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京剧改革不是改行

发布时间:2016-07-13 栏目:专题 投稿:干净的手链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京剧艺术是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国粹。近年来京剧在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普及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两会”期间,文艺界代表委员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一如既往地关注,而今年关注的焦点之一,落在了京剧改革的话题上。“京剧改革不是改行”,张学津委员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对当下京剧改革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的热烈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张学津说,现在许多京剧目的改革,喜欢请其他艺术门类的工作者来指导,比如请话剧导演,而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排演过程中对京剧的改动很不慎重,不仅不能达到用其他艺术手段弥补京剧不足的目的,反而对京剧中优秀的东西进行了颠覆。在一次观看一出改动后的京剧剧目时,开场几乎让张学津误以为是歌剧,看下来觉得不伦不类,无法忍受。他还亲眼见过某位话剧导演在重新排演京剧剧目时,要求演员彻底改变传统的亮相方式,“随便怎么摆个姿势,只要不像京剧就行”,弄得演员非常为难。他说,京剧艺术要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比如其中宣传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内容的,就要改掉,但是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不能改掉,改革不是改行不是京剧改成话剧或者别的什么艺术形式,如果单为了改而改,最后就变味了。张学津说,他在国外听著名指挥家指挥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时,曾问对方,有没有想过在演奏时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进行某些修改,对方严肃地告诉他,作为流传几百年的艺术经典,这样的作品是绝对不能改动的。由此他想到,京剧中许多剧目同样是民族文化的经典,对它的改动也一定要慎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戏剧学校副校长、一级演员艾金梅对现在出现的在京剧中借助话剧或其它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加工的现象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这种改革当然主要还是出于使戏曲如何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目的,因为话剧比较讲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演,而京剧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但如果对京剧戏曲特点不熟悉,对京剧戏曲表现手段不了解,尤其是对其中的唱、念、做、打这种综合全面的艺术精髓不甚明了,盲目指导,就会使京剧迷失方向。近几年来,不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有的创作者往往注重表演,忽略了京剧作为戏曲艺术的本体,演出来的节目变成了话剧加演唱,京剧的特色也就随之失去了。但她并不排斥各艺术门类尤其是相近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她认为,京剧话剧各有特点,如果两者能够很好地结合,话剧从业者对京剧演员在表演上给予启发,使其更加注重人物的塑造和表现,同时不忘加上戏曲的表现手段,将其糅合在一起,各取所长,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这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京剧乃至其它戏曲来说也都是有益的探索和难得的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赵葆秀等认为,戏曲界在改革创新中之所以出现随意而行、盲人摸象、莫衷一是的状况,甚至有些“创新”完全走入了误区,主要原因在于京剧戏曲艺术表演体系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比如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表演艺术虽然被海内外很多人视为“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可是这一表演体系目前还只停留在舞台实践上,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虽然前辈戏曲理论工作者对京剧戏曲理论的建树很多,但以往的研究工作多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重史轻论、重本本而轻实践的现象较多,使得京剧戏曲艺术表演体系理论的研究工作虽有成就,却如散珠碎玉难成体系。而今天的戏曲工作者要做清醒的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一代,就应当寻求系统理论的指导。

艾金梅说,现在一些人认为戏曲从业人员大都从小练功,文化素质相对薄弱,不足以更好地把握和驾驭当代的表演艺术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导演、编剧、主演等主要创作人员都在不断加强学习,完全没必要有这方面的担忧。张学津说,应当呼吁京剧界的专家和一线的演员们一起深入研讨,认真讨论京剧改革的方式方法。吴江、赵葆秀等建议,全国各地还有一些健在的戏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和喜爱京剧艺术并有相当研究能力的资深票友,他们有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应该尽快集中这些人,开始京剧艺术表演体系理论的研究工作,以保证中国京剧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雍和宫“算命一条街”:侃20分钟要千元“诚意费”

土家婚俗中的“过礼”

宴会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双树楼阁图轴》明代项元汴绘画作品

为何说汉末刘虞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