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浅谈环县话的音韵特点

发布时间:2016-10-02 栏目:专题 投稿:诚心的芹菜

环县话属于中原官话区里的秦陇片,与普通话比较接近,由于受到历史上中原以及统治这一带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环县方言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特征,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比较分析环县话与普通话音韵、中古音韵的异同,进而总结自己方言的语音特点,同时探求了差异的原因以及音韵的来源。

一、声母

先分析环县方言声母特点以及与普通话、中古声母的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作简略的分析,现总结环县声母特点如下:

(1)中古全浊並母、全清帮母的个别字在环县话中读为清送气声母,例如败、杯、倍。其中“败”和“倍”在中古是全浊並母,在普通话中读为清不送气声母,从败、杯、倍这几个字声母普通话和环县话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古全浊声母清音化的规律。

(2)中古疑母和影母与山摄、咸摄、臻摄、蟹摄、梗摄、果摄、效摄相拼合的有些字在环县话中读为舌尖中音声母。例如果摄中的饿、俄;蟹摄中的爱、蔼、崖、矮;效摄中的效、尾、熬、傲;咸摄中的暗;山摄中的安、鞍、岸、按、案、眼;臻摄中的恩;梗摄中的硬等字在普通话中除了“效”字,其余的字今读为声母,从这些字声母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明在普通话中声母字在增加,随着语言、社会的发展,环县话也在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傲”的声母环县大多数年轻人当中已经读为声母了。

(3)古泥母中的某些字在环县话中读为边音声母,如闹、暖、农,内、弄等字,在普通话中读为声母,“弄”字在普通话中有、两读,环县话只读为母。

(4)古精、见两组声母,在现代开、齐、合、撮四韵前的变化在普通话和环县话基本一致,凡在现代开口呼、合口呼韵前,古精、见两组声母读为舌尖前音、、或舌根音、、,例如古精母中的糟、早、蚤、醉;清母中的草、糙、操、翠;心母中的扫、嫂、骚、虽等字声母读为舌尖前音;见母中的高、告、鬼、归;溪母中的考、靠、盔;匣母中的号、豪、回、会等字的声母读为舌根音;由于语音上的“同化”作用,古精、见两组声母在现代齐齿呼、撮口呼韵前读为舌面前音、、,因为精组是齿头音,发音部位靠前,和舌面前元音、拼合在一起,受舌面前元音的影响,发音部位向后靠,读为舌面前音、、,例如古精母的姐、节、精,清母的清、抢、功,从母的钱、贱、前,心母的先、信、新、仙,邪母的寻、习、羡等字的声母读为舌面前音;而古见组声母是牙音,和舌面前元音、拼合,受其影响,发音部位向前靠读为、、,例如古见母的举、骄、经,溪母的曲、丘、轻,群母的强、旗,喉音晓母中的休、香、向等字的声母读为舌面前元音。区别在于古见母“刚”字的声母环县话中读为或,分别出现在开口呼和齐齿呼韵前,而在普通话中“刚”的声母读为。以上古精、见两组声母的演变也印证了舌面元音是从古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来的规律。

音的影响。

二、韵母

(1)古梗摄开口二等陌韵中的“白、百、拍、拆、择、窄、格”,麥韵中的“麥、摘、责、策、革、核”;曾摄开口一等德韵中的“墨、得、德、特、则、塞、刻”;臻摄合口一等没韵中的“没”等字在北京话中韵母读为或,在环县话中这些字的韵母读为

(2)古山摄合口二等薛韵中“绝、雪、悦、阅”,合口三等月韵中“厥、月、越”,合口四等屑韵中“诀、缺、血、穴”等字韵母普通话中读为,在环县话中读为,比的开口度小,舌位靠后并且高一点。与此相同,古宕摄开口三等鐸韵中的“削、嚼、脚”的韵母普通话中读为,在环县话中读为

(3)古蟹摄开口二等佳韵中“街、鞋”的韵母在北京话今读为,在环县话中读为,原因在于普通话中这两个字的声母读为、,所以和齐齿呼韵相配;环县话中这两个字的声母读为舌根音、,跟开口呼韵相配。

(4)古假摄开口二等韵中的“下”,禡韵中的“吓”;蟹摄开口二等佳韵中的“涯”字的韵母在北京话中读为声母读为和零声母;在环县话中这几个字的韵母读为和,声母读为和。

三、声调特点

普通话与环县声调对比表

环县声调及调值

例字

普通声调及调值

阴平53

高、猪、尊、边、安、飞

阴平55

阳平24

穷、才、人、扶、寒、云

阳平35

上声44

草、手、好、五、老、楚

上声214

去声323

是、柱、坐、正、爱、怕

去声51

环县中的阴平调来自中古的平声清母字,阳平调来自中古的平声浊母字,中古上声清母、次浊母字在环县话今读为声调,古全浊上声字在环县话今读为声调,古去声字在环县话今读为声调中古次清上声的个别字在环县话也有读为声调的,古全清平声字“正”在环县话今读为声调的情况极为少见。

古全浊入声字在环县话今读为阳平调,次浊入声字今读为声调,古全清入声字基本都读为阴平调和阴平调,只有个别照二组字读为声调,古次清入声字在环县话今读为阴平调、阳平调和上声调

四、总结

环县地处甘肃东部,地理环境闭塞。从地域上看,环县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属于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环县方言一方面深受周边地区语言的影响,从而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环县话兼有陕北话和西峰话的特点,属于“区域杂交话”。

相关推荐: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

在灶台上的大锅中洗澡 江南“锅浴”年俗引围观

西藏“仙女节”:西藏也有牛郎织女?

塔吉克族丧葬习俗是啥?共有几个程序

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琴有何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