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朱和平的书法:妙笔灵思篆大千

发布时间:2016-07-16 栏目:专题 投稿:紧张的冬天

和平在耐心地教孩子们写书法

京城夏日的清晨,一场大雨过后,雨露还在枝叶上打转,太阳就迫不及待地从云里探出头来,洒在池塘中微露尖角的荷花上,洒在草地中方才发芽的嫩绿上,洒在京郊顺义的一个小农庄里。

一名清瘦的男子手持毛笔,伏案创作,一幅未完成的“天道酬勤”四字道出了他的人生和价值观,身旁还有两个孩子在认真观看学习……在这围满绿意、蝉鸣贯耳的小庄园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眼前这一幕竟然令我一时感到恍如隔世,如深处世外桃源。而那男子分明就是旧时的私塾先生,那淡定与从容的气质中,透着不凡的修养。一如他的名字——和平。和,可容天地;平,能纳天下。

难得半日离尘嚣,书家和平品人生。让我们带着这份清雅之心,走进书法家朱和平艺术人生。

和平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嗜书嗜史如命。他7岁学书法,12岁读《左传》,在三十多年深居简出、半隐半居的艰苦环境中,创作出了亦书亦画、风格独特的艺术篆书。为了艺术,他克己励志,曾定下“十年不参展、不宣传,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的计划。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他说,非精益求精无以至上,非自己悟熟悟透不可以推向社会。

如今,10年的坚守,朱和平说到做到。他用自己的诚信、刻苦,“篆”写着自己的“和平”人生。

习书

是情感之修炼

看朱和平书法,本身就是一件愉悦之事。他对待每一个字极其认真,每一笔都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而从未敷衍应酬。朱和平书法视为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情感宣泄的载体。他将感情融入笔端,让观者在作品中体会到真正的情怀。

习书是份苦差事。朱和平称之为“修炼”。修炼淡定之心,修炼恬静之智,修炼独纯之技。朱和平原本性刚气躁,但通过儿时读历史、习书法,逐步改变了他的脾气秉性。特别是12岁读《左传》,鉴古知今,极早悟出欲成大家必有大德大道、淡定自我之境界、见贤思齐之胸怀。

如今,身为一个书法家,朱和平真正做到了不急功近利,不骄不躁,拥有了一颗淡定之心。他曾任北京市消防总队团委书记,仕途上有不错的发展,但他为了艺术,放弃了自己的职位,一心钻研中国书法,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与创作,最终有了朱和平如今亦书亦画,风格独特的艺术篆书

和平很谦虚地说自己对文字的研究还只是“涉猎”,谈不上深入。但实际上,他通晓各体文字的起源、历史发展与写法。从陕西西安半坡村、山东大汶口出土器物上的简单线条,到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虫书,再到李斯的小篆,他都有过深入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朱和平篆书必将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

孩子拾起

遗失的文化

走进京郊顺义高丽营镇张喜庄村的一个小农庄里的画室,一幅两米长的《沁园春·雪》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眼帘。114字,字字不同,有甲骨文、金文、虫书,还有朱和平独特风格的艺术篆书。他向孩子们一笔一划地讲述着其中的组成。深奥的中国古文字在朱和平的笔下变得生动明朗,如富有生命般妙趣横生,惟妙惟肖。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注视着文字频频点头,时而皱着眉头严肃思考。

随着电脑的出现,书写文字已经被边缘化。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电脑,只知道用拼音“打”词语,而懒于书写。朱和平说:“少儿时期必须接触中国的古文化,写好汉字。字可‘成人’,字如其人。写字对人的独立人格、独特个性的形成,对人生命涵养的丰富和提高都有重要影响。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孩子不会写汉字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和缺失。”

《易·蒙》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朱和平创作是有现实意义的,目的是无形中将儿童引向中国的古文化,让孩子中国的古文化产生兴趣。社会的发展大多都是历史的重复,从小让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是他能够“成人”的最好途径。“我们已经丢掉了太多老祖宗真正的东西。我要尽自己微薄之力,让孩子重新拾起遗失的文化。”朱和平说。

他用实际行动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如果可以用书法家以外的第二个词来形容他,那一定是“教育工作者”。

和平,字澜石,号东山布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诗人、作家。

身体力行

投身“绿色”事业

正午过后,日头正欢。在与三五好友茶余饭后闲谈之时,我发现朱和平的身影竟然出现在了农庄的菜地中。只见他头顶烈日,手持锄头,正在地里种萝卜。

我倍感惊讶,上午还是书法家,下午竟变成了一名农耕者。这时,农庄的主人毛克起先生笑着说道:“朱老师经常来这里帮忙,创作之余就种种地。原来真没想到如今的艺术家还能种地,但朱老师真是个例外。字写得再好,名气再大,照样能放下笔,拿起农具,身体力行地种植绿色蔬菜。在农庄的发展中,朱老师真是功不可没啊。”

我这才知道,刚才饭桌上的黄瓜、韭菜、西红柿、生菜和玉米,很多都侵透着朱老师的汗水。如今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残留问题。要想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就要提倡真正“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

这个小农庄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通过有机绿色蔬菜的种植,让城里人吃上真正无污染的放心菜。与朱和平结缘,也正因此故。农民出身的朱和平,9岁开始学种地,11岁种植、管理、收获就能独立操作,从小锻炼了一双既能种地也能写书法的手。特别是多年来他接触了很多与“绿色农业”有关的人,对“绿色农业”可谓情有独钟。他说:“人类不能没有土地。关心土地,关心农民,就等于关心自己。”“失去健康的土地,失去健康食品,人类就失去了健康的保证。”

来到这个农庄后,朱和平从这里看到了“绿色有机”的希望,同时,他想亲手做点什么。他认为自己有这份责任,无论是作为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还是身为一名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

接天地之灵气,为人民做实事。问当今的艺术家,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后,谁还能够有这份淡泊名利,返璞归真之精神与境界?(中国书画周刊蔡然/文并摄)

主编手记

这是我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访,不用“问”,只需“看”。整整一天时间,在毛克起先生的小农庄中,我亲自感受了朱和平这个当今书法大家的文人气节,从他的每一笔创作中、从他的言行举止中、从他的人生故事中。

和平自己是一个“没什么天赋的人”,“勤”和“专”是他走到今天的关键。在我看来,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公益之心。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了身为一名艺术家的形象。他是当今难得的一生都在专心写字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和平坚持做人应有大德、大道、大智慧,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书法大家的人格魅力。再观其作品,朱和平艺术篆书,乃至大篆,都已独具风格。有如此之造诣者,在当今书坛可谓屈指可数。

离开农庄前,回头再读朱和平已完成的那幅“天道酬勤”之作,敬仰之意油然而生。正可谓“修德悟道鉴古今,灵思妙笔篆精神。诗书无意常击节,天地酬和只在勤”。

相关推荐:

利比亚:处处以绿为美

满族的禁忌

公关礼仪之电话礼仪

六字春节对联大全:纷呈南北精华

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