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关于《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的想法

发布时间:2016-07-11 栏目:专题 投稿:合适的钢铁侠

我是青年的京剧爱好者,喜欢收藏京剧音像资料,藏得多了,也就有了些想法,向各位请教。从剧目、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中,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戏曲鉴赏的知识,学习到辨别精粗美恶的方法。我能从无言的编辑工作中,体会到编辑者对京剧的理解、用意和匠心独运!这也是是春秋笔法,让我们做后辈的收益良多呀!但是有时不由得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产生。以中唱上海公司1994年出版的六张CD装的《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为例吧。我知道这套唱片用意,是欣赏性的,尽量用好的音效,也努力争取青年观众。其优点、功绩有口皆碑,特别是新配的伴奏,是个大胆的尝试!我只想谈谈曲目的选择。不选谭鑫培先生,我想跟旦角里不选陈德霖先生一样,一是出于唱片音响质量,二是出于欣赏习惯考虑,可以理解。老生篇:马7、周6、杨5、余4、言2、谭2、李2、高1,从比例上来看,马的分量最重。我个人认为,单从京剧声腔艺术而言,马不是最出色的,选了这么多,难免会造成误解,特别是青年听众。比如《空城计》,谁都知道,这是谭派名剧,余先生也有唱片存世,堪称经典。可这里选的是马先生的,马先生一生演出《空城计》的场次并不多,远不及小谭先生,是不是可以说并不具有代表性?再如周先生,他的更大成就在表演,唱片上选的是否也比例过高呢?杨先生声腔大师,可有的作品,比如《大保国》就不那么合适了,这一段是以杨宝忠先生的快弓胡琴为特色,唱腔本身并不见长,但是配了新的伴奏,虽说尤继舜先生胡琴出神入化,但杨先生胡琴被盖掉了,这段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意义。言派、高派来讲,只有一两段似乎弱了些,与他们在京剧史上的地位似乎不太不相称。四大须生中的奚啸伯先生,在声腔上有独到之处,还有李和曾先生,都应有一席之地呀。旦角篇,张君秋先生在总共30段中占了7段,虽说比例不算太高,可比起尚小云先生的3又1/4段来说,稍嫌多了一点了。我的感觉是,限制在梅尚程荀张五人身上是否有失狭隘?比如,黄桂秋先生,独树一帜,唱片音效也很好,是否有遗珠之憾呢呢?花脸老旦小生篇,花脸部分几乎成了裘先生的专辑,金先生只有一段,《七郎托兆》也难称是最具代表性,郝、侯、以及后来的袁就更不用提了。老旦中,只有李多奎一人,有些寥落,李金泉等先生或许也有被选入的必要。小生中,以唱功见长的姜妙香先生被遗漏,有些意外。我们讲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是不是也应从唱片目的选择中有所体现呢?我知道,这是件纷繁复杂的工作,用意不同,效果也会不同。操作起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我只是衷心地希望,这套名为“菊坛经典”的唱片虽不能强求它作为严格的资料库,但应具有史诗感和权威性,就像中唱公司出的那套《中国戏曲名家唱腔珍藏版》和即将出版的《京剧大典》一样。而不要带上个人好恶的印迹,以致影响整体的严肃性。也许是我吹毛求疵,也许是我不解深意,但我的一颗心是真诚的,是爱京剧的!多有得罪,请前辈恕晚辈不知轻重,斗胆妄言。

相关推荐:

虹霓关【第一场】

《安塞县志》方言词汇摘录

扫地僧的来历

孟晓骏原型

“子谷妹”在纳西族婚俗里代表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