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陈孟昕的代表作是什么?陈孟昕的绘画风格

发布时间:2016-07-16 栏目:专题 投稿:缥缈的星月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省美协副主席,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作品7次获全国美展奖,4次获省展金奖。其中《帕米尔风情》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暖月亮》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和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多次参加重要展项。

作为当代中国工笔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工笔人物画中如何运用新的审美观念来表现民族文化风尚和当代人的生活方面作出探讨。专家认为,他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拓展探索出一条可取的新路径。

在燕赵文化氛围成长,到湖北求学后着迷楚文化,浪漫主义情怀流露于笔端。有日本评论家评价他的画“从太行山时期的干涩变得水气足了”。

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一直主修写意画,毕业创作时却“横冲直撞”地进入工笔画领域,以新鲜的风格引起画坛瞩目。

陈孟昕

陈孟昕代表作《暖月亮》

大胆地借写意之石攻工笔之玉,形成了气势纵横、语意丰富的大工笔画格局……

解读陈孟昕艺术人生,充满了奇特又和谐的“意外”。就像他的画作,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面貌撞击着人们的审美目光。

陈孟昕在河北邢台土生土长,从小对绘画和唐诗宋词有着浓厚兴趣,还是学校有名的体育明星,可最终走上了艺术道路。他在印染厂图案室搞过设计,在河北师大读过美术,在地方报社当过美编。

1985年来到湖北美术学院读研究生后,陈孟昕的专业仍是主修写意画。毕业创作期间,他却开始尝试创作工笔画。感情细腻的陈孟昕认为,在工笔创作中,自己的性格与艺术的语言“接通”了,真正实现了手与心一致。

陈孟昕根据去新疆体验生活时积累的素材,创作工笔画处女作《帕米尔风情》。当时,他并不具备工笔画的深厚基础,而是将写意画的流畅、气韵、神思融于工笔画之中。他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三矾九染”的技术程式,大胆地发挥了“撞水撞粉”技法,借鉴了油画色彩的微差,还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一种用砂纸打磨画面的特殊技法。

陈孟昕“以外行的方式”进入工笔画领域,没想到《帕米尔风情》以新鲜面貌广受好评,并于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颇有点“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这种表达途径的开拓与新技法的实验,使陈孟昕工笔画形成了醇和流畅、逸韵飘然的特点。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价,他为当代工笔画增添了亮光新景,也或多或少改变了工笔画的甜俗之风。

陈孟昕创作工笔画多为主题性大型作品,重在表达历史、劳动、家园与生命的交融,许多作品取材于深入生活的观察与认知。他多次到云南、贵州的苗族山寨体验生活,在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铺开画纸。《一方水土》标志着陈孟昕个人风格的成熟。他塑造了100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情人物,画面用植物和云朵界分空间,将苗族山民排置在似山非山的典型环境中,描绘了鲜明的民俗民风,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

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留校工作几年后,陈孟昕在加拿大和美国旅居3年。他的画作受到当地欢迎,售价不菲,可丰厚的物质财富无法慰藉他的心灵。1997年,他回国了。熟识的美国画廊老板打来越洋电话问他:“听说你在中国工作,每个月只有500美元。在美国,你一幅画就能卖上万美元。为什么要留在那里?”

陈孟昕笑而不语。他深刻感受到,个人是小风格,传统是大风格。自己艺术的根扎在祖国。在美国生活,收入虽然可观,但创作的源头断了。

这段旅居经历为陈孟昕艺术生涯带来了新突破。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绘画崇尚和谐典雅,对色彩却较为轻视,而西方绘画重视色彩科学和冷暖关系。此后,他的工笔画在保持画面主色调的前提下,有机融入了对比色的运用。代表作之一《暖月亮》便在色彩上极尽冷暖对比,大胆地让红绿蓝在画纸上碰撞,成为他获奖最多的一幅作品

色彩饱和、浓丽、凝重,在强烈的对比中构成不可思议的和谐。《田家夜话》、《汲水原上》、《四月桑田》等工笔画作,都体现了陈孟昕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当代中国工笔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陈孟昕也一直未放弃写意画的创作。他将唐诗宋词的意境融入水墨写意小品,用有意无意、若即若离的笔墨渲染天真灵秀的趣味,自成一格。

七彩绘人生的陈孟昕,对生活有着朴素的感恩之心。他以个人名义资助了多名贫困农家儿童上学,曾将一幅合作国画拍卖所得280万元善款全部捐献给贫困学子。

上月22日,陈孟昕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他说:“我用艺术服务社会,祖国和人民才会给予我这样的荣誉。将来我会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关心我的人们。”(记者韩晓玲实习生陈睿溪)

相关推荐:

书画收藏的五大禁忌

佛教的日常修持法门知多少

平安扣的寓意,你听说过吗

中国古代礼仪有什么?五体投地礼仪简介

这位明朝的纪检干部,哥们义气重,请死刑犯喝酒,却把自己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