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山西平顺千年古建《天台庵正殿》

发布时间:2016-08-10 栏目:专题 投稿:野性的学姐

平顺天台庵位于县城东北三十余公里的王曲村,潞城原起寺北五公里,国3,唐代建筑。庵在村内高台上,仅存正殿一座,单檐九脊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面阔与进深都是7.08米,正方形,无普拍方,柱头铺作是枓口跳的形式,即殿内四椽栿伸出檐外为一跳华栱,无令栱,直接以替木托橑檐槫,柱头中缝施柱头枋两层和压槽枋一层,第一层柱头枋隐刻泥道拱,第二层柱头枋隐刻慢栱,山面柱头铺作里外转都是一跳华栱,丁桴搭在华栱之上。只在当心间前檐用了一朵补间铺作,但此铺作里转与殿内结构无交搭,且材质及斗拱样式与其他铺作有明显区别,应该是后代维修时添加的。转角铺作的正出和侧出是柱头枋伸出做成一跳华栱,45°角出角华栱一跳。

殿内四椽檐栿通搭用两柱,四椽栿上以蜀柱、交栿枓托平梁和平槫,大角梁后尾与蜀柱相交,丁桴后尾则是在蜀柱下方插入四椽栿,平梁不出枓口,两侧施托脚,平梁之上驼峰蜀柱、叉手、大枓、捧节令栱托脊槫。无歇山缝梁架,山面檐椽置于平梁之上。

天台庵仅存石碑一通,可惜字迹已无法识读,始建年代无任何文字记载,断为唐代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形式,个人表示认同。此殿断代争议中最为诟病的是托平梁的蜀柱山西现存唐至宋早期木结构建筑中多是以驼峰托平梁,在早期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四椽蜀柱位置两侧有榫卯结构痕迹,应该是固定驼峰用的暗木梢所留,推断原构应为驼峰。。现场观察四根蜀柱与大角梁相交的榫卯高低不齐,与交栿枓接触处直刀卷杀,推测蜀柱为明代更换。

天台庵大殿留存至今后代多有维修,最主要的结构改造在于四椽栿上的蜀柱,唐构多低矮,屋面较平缓,不利走水,把低矮的驼峰换成更高的蜀柱是为了增加屋顶坡度,类似的改造还发生在布村玉皇庙、青莲寺藏经阁等唐代建筑中。除蜀柱外,天台庵的角梁、丁栿(劄牵)等均为后代更换,而蜀柱以上的平梁等又保持了原有结构

虽然经历过后代改造,并不影响天台庵断为唐构,因为木结构建筑断代主要考虑柱网、枓栱、主梁等主要部分,而天台庵的主要部分都保留了唐代特征,仍可断为唐构。

过去古建维修中有一种理念是“恢复历史原貌”,南禅寺、正定开元寺钟楼都是这么修的,恢复成了想象中的唐构样式,我个人反对这种维修方式,维修解决抢险加固问题即可,保持原状,把更多的研究信息留给后人吧。

——转自爱塔传奇的博客

相关推荐:

馆陶公主:史上开启公主养男宠之风的奇女子

令人哭笑不得!希特勒竟用假钞买情报

清朝李光地能力出众 康熙为什么要将他贬去台湾 竟然只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

范仲淹吃粥的故事 范仲淹为什么要喝粥

郑冰冰《I Love You》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