清拓本都能以万元以上价格成交。如清嘉道间拓《刁遵墓志》有木刻跋,成交价7万多元;一部收入弘一自用印、自刻或门人刻印的《弘一印谱》成交价更达50多万元。而在1995年前,一般清拓本价格不过数百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亮相嘉德春拍的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因先后经高凤翰(1683-1748)、郭廷翕(乾隆年间)、吴式芬(1796-1856)等人收藏,浓润不湿,光平如镜,原估价80万左右,最后以369.6万元成交。碑帖行情回升的原因还表现在:一方面,国内一些重要博物馆的碑帖展览和北京等地区民间碑帖收藏家举办的碑帖展览,使碑帖这种文化品位高的收藏品渐渐引起收藏者的重视,收藏队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收藏者自身文化素养与鉴赏力的逐步提高。不管如何,碑拓收藏需要较深的传统文化底蕴,需要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而不是仅仅把它视为一种投资手段,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涉及碑帖收藏时还需多读多看多辨析,如以原拓本碑帖来说,目前在市面上都有翻刻,许多翻刻摹印失真,刻工粗劣,其实艺术价值并不高。

相关推荐:

迷途羔羊的由来

花雕酒

福建三峰塔

印尼要实施阉刑阻吓性犯罪,这一招管用吗?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崛起的,原来是金朝帮了他们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