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维西县达摩祖师洞

发布时间:2016-09-01 栏目:专题 投稿:搞怪的水蜜桃

维西县达摩祖师洞,藏语称为“达摩乃”,位于该县塔城镇其宗村的达摩山顶。达摩祖师洞原为一天然岩厦,据传印度高僧帕丹巴桑杰(亦称“达摩”)在祖师洞内面壁九年。明末清初,当地的僧俗群众在祖师面壁处依山就势,凿石穿木,建刹其上,陆续形成共有40多间经堂和禅房错落相叠的建筑群。清代,在祖师洞下的南侧修建达摩寺,又在北侧修建来远寺。至此,祖师洞、达摩寺与来远寺,三足鼎立,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1998年,云南省政府将达摩祖师洞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州文物普查队先后六次去达摩祖师进行复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次复查。

2009年5月23日早上7点,我们从县城驱车来到达摩山脚。从这里到祖师洞,约需走4个小时的山路。听普查队长说,以往5次,他们都是背着行李徒步爬上去的。这一次很幸运,当地的村民在山脚下出租马匹供游人和香客上山。为了照顾几个女队员,队长租了10匹马,4匹马驮运普查工具、复制好的嘛呢石刻以及石刻保护提示标牌和游客引导标志牌。我们6个人各分到一匹。骑行约2个多小时,山路上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磕长头”的人,为了尊重,于是我们下马步行,远远就看见了祖师洞建筑群,绿树成荫,经幡飘动。

得知我们又一次来调查保护嘛呢石刻,僧人们十分热情友好,他们腾出僧舍,帮我们搭床铺被。偏巧遇上停电,僧人把他们的发电机搬出来,为我们提供照明。每天早上,还帮我们劈柴、烧火、做饭。寺庙里没有水,他们日常用水都是朝圣的人背上山来供奉的,僧人们无私地给我们使用,还拿出他们平常舍不得吃的菜来招待我们。至今依然回味寺里的酥油茶和煎奶酪,非常醇香,难以忘怀。因为彼此交流很多,在离开祖师洞时,我还学会了50多句藏语呢。

这次普查,还结识了一个女孩——仁曾措姆,她是国际学术机构资助的文化项目官员,藏文和英文都很棒,她还帮我们争取到一笔资金,用于实施达摩祖师石刻修复加固工程。

普查中,我们发现石刻点和嘛呢石堆大多分布在路边村口,不利于保护管理。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将可移动石刻中的精品收集到寺院周围或室内,经过清理归类后进行集中保护管理。为了这些石刻免遭损坏,我们其中69块嘛呢石刻进行复制替换,把换下来的原作,收集到半山腰的一间寺庙里,写上编号,请寺庙管理人员代为保管,以备往后保护研究整理。

通过调查测量得知,祖师洞整个转经道的石刻重点分布区域为:转经道周长约3公里,石刻分布面积0.4平方公里。转经道内共有嘛呢石刻157堆,其中108堆集中在嘛呢石经谷,49堆分散在转经道沿途,总计8095块。整个转经道内共有51个摩崖石刻点,共计215.39平方米。石刻主要分为文字石刻和造像石刻两种,文字石刻有藏文、梵文和汉文三种,内容主要是经文咒语,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大般若经》《金刚经》和“六字真言”,还有记事和村规民约等内容;造像石刻内容主要是佛、菩萨、护法神、山神、高僧大德、灵兽珍禽及一些符号。这些石刻风格多样、造型手法丰富、构图巧妙考究、刀法娴熟洗练,极具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为了保护石刻我们其中一些进行了修复和加固为了尽可能地不损伤文物,迪庆州文物管理所与省文物考古所的田野石刻保护专家,反复试验石刻粘接和加固的材料,并征得寺院僧人的同意,遵照最小干预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修复和封固了16平方米风化破损严重的路旁石刻加固了3块风化严重的嘛呢石刻,粘接了2块断裂的嘛呢石刻普查过程中,我们还建设了保护设施,在石刻保护点设置保护提示标牌和引导标志牌49块;局部修改转经道路和旅游参观线路156米,以引导和约束转经及参观者的活动范围;对部分价值较高的石刻进行拓片共52幅,其中藏文石刻34幅,梵文石刻1幅,造像石刻11幅,汉文石刻6幅。

相关推荐:

腊八云居寺殿外舍粥介绍 云居寺“千人舍粥锅”的历史

走进秦腔 秦腔戏曲名家名段剧目大全

北方农村丧事习俗是怎样的?

特殊祭仪(二)

因为他的一句话,中国倒退几百年,被欺负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