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千奇百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9-04 栏目:专题 投稿:清脆的花卷

近日,《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组世界上最奇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土耳其的“说书人”到阿卡俾格米人的和声歌曲,要评选“全世界最非比寻常的文化传统”,竞争者可不少。而其中一些文化传统已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认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设立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这个名录中收录了281项文化遗产

联合国每年都会允许各会员国政府提名一个新的文化项目供联合国审批。一批这方面的专家和一个叫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组织会对提交的这些候选名单一一审核,决定是否要把它们收录进这份珍贵的名单。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是“应具有珍贵的价值,同时应该是独特的、具有民族、群体文化特征的”。与广为人知的世界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立是为了保护世界各地那些珍贵而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把它们重新带进人们的视线。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名单里有哪些古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为编译,有少量删节。

西班牙“叠人塔”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西班牙的“叠人塔”于2010年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活动在当地被称为“castell”。

“叠人塔”通常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一年一度的节日庆典上举行。根据传统,这项活动通常在市政厅前的广场进行。叠塔者们一个一个踩在其他人的肩膀上,一层一层筑成人塔,通常人塔会有6至10层。

从人塔的第二层开始,每一层都被称为“tronc”,每个“tronc”通常有2-5个强壮、体重较重的人,扛起体重较轻的男孩和女孩。人塔最上方的三层被称为“pomdedalt”,由小孩子搭成。而塔的底层“pinya”则欢迎任何人加入,作为整个人塔的扎实基础。

叠人塔的学问是由一群人代代相传的,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它。

哥斯达黎加牛车

来自民间的艺术品

“carreta”,也就是传统牛车,是哥斯达黎加最出名的工艺品。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种牛车就被用来运送来自哥斯达黎加中部山谷的咖啡豆。这些牛车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历经10至15天的旅程,才把咖啡豆送到太平洋沿岸的彭塔雷纳斯。

而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就开始发展出粉刷和装饰牛车传统。哥斯达黎加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人们只要看一眼轮子上刷的图案,就能辨别出牛车的驾驶者来自哪里。而且每一辆牛车都会谱写出不同的“歌曲”,随着牛车的颠簸起伏,金属铃铛敲击着轮子的轮毂,会发出独特的敲击声。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牛车已经成为了过时的交通工具,对牛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小,懂得制造和装饰牛车的工匠人数也已大大下降。

尼日尔“玩笑关系

用“开玩笑”打造和谐社会

玩笑关系”是尼日尔民族语言区内的一种“社会实践”,不同社区内的人民出于玩笑的目的彼此嘲弄,来建立一种“玩笑关系”。

这种“玩笑关系”源自于尼日尔人祖先的约定。他们约定不同社区之间不能发生战争和冲突。这种“玩笑”的行为寓意着成员们必须彼此相亲相爱,并在对方需要时提供协助。成员们有责任告诉对方真相,并且用聚在一起“开玩笑”的方式解决争端。

玩笑关系”会在任何场所开展,不管是公众场合、办公室、市场里、田间地头、打水的地方还是在家中,或者是在婚礼、洗礼和葬礼等场合,任何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中,“玩笑关系”每一天都在被尼日尔人实践着。

土耳其“橄榄油摔角节”

“基情”四射的比赛

橄榄油摔角节在土耳其的埃迪尔举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不同年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信仰不同宗教的观众飞到这里来观看土耳其的摔角手们争夺金腰带和冠军摔角手的称号。冠军的金腰带将游行穿过整个城市,之后被送至塞利米耶清真寺诵经祈祷。

比赛开始时,首先由“涂油人”往摔角手身上涂满橄榄油,一位拿毛巾的助手会从旁协助。接着摔角手就开始热身,并互相行礼致意。每一位摔角手都会穿上“k1spet“,一种用牛皮制成的厚厚的裤子。

橄榄油摔角节的参赛选手为男性,但他们从不限制参赛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年龄。摔角手在这里被认为是社会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具有慷慨、诚实、尊重传统习俗的品质。

戈梅拉岛“口哨语言

用吹口哨来交流

在位于加那利群岛的戈梅拉岛上,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口哨语言”。那里的岛民以西班牙语为基础,“复制”出一套口哨语言这套代代相传的口哨语言是全世界唯一一套发展得完整的、且被大量使用的口哨语言体系,一共有超过22000人的居民在使用它。

这套口哨语言把西班牙语中的元音和辅音都用特定的口哨声替换。其中两种特别的口哨声代替了西班牙语种的五个元音,而另外四种口哨代替了各种辅音。人们可以通过口哨音调的不同来分辨出它们代表的音节,同时几个口哨的连续或者断开也代表了不同的发音。

通过练习,几乎每一个会吹口哨的人都能够通过这套口哨语言系统来传递信息。

从1999年起,这套口哨语言就被设列为学校里的正规课程,大多数岛民都懂得这套语言。而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和长者,都会使用这套口哨语言。在一些节日庆典和宗教场合,大家也会使用它。

蒙古“关节骨射击”游戏

充满仪式感的传统游戏

蒙古人对家畜特定部位的骨头怀有敬畏之心,经常把它们使用到宗教仪式和传统游戏中去。其中一个特别受欢迎的游戏叫作“关节骨射击”,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传统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每组有六至八个人,他们要手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制工具,然后把30片大理石制的薄片(类似多米诺骨牌的样子)通过这个光滑的轨道弹射出去。飞出的薄片目标是击中远处排列好的羊的关节骨,把羊的关节骨敲进特定的区域就算取得了胜利。每一位射击者都拥有自己特制的工具。而且他们在比赛时要穿上特定的服装,通过这些服装,观众就能一眼看出他们的身份和取得过的功绩。

“关节骨射击”游戏的规则、技巧和“专业知识”会通过拜师的方式由师父传给徒弟,同时师父还会教给徒弟制作工具的手法、穿戴什么样的配饰、使用什么样的仪器等等。

相关推荐:

毛泽东喜爱齐白石的作品

少林拳的由来是什么?少林拳的影响

“阿婆茶”的历史来源是什么?古镇周庄千年习俗“阿婆茶”

有天理,有国法,有人情——看看洪门天地会的三十六条家规

什么样的照片配得上被称作摄影?看完这些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