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从成长、茁壮到砥柱中流

发布时间:2016-07-15 栏目:专题 投稿:彩色的盼望

??李世英京剧金光大道

周桓

距今四十年前,兴起的一场“文化大革命”,实行“大革”了“文化”之“命”。持续十年,使我们国家的文学艺术,遭到尤甚于焚书坑儒的大劫;使当时的一代青年不学无术、无法无天、贻害至今。此劫过后,虽经多方呼吁振兴,终难恢复元气。呼吁不能停留口头,必须有实际行动作为后盾。从京剧振兴来看,能够付之于行动者众,此文中要介绍的李世英女士,当属其中。树,从根脚起;水,打源处流。要了解李世英女士在京剧振兴中做出的贡献,也得从其幼小时开始。

一、幼习京剧,深得名家教导

世英,出身名门,因家庭渊源,深得清贝勒载涛的喜爱。载涛先生京剧,不仅能粉墨登台,而且造诣精深,尤擅于猴戏。曾看中幼年的李万春所演猴戏,认为极有前途,是可塑之才,便主动向之传授。李万春先生成名之后,享有“活猴王”之誉,基础便是经载涛先生所奠定。载涛先生京剧界众多名流稔熟,梅兰芳先生便是其一。正因为这种关系,载涛先生把年仅九岁的李世英引荐给梅兰芳先生,并且告诉他:“这个孩子不足五岁就登上舞台,而且成功地演出了《女起解》,很得观众好评。我看她能成气候,才把她带到你这儿来,你给她好好指点指点吧!”梅先生不负重托,在繁忙的排戏、演出之余,真的精心教导起这个小娃娃来。见李世英确是天资聪颖、极有悟性,而且肯于认真学习,梅先生竟把一出唱、舞并重的《贵妃醉酒》传授给她。当九岁的李世英复述时,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不仅无大差离格之处而且尽得真传,梅先生非常惊喜,向载涛贝勒说:“孺子可教,日后必有前途!”贝勒笑着说:“否则也不敢劳你大驾呀!”

由于梅兰芳先生不仅排戏、演出繁忙,而且余暇之时还有不少应酬,常出外旅演,载贝勒觉得不能把教一个小娃娃的事让他过于分神;想到与梅氏不相上下也是红极一时的雪艳琴(本名黄咏霓)。认为李世英与这位名家同为满族,关系又近一层,就跟雪艳琴女士说:“这孩子天赋挺好,又肯于学,曾经兰芳开蒙,教了她一出《贵妃醉酒》,学得不错。我看兰芳太忙,所以也想请你给分分心吧”!雪艳琴情不可却慨然应允,说“有您引荐,还有什么不行的?改天您把她带来吧!”

载贝勒乘热打铁,第二天就把李世英带去见雪艳琴。李世英见到雪艳琴深深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随口说道“师父,我条件不好,您多费心栽培!”雪艳琴见这个小姑娘外形很好又会说话,体现出聪明伶俐,已经很高兴,说“听载贝勒说你天赋很好又爱好京剧,肯刻苦学,干这行,这是最要紧的。”然后向载涛说:“这孩子我教了!”载涛见雪艳琴高兴立刻得寸进尺,说“既然你喜欢,我看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让这孩子拜你为师吧!”就这么样,李世英在九岁这年,在北京饭店给雪艳琴磕头,行了拜师大礼。当时参加拜师仪式的有载涛先生及其夫人王乃文、杜近芳、侯玉兰、黄玉华、江新蓉、高玉倩、云燕铭、李金鸿、闫世善诸位名家

从此李世英既得梅兰芳先生教导,又得雪艳琴师父授艺。两年的时间里,艺事更为精进。十一岁时,她已经学演了几出唱、做吃重的青衣戏,以唱得韵味浓郁和表演眉目传神、形体动作大气优美受到观众好评,也得到内行赏识。

二、考入戏校成为尖子学生

世英十一岁时,带艺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当时这家学府由德高望重的郝寿臣先生担任校长。郝寿臣先生工净行,与金少山、侯喜瑞同称为“净行三巨头”。郝校长不仅为舞台上出色的表演艺术家,而且对培育后学极为重视。以他的为人和艺术威望,遍请各行当的头面人物任教。旦行中就有久为梅兰芳先生助演的张蝶芬、贾世珍,专门传授梅派艺术;执教多年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以传授荀派戏著称的赵绮霞;以及荀慧生先生的得意弟子富于多年演出经验又长于教戏的黄玉华;还有久为武旦名家宋派艺术创始人宋德珠辅弼的赵德勋等各位,可谓师资济济。

入校之后,李世英先向贾世珍老师继续学习梅派戏;并向赵绮霞、黄玉华二位老师学习荀派戏;还向赵德勋老师学习刀马旦戏。赵德勋老师与宋德珠先生合作多年,深得宋派要领。学习宋派的后背几乎无不经其把手教导。李世英得这些位老师的精心传授学成梅派名剧《天女散花》、《嫦娥奔月》、《霸王别姬》、《抗金兵》、《凤还巢》等。13岁时第一次演出《天女散花》,在老长安戏院,梅葆玖、梅葆?及许多梅兰芳剧团的人前来看戏,梅葆玖先生亲自送来梅兰芳大师演出使用的双色彩绸让李世英当场使用。她从容不迫地舞起四十尺长绸,使她演出的《天女散花》分外生色;有条不紊地舞动双剑,寒光闪烁,使她演出的《霸王别姬》更见光彩;《抗金兵》中的击鼓、《凤还巢》中的唱做都很娴熟。京剧界内人士和广大观众,一致认为仅仅十几岁的娃娃,达到这种演出水平堪称难能可贵。

基于这些,她成为戏校同班的尖子生,受到校长郝寿臣先生的赏识,她跳了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前身的北京京剧团。

三、艺事不凡颇受名家器重

文革之后,北京京剧团扩建为北京京剧院,一团为原北京京剧团并入的,主演是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三团主演是梅葆玖、李元春、李韵秋兄妹,以及落实政策从河南返京的孙毓敏;四团则是北京戏校毕业生组成的,主演是王玉珍、赵乃华、关静兰等。二团则由落实政策由内蒙古京剧团调回的李万春先生和从宣武区新燕京剧团转来的吴素秋老师,共同组建。李万春先生于1978年7月31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代表作《闹天宫》“蟠桃宴”一场,为首的仙女,开始由其长女李淑媛担任。但李淑媛为南京京剧团主演,不能久留北京,则由李世英接替。李先生看出李世英台上很有光彩,且善于表演。下面要恢复全部《武松》和新编戏《廉吏风》,便选中她扮演潘金莲和《廉吏风》中主角李通的夫人。吴素秋老师也发现了她很会演戏,便在恢复演出其独有代表作《苏小妹》时,选中她担任很吃重的二旦角色文娟。

潘金莲这个角色,李世英有印象,但是从未接触过;文娟这个角色,李世英完全陌生,纯属黑场子。但是李世英不负两位名家厚望,不仅在剧院认真向两位名家请教,而且到两位住处请求为之加工。李先生《武松》中的潘金莲一角,曾由其夫人李砚秀担任。从内蒙古落实政策回京,李砚秀老师认为自己已经发胖不宜再登舞台,遂以教戏为主。李世英就到李先生家里,一方面向李先生求得指点,一方面便是向李砚秀老师问艺。李砚秀老师非常喜欢这位执著于艺术的青年人,把潘金莲的演法,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仔细教导,还不断做出示范;并且把自己演这个角色的感受也向她说明。吴素秋老师同样掰开揉碎,把文娟的唱、做一点一滴的讲解、示范。这出《苏小妹》演到最后,苏小妹改换男装,戏称秦少游,与文娟同场的戏无分主次,份量都很重。吴老师教她是时便把自己当成苏小妹,如此教导,对她深有启发;再加上她善于领悟、学得认真,的确得到实受。

《武松》和《苏小妹》先后公演。在《武松》中,无论“戏叔”、“别家”还是“灵堂”、“杀嫂”,她都与李先生配合默契,情感确切,既不温也不过。尤其按新改的,潘金莲以武松的刀自尽时,那大段念白,声情并茂、十分感人,不负李砚秀老师的教导。在《苏小妹》里,她扮的文娟,符合人物身份,绝不让人感到轻佻。与吴素秋老师扮演的男装苏小妹同场时,彼此问答、语言流畅,盖口衔接得自然,虽不能说旗鼓相当,也够得上配合严谨。吴老师对她扮演的文娟仍然很有好感,保留着1982年演出实况录像。每当有来学这出戏的都让先看录像,并说“你们找李世英去学,让她给拉出大架子来,我再给你们加工。”可见对她演这出戏的肯定和信任程度。吴老师于1981年,欣然收她为徒。

在二团时,李世英还主演了新编剧目《光绪与珍妃》、《鉴湖女侠》饰秋瑾;《戊戌变法》分饰珍妃与慈禧这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大获成功。

四、白手组团不辞艰苦创业

世英是位女强人,时时进取、创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她所在的北京京剧院调整机构,李世英大胆地按承包责任制,组建爱华京剧团。演员、乐队、舞台工作队合起来只有36人。院领导下达了全年利润指标和演出场次,一切要求都与“标杆团”相同。尽管如此,剧院领导却没对这个团抱有希望,甚至怀疑其生命力。李世英则以大无畏的精神,以坚忍不拔勇挑重担的毅力闯荡开来。鉴于各地煤矿不断发生矿难,她要对此敲起警钟,于是以京郊门头沟的凤凰岭煤矿为背景,火速创编出《凤凰岭的女人们》这出京剧。从亲情、感情、爱情等极具人性化的角度,充分使用京剧的虚拟表演手法,把矿难抽象化DD以六只黑色猫头鹰的肆虐来干扰人们的幸福生活,提醒矿主、矿工注意矿井上下的安全。

这出戏是爱华建团后编、排、演的第一出新戏。当时剧团白手起家,一文不名。只得和剧院领导以及各有关方面遍说好话,才被允许在已废弃的中和戏院落满灰尘的仓库里,捡拾破幕、旧彩裤、残水旗,没有插针的散珠花,加工修整。并用自己的工资买了黑绒布、美丽绸,自行设计、裁剪、缝制服装。这出戏的男主角范永亮,扮演的角色是刚刚大学毕业分派来的技术员,所穿的一件湖蓝色条纹衫是李世英亲自到前门外大栅栏估衣摊寻觅到的八成新旧货。女主角是一位高中毕业后工作了三年的女会计,由李世英自己扮演。她把正在读初中的女儿所穿的校服加以修改,制成了演出服。经过夜以继日的排练,这出戏终于达到演出水平,及时奔赴矿区,演给矿工们。

在尚未脱贫的村庄、黑洞洞的矿井,艰苦的体力劳动者和善良的村民看到这个团这出戏,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表达出他们可望平安的心情,觉得非常亲切!没有人挑剔演员的服装糙旧、布景道具简陋,观众们无不把演员们视为亲人。对于演员们在当地人引导下肩扛、手提、怀抱演出用品登山下沟,转战各矿区演出他们深受感动,人人主动伸出援手。当地的用水奇缺,演员们不敢浪费,散戏后,36位演员共用三盆洗脸水卸妆。男同志更是发扬风格,只用卸妆油往脸上一抹,再用卫生纸一擦了事,把水留给女演员以洗净浓妆。这样不仅日晚两场,而且还抓演出前的时间到坑道演唱,慰问没有时间看戏的矿工。

爱华团建立半年,京剧院领导进行各团年中汇报。李世英以爱华团团长的身份在其他五个团之后发言。她的话谦虚而又风趣,开场白便是“在文化局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下,在各团老大哥的热情帮助下,渺小的爱华团全体牢记党的教导,坚定地走为工农兵、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路线,用了四个月完成了全年场次指标;用了五个月,完成了全年利润指标……”这时,她听到了掌声,看到了与会者自上而下的笑脸。

至于她在这五个月里,发给全团人员100%工资、按劳分配了奖金、发给练功服、每场演出发给每人劳务费10元,比之其他各团多出一倍。并发给演员书报、车费补贴等等,也是尽人皆知的。不想原来与京剧院签订的两年合同,刚刚20个月,京剧院布告栏上竟贴出《爱华京剧团合同期满立即解散》的布告。能跟谁讲理去?!只好以哭笑不得对待之。

五、各地旅演红遍祖国南北

争强好胜的人绝不会隐忍辖制。此地不能演,自有演出处,处处有舞台,观众无计数。如果屈服于辖制,那就不足以称为女强人啦!也不符合李世英女士的性格。从1980年伊始,她走出了北京小天地,奔向祖国辽阔的大江山。不仅在北京附近的保定等城市演出,而且往南远涉云南的昆明、个旧;往北直抵北部边界的新疆乌鲁木齐;往东则是东北边境的丹东,东南沿海的福州。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芳踪、倩影、歌声。

山东德州的广大京剧爱好者于1985年新年之际,看到了他们慕名以久的京剧新一代名角李世英,即将在人民影剧院演出《桃花村》的海报,立刻蜂拥到那里购票。及至看到她演出,对她扮演的聪明伶俐、活泼爽朗的丫鬟春兰欣喜若狂、掌声四起、喝彩连连。散戏之后,虽经多次谢幕观众仍不肯退场,要一睹李世英的庐山真面。以后曾四次被邀请去德州演出

德州演毕,为时不久,李世英单人匹马到达云南昆明。由于当地京剧团对她将要演出的如《佘赛花》等新编戏不熟悉,她刚刚到达即不顾旅途辛劳立刻为助演这出戏的各个演员分别抄写单词。次日便开始排戏。尽管时间仓促,但演出质量极好,她的唱、做,仍然起着轰动效果,观众的热情尤胜于德州;当地京剧团和前来观摩的地方剧种人员,都对她精湛的演技大为赞扬。昆明演过,即到达个旧,抄写唱词、排戏等依然及时进行;演出盛况更为激动人心。

同年12月初抵达福州。由于她是来此参加当地举办的“振兴京剧联合演出”中唯一的女演员当地晚报上发表题为“名角荟萃榕城,梨园盛传佳话”的报道里,称她为“北京来的半边天”。当地这次活动,是为庆祝“福建省京剧之友联谊会成立”而举办的“京沪闽港艺术名家联合演出”,北京方面还邀请了袁世海、张学津、茹绍荃;香港方面则以邓宛霞领衔。李世英和袁世海先生合演的《霸王别姬》成为最受欢迎的戏。比之袁世海这位久享盛名、经验丰富的老资格,李世英扮演的虞姬毫无逊色、观众好评如潮;袁先生也对李世英的戏非常满意,说她“有火候”,“跟她演戏没有负担,而且还能把戏促上一块去”。

丹东市京剧团于1986年4月,邀约北京京剧院前来联合演出,李世英是主要应邀对象,再则是以演猴戏享名的张四全。李世英演出的《佘赛花》、《桃花村》、《玉堂春》、《红楼二尤》等戏引起轰动。在此地演出一个多月,加卖站票,上座不衰。

世英于1987年8月1日,在上海与北京的名净马永安、青岛的名须生董春柏,以“倒承包”形式与上海京剧院一团合作,并邀请了艾世菊、黄正勤以及昆曲名家刘异龙联合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在演出的第四天正赶上上海7号台风,狂风暴雨使许多观众没去看戏,那天演的是李世英双出,前《豆汁计》后《玉堂春》“三堂会审”,演出前李世英上台讲话向今天冒着风雨前来的观众表示感谢,演出更加卯上劲,一句一彩。次日,赞语传开,许多没去看戏的观众感到十分遗憾,最后一场是全部《乌龙院》。偕同上海的王梦云、艾世菊、黄正勤、赵国华、张义萍等名角,在当地中国剧场连演六场,场场爆满。当地晚报以“表演细腻、生动活泼”评价她演的红娘;以“幽咽婉转、柔中见刚”介绍她的艺术。市委召开大型茶话会以示祝贺。

当年12月,李世英应邀到达南昌。当地观众对她演的《玉堂春》尤感兴趣,赞扬她以荀派演《游园》、以“程派”唱《起解》、吸收“赵(燕侠)派”的唱腔和表演唱《会审》,集先辈的艺术精华于一体,使戏更为生色。

新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于1988年4月邀请李世英当地,与他们合作演出八场。李世英露演了她的几出代表作,还应邀演出了《四郎探母》。她扮演的铁镜公主感情表达细致、深沉并富有生活气息。当地领导、内行和观众都认为她不拘泥于程式,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这八场场场座无虚席,当地剧团领导说“创我市京剧团最好的演出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李世英这次前来表示感谢,副市长毛旭亲自操琴为她伴奏了一折《坐宫》。李世英提议为新疆各民族义演,促进民族团结。新疆自治区领导十分支持,并指定演出《诓妻嫁妹》。演出在新疆人民大会堂,以前京剧从未在大会堂演出过。新疆自治区领导班子、王思茂、铁木尔……张思学等各民族代表观看了演出。五月是新疆的民族团结月。

总之,李世英这些年在外地演出,不仅艺术上极受好评;在生活上拒绝特殊照顾坚决不住高级宾馆,与当地演职员和观众亲切交谈、情同知己,也受到极大赞誉。

六、兴办票社弘扬京剧艺术

从外地旅演回京,李世英发觉诺大首都已罕有戏曲演出场所。只有新建的长安戏院,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演出票价高得惊人使工薪阶层的京剧爱好者望之却步。爱好者以难于满足欣赏欲叫苦,还有不在少量的专业演员以没有地方演出正觉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动了兴办票社的念头。1993年5月16日,她在民族文化宫歌舞厅宣布“京剧联谊会成立”。自此每周六或周日上午举办演出。既满足京剧爱好者的欣赏欲,又给票友创造了清唱过戏瘾的条件,还邀请专业演员演唱助兴。这种举措,深受广大人士好评,称道这里是弘扬京剧艺术的热土。

这个“京剧联谊会”,自1996年始迁到市中心的湖广会馆,易名“赓扬集”。仍然是周六或周日上午活动。北京的票社百余个,但是最红火的还是赓扬集,每演必满,至今已创下八百多场的客满纪录。

世英所兴办的这家票社,还担负起缅怀做出杰出贡献的前辈京剧名家的任务,宣扬他们的业绩、扩大他们的影响。2001年元月28日,时为正月初五,这里举办了“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百岁诞辰京剧演唱会“,邀来马派继承人八旬高龄的金福田先生;马先生的弟子安云武,再传弟子朱宝光、朱强、高彤,马先生的爱女马小曼、侄儿马崇杰,共同宣扬马派艺术。3月25日则是“纪念老戏剧家潘侠风先生诞辰八十八周年演唱会”,重点清唱潘先生编写的京剧。5月27日举办“缅怀马派名家王和霖先生伶票京剧演唱会”。2003年11月23日举办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一百周年京剧演唱会,邀来程派继承人江苏省京剧名家钟荣以及北京的李海燕、张巨萍、周婧共同清唱程派名段。2004年8月22日为纪念武旦大师关肃霜七十五诞辰演唱会,关氏高徒北京的赵林、陈淑英到场,远在哈尔滨的刑美珠因有演出任务不能前来,打来电报表示感谢。2006年9月24日举办了“缅怀京剧艺术家梅葆?女士演唱会”,其子范梅强临场。2006年11月11日为“纪念京剧艺术家赵荣琛先生九十诞辰京剧演唱会”,赵氏长子赵大维和赵先生的传人陈琪、王晓燕、周婧、薄雪等清唱了赵氏代表作选段。2007年5月19日,举办的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追思演唱会”,张氏子女集于一堂。

除此之外,还于2006年4月15日,特为患重病住医院的程派新秀郭伟举办了“献爱心京剧演唱会”。今年5月13日和8月4日,分别举办了由李世英发起主办的“京剧联谊会”14周年和八百场纪录演唱会,总结了十多年来的票社成就。实则也是表明了这位执著于京剧艺术的女强人对弘扬京剧、扩大影响的光辉业绩。

七、能言善辩主持技巧超群

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此话当真,试想当年连横的张仪、合纵的苏秦,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哪位不是口若悬河?还有个向有铁嘴钢牙之称的纪晓岚,也不示弱。当今,如果选一位能与他们媲美的,就得属我们介绍的这位李世英女士了!李世英女士十数年来票社办得红火,与她的能言善辩有着密切关系。她主持节目,不仅按照顺序报出下面的节目、做个简单的介绍,而且起到与观众交流、促进演员情绪的作用,在观众演员中架起了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增进双方的亲切感。

世英常说:“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是台下的观众不一定人人对此有所了解。”这就得由她介绍出来。宣传了演员的闪光点,也就是宣传了京剧的魅力,有助于京剧振兴。比如,她介绍李玉芙时,从李玉芙在北京戏校时已是“科里红”的尖子生说起;她介绍刁丽时,则提到香港报刊上赞誉为“不争名利以弘扬京剧为己任的京剧新人”;说张丽雯患了重感冒,仍不爽约按时到达,以大把吃药支撑演唱,既令演员得到安慰,又激起观众同情。在她的介绍词里,叙述演员人品多于介绍艺术。老生演员黄炳强还没享名时,来到这里清唱,一段《洪羊洞》唱罢,她上场点评,说:“党不会埋没人才,珍珠总会灿灿发光的。他如今还没成腕儿,但以他的为人谦逊、治艺刻苦,将来必成好角儿!”观众席中立刻响起热烈掌声,对黄炳强则是最大的激励。果然黄炳强成了名角儿!马派老生朱强,刚到北京没有影响时,应邀来此清唱,她则介绍:“朱强的一位同学,前几年从沈阳来到北京,唱红了!现在朱强也到了北京,大家听听他比他那位同学如何?”从而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使朱强很受大家关注。为朱强成名奠定了基础。

世英自幼在父亲严格要求下,研习古文,上学以后饱读中外名著,又对武侠小说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文化素养,也增强了驾驭语言的能力。她的主持,已经成为与唱、念媲美的艺术品。到达湖广会馆赓扬集的观众中,不少人是冲她主持而来的。听她的主持、串场词,心旷神怡,甚至超过听演员们的唱。近些年,李世英女士已经成了享誉京剧界的头号主持人。凡有大型京剧演出,都以请到她才能提高档次,增强演出效果!她的语言风趣且不失内涵,使观众听着亲切。如同严寒中冷风透体时喝上一盏热茶;酷暑中,大汗淋漓时饮下一杯冰水。

世英,就是这么一个台前幕后都透着精明能干的人,一个独具魅力和亲和力的人。她总自嘲地说,一个京剧院的退休老太太能干什么呢,办个票房为京剧再做点贡献发挥点余热吧。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票房一办就是十四年多,办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知名。说起京剧,李世英用“责无旁贷、义无反顾”来形容自己肩上的重任,她正色地说:“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艺术不是用来争名逐利的,而是不断学习钻研才能发展弘扬的。京剧绝不会消亡,从我这儿也不能容忍其消亡;退一万步说,京剧真的不景气了,也会留下一颗火种,那就是我DD李世英

相关推荐:

时代呼唤大师

割肉百两还千两

传承千年的阿坝州藏传佛教觉囊画派艺术

傈僳族的丧葬习俗是怎样的?傈僳族丧葬仪式

蒙古帝国揭秘——遗失的查干苏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