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胸怀弥陀写人生

发布时间:2016-09-09 栏目:专题 投稿:欢喜的板凳

释慧胸怀弥陀,朴实无华,艰苦奋斗,十载春华秋实,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与胶山寺结缘,以卓有成效地开拓进取,赢得胶山寺的声誉和影响,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弘法利生领域的重要地位。一、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今年41岁的释慧清,于2005年4月3日受聘为胶山寺住持。当时的胶山寺仅有简陋建筑面积250余平方米。面对一无经济基础二无硬件设施三无香客资源的胶山寺,他毅然选择以身作则,带头开源节流。为了节省日常开销,挤出时间亲自上山砍柴、动手烧饭、修理水电、修理墙面、整治环境卫生等。与此同时,采取“学习、吸收、借鉴、创新”举措,创建“学习型”寺院,他带领全体僧人坚守爱国、爱党、爱教,庄严国土,严守戒律的寺院规章制度,依法开展佛事活动,做到着装整洁,举止文明、慈祥。坚持晨钟暮鼓常态化,经声悠悠,诵经礼忏,念佛坐香,谨尊佛制,如法如仪,结合创建“十个一”文化工程,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打造安全、舒适、温馨、和谐的佛教活动场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得到了上海市、无锡市等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形成了多元化筹资,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筹措了民间资金千万元。到目前,胶山寺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修复了斋堂、寮房、禅堂、法堂、功德堂、诵经堂(阅览室)、档案室等近3000余平方米,室内佛像等设施装饰一流,慈光普照,金碧辉煌,室外硬质停车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二、维护文物、尽心履职。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寺院历史文化是释慧清住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胶山寺始建于梁太清初年,有1450年的文明史,文脉绵延。该寺原为梁萧侍郎(佚其名)故宅,梁天监六年(507)舍宅建佛寺,名“胶山寺”。隋大业五年(609)重建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升华。唐代佛教天台宗九祖高僧湛然(711-782)号荆溪曾至胶山寺弘法讲经。南宋胶山寺曾被李纲请奉祀祖,改额“崇亲报德禅院”。明洪武元年(1368)僧演古重建,重额“胶山寺”。寺中古迹有窦乳泉、香花桥、碎石坞、砺剑石、湛然堂和万玉亭等。明安国长子如山(1534)在寺左重建李纲祠,复浚窦乳泉、葺其亭,额“蒙斋”,泉左湛然堂,万玉亭皆有诗铭碑刻。期间安如山为李纲撰碑文“胶山改建宋丞相李忠定公祠堂祀”。嘉靖十三年(1534),建梵宫,塑金像。二十九年(1550)又构建轩堂楼阁,后又有僧静安迁造大佛殿、十笏堂、金刚殿等。此时胶山寺已十分壮观,然而,胶山寺遭六次兴衰,20世纪60年代,寺废,李纲古碑被移至梅村泰伯庙。2005年初夏,释慧清上任伊始,注重寺内历史文物保护,积极支持李纲后裔将李纲古碑请回胶山寺,释慧清不惜投入,进行修复和保护。附近乡镇李氏后人都赶来祭拜,场面感人。窦乳泉在胶山寺内,南宋(1128)由闽人翁挺罢尚书郎资助金钱十万修复旧泉(重建),并获胶山寺住持山益赞同,在泉上盖宇等古迹,由安国重建后渐湮没。释慧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借力,现已修复。2013年会同区、街道文保部门进行规划,旨在提升文物保护内涵。释慧清表示结合寺内菩萨和古建筑等加强属地历史文物维护和管理。三、弘法利生、真情实意。释慧清说过:“心底善良天地宽,予人玫瑰,留有余香”。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住持,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保留地掏出一颗慈悲之心。在过去的时候,已记不清资助了多少次贫困学子,他曾对其中的一位学生说过这样的话:“我愿意资助,只要你增强自信,坚持把学上完”。今年65岁的倪丽霞,胶山村探花墩人,她原有一个美满祥和的家庭,与丈夫感情深厚,儿子年纪轻轻办了一家小微企业。十多年前的一天,年轻儿子遭车祸,治疗中用光了全家所有积蓄,最终还成了植物人,倪丽霞与丈夫始终为儿子四处求医,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倾情投入照顾病人。2010年7月的一天,倪丽霞的丈夫也遭车祸,同样瘫痪在床,倪丽霞家庭病房里买了两张升降床,她每天重复照料两个病人,在上级统战部门的牵线下,释慧清与弟子们为这个家庭祈祷,祝愿倪丽霞能编织出一个新的期待、绚丽和谐的色彩。他还带领弟子们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和扶持金。现在倪丽霞的丈夫康复的很快,可以拄着拐杖行动了。创新思路,巧念尚德和谐经,激发正能量。去年以来,为弘扬佛门慈悲文化,支持安镇一位居士创作了《锡东社区气象新》、《夸媳妇》、《好媳妇敬老新事多》、《中国好人倪丽霞》等节目。

相关推荐:

广西方言骂人的话精选

雄鹰展翅帕米尔:塔吉克族

如何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东坡肉的由来 苏东坡与美食

中国古代礼仪有什么?相见礼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