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四众导师 一代高僧

发布时间:2016-09-10 栏目:专题 投稿:简单的墨镜

茗山法师。资料图片

今年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浙江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师(1914-2001年)逝世10周年。虽然法师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了,但他爱国爱教的精神、以戒为师的风范、智悲双运的法身留给我们永恒的记忆、缅怀和敬仰!

茗山法师俗名钱延龄,19岁在江苏盐城出家,1934年受戒于镇江焦山定慧寺,是焦山佛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后考入太虚大师为院长的武昌世界佛学院高级研究班深造,得益于大师的熏陶和举荐,并传为法孙。1946年任定慧寺监院、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中流》月刊,是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的积极推崇者、继承者和弘扬者。

茗山法师1951年出任焦山定慧寺第98代方丈,至2001年圆寂,历时50年。在“文革”期间,他被迫离开寺庙,虽历经坎坷,仍坚持个人修持,精进不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学精神遗产。改革开放后,他先后兼任南京栖霞寺、无锡祥符寺、宝华山隆昌寺、盐城永宁寺、建湖罗汉院、射阳息心寺的住持,为定慧寺的恢复、灵山大佛的建造,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茗山法师一生爱国爱教,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历任江苏省和镇江市政协常委、江苏省和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接受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亲手建立和完善寺庙的各项规章制度;他努力探索和实践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挖掘和发挥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为当代社会服务;他一生布衣素食,一切供养收入悉数用于建寺育人,赈灾济困,支持国家和地方建设,堪称慈悲楷模、爱国典范。

茗山法师与赵朴初居士以佛结缘,两人从1948年春同被选为中国佛教总会理事开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后来,赵朴初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茗山法师是其提出的“五项建设”(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组织)和“六字方针”(僧装、素食、独身)的坚定追随者、支持者和践行者。茗山法师受赵朴初会长的重托,筹办中国佛教协会僧伽培训班,创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为培育佛教人才呕心沥血;他率团赴日、韩参加中、日、韩佛教“黄金纽带”友好交流活动,护送玄奘大师舍利赴台、护送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港接受瞻礼,成功参访泰国、美国、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等国,成为改革开放后向世界展示中国佛教新形象的国际和平友好使者。

茗山法师毕生悲智双运,知识渊博,通晓经、律、论三藏,所著佛教论文和教义诠释在佛教界备受推崇。他的诗作含义隽永、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他的书法以魏碑见长,专用藏锋,结构谨严,刚劲内敛,充满了郁勃奋张的气势,享有“书家诗僧”的美誉。茗山法师生前经常赴世界各地讲经、弘法、放戒,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影响深远。他曾五赴新加坡讲经,在香港连续弘法114天,深受弟子信徒的敬仰,无愧为四众导师一代高僧

茗山法师曾为焦山万佛塔落成而作诗一首:“浮图高耸七层楼,八面风光满目收,一塔摩霄邻北斗,双峰如柱砥中流,十方佛子来朝觐,代代观人竞旅游,夜放光明照江面,永留胜迹在山头!”

茗山法师的风范、精神永垂不朽!

相关推荐:

趣谈兰州方言

送年礼是最兴盛过年习俗 年礼内容跟随时代变迁

青海藏经寺

汉宣帝:一劳永逸解决匈奴和西羌

青蛙也能“打”鬼子!哪位开国将军派青蛙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