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崇教寺遗址屡现散碎文物 吸引市民常来淘宝

发布时间:2016-09-03 栏目:专题 投稿:优美的煎饼

工地散落的北宋瓷器残片。

经幢构件上有水波纹。

最近,宁波地底下频频发现宝贝。

上周,余姚刚传来消息,当地五联村出土了南宋丞相史嵩之墓。昨天,微博上又有网友爆料,月湖偃月街一工地前天挖出了一个宋代经幢构件

记者昨天去了现场发现消息是真的。

然而,记者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这个经幢构件,这里其实还出土过不少文物,但不是被损毁了,就是被前来“淘宝”的市民拿走了。

这里是绵延千年的崇教寺遗址宁波文保部门曾在此进行过考古挖掘。为什么还会遗留这么多的文物?而且,这些文物为什么没人管?

北宋经幢构件出土,无人看管

微博爆料的网友,叫“陶文仓”,是个“骨灰”级文物爱好者。昨天,他带着记者,来到现场

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地上一个石质的建筑构件

构件大部分露在土层外面,直径约有1.1米,露天的一面是卷草纹,背面的精美的莲纹,正中有一个孔,可以看出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陶文仓”说,根据他的经验,这是石经幢塔的一个构件,应该属于北宋时期。“这么好的东西,相关部门不能不管,如果就这样放着,太可惜了!”

记者随后问现场的工人,这东西现在谁在负责保管,还有没其他东西

一名工人说,当时挖出来还有一个小的,后来被移动,不知道埋哪里了,他们只负责施工,其他不管。

工地经常出土散碎文物,有人天天来“淘宝”

工地门口虽然写着“施工重地”,但记者现场看到了不少市民,他们都低着头四处溜达,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陶文仓”说,这里是绵延千年的崇教寺遗址所在地,“遍地是宝贝,每天都有人来拣”。

记者在附近看了看,果然发现了一些散落在地上的古砖铜瓦。

“陶文仓”说,砖是汉晋时期的,瓦是北宋时期的,“这是宫殿建筑用的,如果是民居,应该是瓦片,这也说明附近应该有大型宫殿群。”

“陶文仓”说,崇教寺的主体建筑遗址一直没有着落,可能就在附近。

边上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从去年他们开始施工以来,就经常有人来捡东西

记者问:“既然知道,你们怎么不管一下?”

工人们都说,这事情根本不知道应该谁来管,“这里要造地下车库,我们只负责打桩,其他都不管。”

有人说,在这里捡到过价值上千的“东西

“陶文仓”从地上捡起了一块泛黄的瓷片,“这里出土的瓷器都很精美,这个好像是北宋中期的窑,你看,两个鹦鹉,画得真好”。

一名前来“淘宝”的市民也有了发现,一片三角形的古瓷片。一圈人围在一起欣赏起来。

“这里的宝贝很多,我在撒骨池还发现了不少北宋的钱币。”一名市民也谈起了自己的收获。

另一位市民说,他们捡到过宋代的名窑、定窑、越窑的瓷片,“在一些市场上,也经常看到这里出土的东西,价格最贵的上千元。”

记者问他们,这些都是文物,你们私自带回家,合适吗?

一名市民回答说,与其被挖出来丢掉,还不如自己来保管,将来也能给后人看看。

北宋影青瓷残片,包银已发黑。

施工现场考古发掘的主体工作早已经结束。

文保部门曾在此地进行过“部分考古

记者了解到,这个地方是绵延千年的崇教寺遗址所在地。

2009年,宁波文保所曾在此地进行过考古挖掘发现了部分唐宋时期文物,其中一尊梅园石童子造像,十分罕见。

不过,寺院的主体建筑与南宋建的“一支塔”和“浮石池”遗址一直未曾发现

既然已经挖掘过,为什么还遗留了这么多文物

记者就此联系了海曙文保所。

海曙文保所负责月湖西区的李文国说,当时开工前,宁波文保所曾对崇教寺遗址的重点位置进行了发掘,不过只是“部分考古”,挖掘了一部分,“其他区域,是勘察性调查,没有全部发掘。不过,我们和施工单位有约定,如果发现文物,对方肯定要第一时间通报。”

文物监察总队吕可平:

文物就应该继续勘探

昨天,记者把一些文物图片发给了宁波文物保护管理所。

一位负责人看完后说,石经幢构件和崇教寺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对于研究月湖西岸佛教文化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市民发现的瓷片,对研究瓷的工艺,也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部分考古”,这名负责人解释说,他们按国家标准进行过全部的勘探,不过,受限于史料、时间、经费等原因,无法全部挖掘,只能进行“部分考古挖掘”。

对此,一名民间考古爱好者说,在宁波“部分考古”早有先例。“和义大道当年也是部分考古,施工方挖了几个坑,出土了古船,最后还是造了地下车库。如果继续挖掘,说不定就能发觉唐宋时期的码头。”

记者就此咨询了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队长吕可平。

吕可平说,考古中一般有两种做法,如果勘察有东西,就清理现场,再收走文物;如果是十分重要的发现,一般都要调整工程,如之前杭州发现的太庙遗址,后来停工进行了原址保护。

吕可平说,对宁波情况他并不了解,不过,没有“部分考古”这种惯例,按照原则,只要发现文物,就要进行考古,“考古虽然结束了,但发现了重要的构件,勘探应该继续,看看下面究竟有什么。”

海曙文保专家:

今天将到现场查看

记者了解到,3月24日晚上八点半,网友“陶文仓”发了微博后,还专门@了海曙区区长吴胜武的微博“吴胜武007”,说“希望能够回填,给后人一个精心考古发掘研究的机会”。

今天下午16:49,“吴胜武007”转发微博,并@了“海曙文保”。

下午四点多,李文国再次致电记者

他说,他已经与施工单位海曙区城市投资公司进行了沟通,对方说,“现场监工的都问过了,确认没有发现过(文物)。”

他和记者约定,今天早上会到现场看看,“如果真有价值,文保部门会先清理,然后放到一个固定地方,编号妥善保管。”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新闻

奉化老宁波·老处所——月湖西岸的崇教寺

来源:奉化信息网

北宋年夜外祥符元年,“崇教报仇院”被赐为“崇教寺”,南宋始建炎间毁于烽火,绍兴二年又重修,此时的崇教寺已经成长为范围宏年夜、名噪江南的禅林。

教寺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屡毁屡修,于光绪二十三年废。1898年,宁波知府程云俶邪在严信厚等商人的撑持下,合办了宁波遥代第一所新式书院,校址选邪在湖西崇教寺,取名“宁波储才书院”。由慈溪(今江北慈乡)名儒杨敏曾经没任首任监堂(校长)兼总教习,书院以“改制图弱,资讯储蓄人材”为办学旨,除了传授传统国粹以外,还增添了格致(理化)、算学、译学(外语)新课目。1904年,更名为“宁波府外书院”。首届退学生外不乏人材:有外国遥代物理学者何育杰传授、爱国诗人洪佛矢,伪业野、翻译野、宁波效伪外学合办人叶叔眉,南社诗人费公弯、期间李思浩等等。

蜿蜒邪在月湖西岸的偃月街是月湖最佳的一段,因源于宋朝的偃月堤而患上名。东边是葱茏的树影粼粼的湖光,西边是班驳错落的明清修建群,邪在奉化街北西边有偃月街小学,如鸟雀般欢闹的学生们曾经是这条小上的光景。

提及崇教寺,这还要追溯到唐代年夜外年间。这时有个商人鸣杨宁,新娶了貌美如花的老婆卢氏,引发杨宁的买售火陪孙患上言的垂涎。后杨被孙密谋零售,孙骗娶了卢氏,不久卢氏生下杨宁的遗腹子杨德顺。十余年后卢氏偶尔发觉孙患上言的密谋之过后告官,孙被,卢氏也暗暗自缢而亡,她的儿子杨德顺把宅子舍为,请额于朝廷,朝廷赐为“崇教报仇院”,这年是唐乾符元年。厥后杨德顺七十六岁而逝,以及尚把杨德顺作为护寺伽蓝神。此事邪在《光绪鄞县志》有记录。

奉化老宁波·老处所——月湖西岸的崇教寺,使人诧异的是还挖掘没一尊梅园石孺子制像,样子边幅为儿童服装,奉化新闻网身段雍瘦方润如年夜阿福,头梳双挂垂环髻,脸微侧,身穿对于襟无袖菊纹小袄,脖子上垂挂一条卷草纹飘带,下穿宽松裤,手段戴镯子,双手,赤足趺坐于之上,形象敦朴浑厚,为唐宋时制像。这邪在宁波历次的考古挖掘外黑白常稠有的。

2009年,月湖西区装迁合端,次年奉化,崇教寺考古挖掘邪在原偃月街小学内拉合帷幕。考古挖掘没有雕镂精彩的唐宋修建石构件及须弥座等,邪在原讲授楼前发现教寺以及尚坟场。

跟着来黉舍念书的人日渐增多,原校址日显亢隘,书院于1908年迁至南郊奉化江湿,由弛之洞题写校名。书院始创十年,邪在社会气力以及老师配合绝力下,邪在讲授程度以及校园范围等方面很有建树,可谓“浙东第一校”,这就是现邪在宁波外学的前身。崇教寺原校址一向为黉舍所用,并于1937年创办“醋务桥小学”,解放后更名“奉化老宁波·老处所——月湖西岸的崇教寺偃月街小学”。

相关推荐:

达斡尔族的驮背与寻棒竞技项目

法国飞龙世家酒庄的葡萄酒

三大特征之一:田黄石萝卜纹图片

宋 苏轼像

老照片大历史 27张有趣的历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