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发布时间:2016-09-23 栏目:专题 投稿:眼睛大的狗

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

  海南斋乐独具本土特色

民国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岛志》云:“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全岛道教徒计达三十万人。”当时的海南岛人口仅217万人,道教徒占了14%,可见道教海南岛影响之大。

据史料记载,海南道教属正一道,亦称火居道。正一道虽侍奉宫观,但仍返家居住,经授职籙(音“录”)的道公平时也务农事,有斋醮活动就为民间设坛祭祀法事。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斋醮科仪音乐伴随着斋醮的内容目的和适应行持的程序而融变定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告诉记者,海南岛的斋醮活动是中原道教天师道斋醮科仪的承传派生,传至海南后,与本土的原始宗教活动结合,汲纳方言俚语山歌调式演变,并与佛教音乐融会成的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

符策超说,海南移民源流多、文化层次杂,加上原籍少数民族信仰文化理念的不同,使斋醮科仪音乐也有别于中原天师道斋醮科仪音乐。其特点是:声调高、音域宽。诵经念咒与音乐、击乐同步进行。其中诵经念咒语音有官话、粤话、海南话及各种语系,经文的长短句和语音不同致使伴奏经韵虚声衬音多,拖腔拉板长。

海南斋乐曾经繁荣

斋醮又称打醮,俗称做道场、经忏或做法事,是宗教礼节。“斋”本意为庄敬洁净,“醮”本意为僧道设坛祈神。意味着古人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食荤腥的仪式。斋醮科仪的行程中道士要身穿道袍,设坛斋醮,演唱经文,祭神度亡,除灾祈福。它始于何时已难查考,至少在明代已形成。

斋醮祭祀活动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明代定安县进士王弘诲曾著文描述当时斋醮祭祀活动景况:“每当公节届期,即云集煈附,若三军奉主帅,曾无敢厥声者”。他还曾赋诗描述斋乐的繁荣:“岁时伏腊走村氓,祝厘(即作斋)到处歌且舞。”

海南斋乐与当地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社会信仰理念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海南流行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一种民间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痛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介绍完毕海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所有项目,纵观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丰富。有传统的手工艺,也有历史悠久的说唱文学,其中不乏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遗存。但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掩盖不了现实保护之痛。

人亡艺绝不是危言耸听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靠艺人的口传心授。因此那些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核心与纽带。

制陶老人羊拜亮已经年过八旬,织锦艺人容亚美也已年过半百,儋州调声传承人唐宝山、黎族民间打柴舞传承人黄家近、临高人偶戏传承人陈少金、王春容,这些从我省走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的窘状。

“人亡艺绝不是危言耸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面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局面,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加快对传承人的调查,积极筹建传习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的长效机制,避免人亡艺绝的出现。

后继无人传承断代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剧,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边缘化。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后继无人,传承断代的危机。

符策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民间、流传于民间传承同样离不开民间。离开了民间的生活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如无水之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百姓的积极参与。

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一种有效的推广模式,正确引导人们学习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技艺,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经济效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学习,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绵延不断。

非遗应加强“活”态保护

从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看,人们习惯于参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简单地嫁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典型的搜集、整理、拍录三步走原则。

符策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靠人,离开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没了生机。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在活态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保护工作要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只有迅速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保护机制,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扬名世界。(本报海口7月13日讯)

相关链接

斋醮科仪音乐

斋醮科仪音乐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尚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自北魏道士寇谦将道教斋醮活动诵经方式直诵改为乐诵以来,斋醮科仪就成为宗教活动中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活动。经文和咒语的乐诵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斋醮音乐斋醮科仪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斋醮活动就有斋醮科仪音乐

斋醮科仪从内容上分斋与醮,“醮”俗称清斋,“斋”指亡斋(或称白斋)。清斋是祭祀历史人物(如伏波将军、冼夫人、苏东坡等等)和传说的保护神(如天妃娘娘、观音、真武、龙王等)。白斋是为济幽度亡。白斋音乐以低沉、稍慢、哀怨的音乐为多,包含有悼念、如诉如泣之调式,(借用琼剧板腔除外)。道教科仪音乐在白斋程序中吸收、融摄佛教音乐“梵呗之音”,充实自我内涵,寻求自己的发展,扩大传教范围而伸展自我的外延。所以佛教音乐的一些经韵也在道教科仪的白斋场面兼容并茂。

斋醮执事者按相应的斋醮科仪程式施行法事,因而就有科仪音乐的演奏。斋醮科仪音乐承载着民间音乐、佛道教音乐的信息,具有民俗学研究和音乐学研究的价值。

据符策超介绍,海南乐的演奏乐器基本上依照周代“八音”范畴配置,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分为器乐和打击乐两大类。

海南斋醮科仪祭祀活动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对人性的极大关怀,安抚人心。斋醮科仪音乐起着“钟鼓乐之,琴瑟和之”的作用,有利于调节心理、促进社会安定。

海南斋乐推动琼剧发展

海南的斋乐既有中原天师道斋醮音乐的共性,又具有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的个性,独具一格。海南最大剧种琼剧的远祖就是作斋祭祀文化,其唱腔从斋乐中汲取了很多音乐元素。

符策超说,清朝中叶,斋乐的广为流传对琼剧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形成岭南四大剧种之一,至今琼剧和斋醮科仪音乐的曲牌、板式、声腔、锣鼓谱都有相同之处,甚至有人称观看琼剧演出为看“斋”。

晚清以后,斋醮科仪音乐又“回流”套用并改革琼剧的曲牌和部分唱腔,丰富了斋坛(场)法事的表现空间,使斋醮科仪音乐艺术含量更加丰富。它以民俗祭祀活动为载体,历经千百年不断的进化、发展和传播。

海南现有的许多传统乐曲,如《拜八仙》、《佛前灯》、《香赞》、《朝奏》、《幽关发》、《平安朝》、《闹军坡》等,均来自作斋祭祀音乐,直至今日依然传唱不息。

海南斋乐,保留了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又承载了众多海南人的原始记忆,体现了海南民众多元化的宗教信仰,有民俗学研究价值,也有民间文学的研究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间信仰逐渐淡化。斋醮科仪的祭祀仪式及其科仪音乐也将随老道士的去世而失传,保护斋乐已经迫在眉睫。

相关推荐:

铁面无私清官谱(下)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白酒勾兑技术介绍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竟然是这样死去的

老照片:国际已故政坛名人小时候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