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佛教史的分期法

发布时间:2016-09-20 栏目:专题 投稿:现代的自行车

佛陀涅盘之后,释尊便成了历史的人物。近代的学者间,对于印度佛教史的分期法,则尚无定论。现举五说,备供参考:

一、我国太虚大师的三期说:①初五百年为小彰大隐时期。②第二五百年为大主小从时期。③第三五百年为密主显从时期(太虚全书四五五页)。到他晚年,又改为小行大隐、大主小从、大行小隐密主显从的三期太虚全书五一四至五一七页)。此一分期法,虽有价值,但嫌粗略略。

二、又有一种三期说:①自释尊至龙树,为根本佛教的发达期。②自龙树至法称,为大乘佛教的兴盛期。③自法称至回教侵入印度后约一百年间,为佛教的衰颓期。此一分期法,以根本佛教概括了佛世的原始佛教以及佛灭百年后的部派佛教,故亦有含混之弊。

三、尚有一种三期说:①自释尊成道至灭后约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期。②自佛灭百年后至龙树间为小乘佛教发达期。③自龙树至第二法称间为大乘佛教兴盛期。此说与木村泰贤及宇井伯寿等略同。

四、龙山章正等的四种期说:①原始佛教时代。②部派佛教时代。③大乘佛教时代。④密教时代。此说将大乘佛教的后期,特设密教期并以部派佛教代替小乘佛教原始佛教则为后来小乘大乘各派发展的共同基础,故堪称有见地。

五、印顺法师的五期说:①“佛陀时代为了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②佛灭百年中为“倾向菩萨之声间分流。”③佛灭四世纪至七世纪为“菩萨为本之大小综合”④佛灭七世纪至千年间为“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⑤佛灭千年以下为“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这是从思想及教团的发展演变上考察而得的。其理由类于大虚大师,而分析较为繁密。唯印公有其独立的思想,可参阅独立的其所著“印度之佛教”。

相关推荐:

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绫球”

“祭天朝祖” 只为仡佬族子孙祈福 结福

今年的重阳节是星期几,今年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十大武术名师之李文彬生平简介

布朗族文化 布朗族特有的翡翠酒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