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社戏:回归乡村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6-07-15 栏目:专题 投稿:含糊的犀牛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日,店口镇白沥畈村邀请了越剧之乡嵊州市一越剧团来村演出,受到了当地村民和外来建设者的欢迎。

在当代农村,尽管各种原本属于城镇的文化形态通过电视等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使得农村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一个和谐社会对于共享人文空间的需求依旧存在。

这不,近年来我市乡村舞台上愈演愈热的社戏就是最好的佐证。和许多地方一样,我们的戏剧舞台也曾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寂,但如今社戏正在渐渐地回归乡村舞台。透过社戏复兴的脚本,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的文化推手是多么的有力和顺民心:文化强市建设战略,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生活好了,大家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了。

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是文化的兴盛和人文的共享,大家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民喜爱的草根艺术传递的是共同努力营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日,店口镇白沥畈村邀请了越剧之乡嵊州市一越剧团来村演出,受到了当地村民和外来建设者的欢迎。通讯员沈奇伟摄

3月5日晚8时许,店口镇白沥畈村的操场上,人头攒动,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看戏。只见戏台上,衣履飘香,丽音婉转;戏台下,看者忘情,叫好不断。

市越剧团的周江伟团长告诉记者:“今年正月,我们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大家天天都在乡村舞台转。忙是忙了些,可是看着人们看戏的热情,我们心里是说不出的开心。因为,这场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依旧是群众心头的最爱。”

是的,周团长的感受也是今年文化界许多人士的共同感受。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原本沉寂的农村舞台日益热闹,而此中,在祖辈父辈心中有着深刻烙印的社戏,正在慢慢回归乡村舞台,是近年来乡村舞台上最受欢迎的主角之一。

演戏传统由来已久

说到社戏,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场景,就会很感同身受地回想起幼时自己看戏的种种:那老旧的戏台上,演员们穿着美丽的霓裳在演出,台下是围观的乡亲们伸长了脖子在投入地看戏,乡村道地的外围就是玩耍的自己和小伙伴们……于是,心情便会久久不能平复。

然,做戏缘何称为社戏呢?在古代,“社”指的是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地区单位。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古越大地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有史料记载,古越沃土上,先后曾产生过绍剧(绍兴乱弹)、诸暨西路乱弹、越剧、调腔、鹦哥调、莲花落、平湖调、词调、宣卷、落地唱书等剧种和曲种,其中发源于嵊县(今嵊州)的越剧在全国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是全国第二大剧种。

嵊县与诸暨相邻,清末,嵊县农村出现了名为“落地唱书”的民间演唱形式,农暇之时,用以说唱短篇农村故事。这一形式很快流行于当地及邻近的诸暨一带。《光绪诸暨县志》载:“乡村岁熟,多余上妇女沿村唱‘花鼓戏’。近时又有所谓‘帽儿戏’者,登台演唱,靡曼绮腻,男女聚观。”“人日后,少年子弟挟笙箫锣鼓,沿门唱戏。妇女围听,酬以年糕、角黍,或供酒食。”文中所言,当属越剧之雏形。这说明,诸暨越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越剧从诞生时起,就一直是诸暨民间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此后,越剧发展史上,诸暨籍的演员,一直都不少,而且此中有许多在演艺界享有盛名,故后来越剧界有云:“越剧诞生于嵊县,发展于诸暨,成熟于沪上。”

曾经辉煌也曾沉寂

旧时诸暨社戏大部分为庙会戏和节令戏。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城隍、土地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村庄的盛大庆典。演社戏的目的是求福佑、保平安、祈丰收、逐瘟疫。同时,农村的贸易集市活动,也在庙会期间举行,因百货骈集,称为会市。每每此时,村中百姓便会邀请外地亲朋好友,备酒备饭,招待看戏。而此时,社戏演出场地,多为村中祠堂、庙宇的“万年台”或露天搭台。

解放后,诸暨民间多有越剧演出团体设立。据市文化馆的副馆长舒恒兴回忆,1979年至1985年,是诸暨民间剧团全盛时期。枫桥、五?、牌头、陈蔡等区均建区越剧团,下面还有乡越剧团、村越剧团等,而且这些越剧团大多在正月期间、秋收农闲时机、集镇庙会等作商业性的演出

当然,那时最知名的还是诸暨剧团。二十世纪八十年初期,剧团出演的《红楼梦》广受好评。1983年9月,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大获成功。其后10个月时间,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及杭嘉湖一带演出《红楼梦》和《碧玉簪》达231场,演员钱惠丽、何炯华等成了越剧界的名人。

但此后不久,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流行文化异军突起,电视和电影艺术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心,戏曲艺术在全国各地都进入了一个沉寂期。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省原有的100多家国有专业剧团大部分瓦解了,只剩下20家左右,我市的民间剧团也都因为迫于生计,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所幸,诸暨剧团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了下来。但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剧团的演职人员生活依旧很清苦,由于演出市场疲软,演员一个月的工资最低时只能发250元人民币。

文化建设带来春天

越剧演出市场开始复苏是在最近几年。

近几年,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品文化。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流行音乐在许多人眼中已经太滥太普通了,于是,一些从小受过戏曲艺术滋养的人们,开始寻根,寻找更为民族的、更为乡土的草根艺术。此中,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社戏当仁不让的成了大家的首选。

“我们剧团从2005年开始,每年的演出收入在不停的增长,最近两年,每年的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在全省的同行中名列前茅。”周江伟团长高兴地说。剧团能够取得好成绩,他分析原因有三:一是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得到了大力的扶植。而且,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大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文化演出市场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二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好转,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加大,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戏剧艺术会越来越受群众的欢迎;三是近年来,剧团本身在不断思考改革,尽最大的努力创作出既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又传承戏剧艺术精华的剧目,如近年创作的《天道正义》就是很好的尝试,获得的反响十分不错。

今年开年,该团正月订戏来了个爆满。正月初一,剧团的大队人马就拉到了璜山镇。此后,剧团转战我市几个经济强镇,天天开演,至今没有休息过。

不仅是本地剧团演出红火,今年新春众多外来剧团也在诸暨找到了知音。上海红楼越剧团正月初六来我市安华丰江周献艺,嘉兴市百花越剧团应邀来直埠镇赵源村源潭自然村献艺,萧山绍剧团、黄岩越剧团应邀来江藻镇吴墅村、梓里村献艺,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难怪嵊州的一民间剧团在我市店口镇白沥畈村演出结束后,羡慕地说:“诸暨群众文化搞得太好了,每个村子都很重视群众文化生活,可能正是政府重视,社戏诸暨才能再次大放异彩。”

相关推荐:

韩爌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中国空军出了多少位女将军 伟人之后 极出人物

东华门门钉为啥纵九横八?

易欣《爱出发》歌词

快递100(kuaidi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