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吴霜:美丽京剧

发布时间:2016-07-15 栏目:专题 投稿:安详的月亮

我们家的人都对京剧情有独钟。这首先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妈妈(新凤霞??本报注)是戏曲演员,爸爸(吴祖光??本报注)是剧作家,更是戏迷。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就看戏。但是后来,真正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戏曲尤其是京剧紧密结合的只有大哥吴钢。

那天,忽然接到大哥回京后打来的电话。自从大哥十几年前去了法国,一般是几年也回不来一次的。我和他联系都是通过网上发信,这次并没有听他说要回京。

他说,他的书出版了,开新闻发布会,要我也去参加。大哥也出书了!一定是他的摄影作品集喽,去,一定去。直到十一前夕,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北京老舍茶馆看到他的摄影集,才知道不得了。这本书,名为《美丽的京剧》,用“美不胜收”来形容是不够的,那简直就是精美绝伦到无以复加!

吴钢是我们吴家家族小字辈中的老大。我们家七叔八姑,每家的后代算在一起他是最年长的一个,新中国的同龄人。大哥这人从小浓眉凤眼,颀长帅气,走到哪儿都是男生中的漂亮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是《中国戏剧》杂志的专职摄影师,因为为人诚恳厚道,兢兢业业,受到众人的喜爱,并也因此成名。因为他拍出的舞台照经常登上杂志封面,他成了许多著名演员的好朋友,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

我一直记得当初我爸爸大哥的专业问题伤过脑筋。那时候,大哥从农村插队回城,和一大批同样命运的回城青年一样,为自己迷茫的前途困惑而不安,爸爸妈妈经常和他商讨这个问题。他一度被分配到了北京的花市百货商场当司机、当采购员,开一个小小的三轮蹦蹦车,全北京到处跑。有一次他兴奋地把蹦蹦车开回了家,吃了一顿饭又把车开回单位,爸爸在楼上从窗户里向下看着他的大儿子怎样把车开走,他回头对我们说:“我可看见吴钢是怎么开车了,他刚一起动向后倒,车屁股就撞树上了。”我们都说大哥干一行爱一行,是人民的好勤务员。

后来,爸爸大哥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为改变大哥的命运起了巨大作用。这个人就是张祖道叔叔,著名的戏剧摄影师爸爸把当年从香港回国时带来的一架莱卡照相机给了大哥使用,拿着这架照相机,大哥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张叔叔领着大哥出入于北京的各个剧场,给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们照相。舞台剧照不同于一般的人物摄影,那是在动感中出结晶,一招一式有说头,一颦一笑有讲究。我记得当我还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张叔叔就到家里来给妈妈拍剧照,每一次妈妈总是花两小时化妆插花戴银穿好服装之后让张叔叔拍,没有个多半天时间是完不了事的。大哥跟着张叔叔学艺,用他的莱卡机子黑白胶卷给每一位武艺高强的知名或不知名的演员们拍下过多少卷,可能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爱“吹嘘”的大哥拍完剧照回到家来,总喜欢没完没了地向家里每一个人唠叨他是怎么样给刘长瑜的“红娘”拍照的,怎么样给王金璐拍“挑滑车”的,怎么拍宋长荣的“金玉奴”来着……听得我们耳朵要出茧子了。有时候我听他絮叨的受不了,就拿手去捂他的嘴,谁知还是不行,他照样“唔唔唔……”地说,都成了我们家一景儿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执著练习,几年之后他凭着几张舞台照被中国剧协的《中国戏剧》杂志社录用,后来成了《中国戏剧》的头牌摄影师。当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后来又出国继续深造音乐的十来年时间里,大哥持续着他一贯的兴趣,逐渐坐稳了这把交椅,并且名气渐响。朋友中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敬业精神,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

在全国声乐比赛中获了奖,在北京开音乐会,大哥跑去为我这个妹妹拍照,在北京体育馆演出场地的电线中穿行,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裤子都剐破了,手中的相机却毫发未损,弄得大伙哭笑不得。而他的剧照,受到过许多名家的赞扬,包括曹禺伯伯、黄苗子伯伯、翁偶虹伯伯、丁聪伯伯、黄宗江叔叔、魏明伦大哥……而戏曲演员中更是不用说了,有谁不知道吴钢的大名呢?

时光飞逝,父亲母亲也已经随着时光的远去离开我们去往天国。而我的大哥吴钢于1990年离开北京赴法国学习生活,他依然以一个舞台摄影师的身份活跃于世界各地,戏剧舞台摄影依然是他的最爱。2007年10月,一本《美丽的京剧》经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面世,把我这个妹妹震住了!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许多曾经叱咤舞台的名家大家如今都已驾鹤西去,他们的舞台形象却被大哥的镜头永久定格,且那样灵动和美妙,尤其被大哥用新式相机的现代先进的手法加过工,突出了需要强化的内涵,删减了应该省略的因素,致使那些影像已绝不仅仅停留在艺术照片的意义上,那是一代艺术大家们舞台灵魂的再现,他们生前经常强调的希望观众记住的那些内容:眼神的取向、髯口飘荡的控制、指尖流动的力度、舞蹈过程的节奏、亮相时的特殊神采以及服饰色彩的搭配、各种道具格式号码的不同都被他一一纳入镜头,并在后期画面上加以特殊编排,我们便有了俞振飞、袁世海、历慧良、关肃霜、童芷苓、赵荣琛、周企何、周裕祥、陈金波、方荣翔、王传然、高牟坤,还有我们的母亲新凤霞……等等许多逝去的老艺术家们的艺术形象灵透无比的灿烂定格,感动并震撼着后人。更不用说现在依然健在的艺术家们了,大哥把他们盛年时闪烁着无比光芒的影像展示出来,我能想像到当他们戴上花镜观看自己的时候,嘴角上会浮现出怎样的满足和欢慰,合上画册,又会得到一种怎样的激励和振奋。

更有甚者,还有那些“龙套”演员们的表演,这些平日里被行里人称之为“零碎儿”的行为举止也没有被大哥忽略,书中有许多张群众表演的照片,诸如水旗飘飘、高空翻腾、多人开打、群体造型的作品,看得出大哥是在竭尽全力地捕捉舞台戏曲艺术的每一个层面,特别是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忘却的细节,将它们展示于人,让人更具体更深切地领略体会戏曲京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哥之所以有了这本书,之所以能有这本书,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不单单是一个摄影师,他更是一个戏曲的行家。当然这与我们这个家庭、与幼年时经常出入于戏曲剧场的经历有关,这更与他本人对戏曲的热爱与兴趣有关。大哥可能没有我幸运,可以歌唱为事业,妈妈并没有给他一个响亮优美的嗓子,因此他不可能做一个专业的戏曲演员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去“玩票”,也不影响他身体力行地去参与京剧。那年,我从美国回京,妈妈曾给我看一张大哥在巴黎京戏票房里唱戏的“剧照”,他头上扣了一顶小了一号因而像个猴儿顶灯似的长帽翅的盔头,嘴上戴着舞台上老生专用的胡子髯口,而身上那件龙袍则是更小了两号,两只脚腕都露出来了,显得黑靴腰过长,不像老生倒像个三花脸儿。我和妈妈大笑了半天,妈妈一边笑一边说:“哎哟……外行啊,外行啊……”

可是今天,看看大哥拍出的那些照片,谁能说、谁敢说他是外行?《美丽的京剧》是一台戏曲的、京剧的豪华盛宴,色香味美、醇厚扑人,没有人能够拒绝它,更不可能回避它。在今天京剧需要更多大众关注、需要更大力度地推广的时候,在许多年轻人离它越来越远、看着它越来越迷离恍惚的时候,这本书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是多么的令人振奋,令人欣喜呢?

我佩服大哥的这本《美丽的京剧》,佩服他的这份纯纯赤子之心,我是大哥的“粉丝”(fans)。我大声呼喊:快来看啊!《美丽的京剧》这本书会让你迷醉其中不可自拔!而它的作者是我的大哥,他叫吴钢!

相关推荐:

八路军“独臂刀王”:砍鬼子如探囊取物

甲午前后的朝鲜'经'变:全民的赤贫与经济变革

一组80年代的老照片,告诉你当时谈恋爱的男女是怎样约会的?

郑冰冰《what's 寂寞DEMO 无修音版》歌词

尚雯婕《Predestination》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