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襄阳话语法特点及例句

发布时间:2016-10-03 栏目:专题 投稿:难过的乐曲

一、声母的差异

1.平舌音的z、c、s和卷舌音的zh、ch、sh常常弄错。在襄阳,有很大一部分人区分不清平舌音和卷舌音,经常听到有人把“随州”叫做“谁走”,把“三人”说成是“山人”,“致辞之时”说成了“支持自私”,还有“执照”说成了“支灶”,“自造”与“紫罩”的读音区分不清,等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会发现以zh、ch、sh为声母的字要多于以z、c、s为声母的字。这个小常识,会帮助襄阳人正确掌握这两类读音。有几句绕口令这样写:“圣水寺,寺睡僧,是寺岁岁桑葚盛。十三圣僧食熟葚,四十生葚三僧食。”读熟、读正确这段绕口令,会帮助我们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

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多地方的人区分不清平舌音和卷舌音

2.鼻音n和边音l分不清。日常生活中,一些襄阳人遇到鼻音和边音时,常常是“娘良”难分、“年连”混淆、“耐赖”互错、“女吕”念不清、“鸟了”读不准、“捏列”听不明……以上6组12个字中,每组中前一字是鼻音n,后一字是边音l。据说有一位私塾先生教学生认读《百家姓》,开头的赵钱孙三字教完,到“李”字时出了麻烦。老师念“李(li)”为“你(ni)”,学生则说“我”;老师说不是“我”是“你”,学生说“对对,就是‘我’”……无奈下,老师只好说“我”,希望学生读为“你(李)”,不料学生却说是“先生”。于是有人用几句俏皮话来取笑这件事:赵家庄的赵,银子钱的钱,儿子的儿子孙,是李(你)先生。

3.舌面音j、q、x做声母的个别字依次被混淆成平舌音z、c、s,这种混淆其实是尖音和团音的混淆。尖音指z、c、s声母拼i、u或i、·起头的韵母,团音指j、q、x声母拼i、u或i、·起头的韵母普通话取消了大部分尖音,将它们和团音合并在一起。由于数千年的语言习惯,襄阳方言和其他有关方言中尖音却一直存在。如把“尖、千、先”读作zian、cian、sian(普通话中根本这几个音节),把“兼、牵、掀”读做jian、qian、xian。普通话语音中不分“尖团”,即“尖=兼”读jian,“千=牵”读qian,“先=掀”读xian。

按照语言学家1958年的统计,汉语中原有的尖音字是520个。在襄阳方言中,常见的读尖音的有300多个字:

一是读zi的积唧疾挤集辑嫉籍脊际剂霁济荠寂绩迹蒺鲫,

读zie的接节姐睫捷婕借截,

读ziao的焦蕉椒礁,

读ziu的酒就揪鹫蹴,

读zian的尖箭煎剪荐贱尖戋笺翦饯戬溅歼僭溅践,

读zin的津进尽浸晋烬荩,

读ziang的将浆奖酱蒋匠桨,

读zing的精睛晶井靖阱菁靓净腈婧静,

读zu的疽狙且聚沮咀,读ziue的绝嚼爵,

读ziun的俊峻竣浚骏;

二是读ci的七妻漆戚柒齐砌凄脐沏荠萋,

读cie的切且窃,读ciao的锹悄瞧雀峭樵憔谯劁俏,

读ciu的秋楸鳅,

读cian的千签钎迁扦前钱潜浅倩佥芊阡,

读cien的亲侵寝秦沁,

读ciang的枪墙抢呛蔷跄戗炝锵樯嫱,

读cing的清氰青情晴圊请箐蜻鲭亲,

读cu的娶蛆趋取趣,

读ciue的雀鹊,

读cuan的全泉痊醛铨筌诠。

三是读si的西息惜昔媳玺洗袭细席熄锡膝夕悉晰硒析汐犀蟋徙习,

读sie的写楔些斜谢屑邪榭卸泻泄燮,

读siao的消销逍绡箫萧宵肖硝霄筱潇啸小笑,

读siu的修羞馐锈绣袖秀,

读sian的先鲜仙纤涎羡铣冼跹酰暹氙霰籼跣线腺,

读sin的新心芯薪锌辛莘信,

读siang的相箱镶厢湘襄骧翔祥橡详想象像,

读sing的星腥猩惺省擤醒性姓,

读su的须需戌徐绪胥溆续序絮婿,

读siue的薛雪,

读siuan的宣选癣宣漩璇镟旋,

读siun的寻循殉浚旬巡询荀徇汛浔讯迅逊巽等。

上面列举的音节zi、ci、si等及它们领头的音节,不是普通话中的zi(字)等,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应该分别读成以j、q、x为声母的团音字。襄阳方言是严格区分尖团音的。如“秦晋”是两尖,“勤谨”是两团,“亲近”是一尖一团,“禽尽”是前团后尖。你要是读错了,会被人说成是“牙不清儿”。而上述4个词,在普通话中都读“qinjin”。

襄阳方言中,有3组15类尖音字和普通话是一致的。第一组的5类是总、组、钻、尊和做及同音节的字,它们分别读zong、zu、zuan、zun和zuo;第二组的5类是从、粗、篡、村和错及同音节的字,它们分别读cong、cu、cu-an、cun和cuo;第三组的5类是宋、苏、算、孙和所及同音节的字,它们分别读song、su、suan、sun和suo。

4.舌面音j、q、x为声母的一些字,被依次错读为舌根音g、k、h。

是把j错读成g。如读“jie”的街、皆、楷、解、届、戒、诫、械(xie)、介、界、阶、芥、疥、疖、蚧等15字,统统被读成“该(gai)”;读“ji”的给水、给予、给养的“给”字,被读成“gei”;读“jia”的“戛然”被读成“嘎(ga)然”,读“jiao”的三角形的“角”被读成“格(ge)”。

是把q错读成k。如把卡(qia)子当“卡(ka)子”读,把去(qu)读成kei(近似音)等。襄阳土话中的“却(que)兑”(玩笑中害人之意),也可以说成是“考(kao)兑”。

是把x错读成h。如把读“xie”的鞋、解、懈、蟹、薤等字,都错读成“害(hai)”;把苋菜念成“旱(han)菜”,把薤山叫成“害(hai)山”,把项目说成“行(hang)目”、巷子说成“行(hang)子”,把杏子叫“恨(hen)子”……

四是一些多音字的声母总是j、g或q、k或x、h成对出现。比如“贾”,既可读jia,如贾宝玉;也可读gu,如商贾。“壳”,既可读qiao,如地壳;也可读ke,如谷壳。“行”,既可读xing,如行走;也可读hang,如行业。“吓”,既可读xia,如吓人;也可读he,如恐吓。上述多音字,是普通话中的语言现象,但是襄阳人对这些字常常读错。

五.卷舌音的sh和韵母u、ua、uan、uang、un、ui、uo相拼时,襄阳的宜城人和靠近河南的襄州人经常把它们错读成唇齿音的f,比如书、刷、栓、双、顺、税、说等字,常常被分别读成夫、发、翻、方、分、费、佛。在上述7组字中,每组前面那个字的声母为sh,后面的念f。还有把“帅”读成fai的,而普通话中根本没有fai这个音节

与此相类,是把合口呼的以卷舌音zh、ch、r为声母的字错读成齿唇音。如把猪、装、揣、荣等字,错读成齿唇音的猪、窗等。普通话中根本没有那些音节,它们既不好发音,而且勉强读出来也很难听。

六.舌面音j、q、x做声母的某些字相互混淆。如歼(jian)灭被读成“千(qian)灭”,酵(jiao)母被读成“效(xiao)母”,侵(qin)略被读成“津(jin)略”,证券(quan)被读成“证卷(juan)”,膝(xi)盖被读成“漆(qi)盖”,化纤(xian)被读成“化千(qian)”,机械(xie)被读成“机诫(jie)”……但是有一个例外,多音字“圈”有两读,一是猪圈的“juan”,二是圈子的“quan”。

七.双唇音b、p做声母的个别字相互混淆。一是将b错读为p。如绊脚石被读成“判(pan)脚石”,傍晚被读成“胖(pang)晚”,同胞被读成“同袍(pao)”,麻痹被读成“麻皮(pi)”,包庇被读成“包皮(pi)”,卑鄙被读成“卑痞(pi)”,遍地被读成“片(pian)地”,逮捕被读成“逮扑(pu)”,哺育被读成“仆(pu)育”。二是把p错读为b。如廉颇被读成“廉波(bo)”,咆哮被读成“报(bao)哮”,琵琶被读成“琵巴(ba)”,枇杷被读成“枇巴(ba)”,等等。

有几个多音字需要注意。一是“便”,既可读bian,如方便;也可读pian,如便宜。二是“辟”,既可读bi,如复辟;也可读pi,如开辟。三是“泊”,既可读bo,如淡泊;也可读po,如泊位。双唇音b和p的相互混淆,可以看成是浊辅音和清辅音的混淆

八.卷舌音zh、ch和sh做声母的一些字互相读错。如常常(chang)被读成“晌晌(shang)”,早晨(chen)被读成“早神(shen)”,纯(chun)粹被读成“顺(shun)粹”,接触(chu)被读成“接筑(zhu)”,炽(chi)热被读成“只(zhi)热”,深(shen)浅被读成“嗔(chen)浅”,伸(shen)手被读成“琛(chen)手”,民族(zu)被读成“民促(cu)”,等等。

二、韵母的差异

1.后鼻音eng、ing被分别读成鼻音en、in。襄阳人的习惯是将后鼻音读成鼻音,如经营首饰成了“金银首饰”,正方形成了“真放心”。还有这种说法:某人是“耳东陈”,某人是“禾苗程”等等。其实你只要读出后鼻音的g,就不需要这样解释了。

普通话中后鼻音的字要比前鼻音多。相同声母中,凡是有前鼻音的字就一定有后鼻音,反过来这个推理则不能成立。比如没有din、ten、tin、len等音节的前鼻音字,而在上述4个音节后面各加上一个g后形成的后鼻音字却有很多。还有sen、zen、nin、nen、den等音节的前鼻音字,也各只有一个或几个汉字。基于这个认识,在读音或者在用汉语拼音打字时就要注意向后鼻音字倾斜。

在形声字中,凡是以并、丙、曾、成、呈、乘、丞、登、丁、定、亘、更、庚、亨、京、劲作左半边,井、竟、敬、令、凌作右半部,黾、冥、名、名、平、青、生、廷、亭、星、刑、行、英、婴、营作上半头,正、争等字根为声旁的字,绝大多数都是后鼻音。如“净静睁、盯町柠、莹萤荧”等,都读为后鼻音。这是一个记“代表字”的方法,就是记住一个笔画简单的字是后鼻音还是前鼻音,那么就要记住以它为声旁的字就都是后鼻音或者前鼻音。但是也有极个别反常现象,如“兵”是后鼻音,但以“宾”为声旁的字却都是前鼻音。后鼻音“令”字为声旁的,却有“邻、拎、阾”三个字是前鼻音

相应的,以ong为韵母的鼻音字一般不会读成鼻音un。如“东顿、同吞、龙轮、宫滚、空坤、红混、中准、冲春、容润”等以及同音节的字,后鼻音和前鼻音容易区分清楚。

以b、p、m、f为声母的鼻音字(可以看做是以ong为韵母的鼻音字),如“崩、朋、蒙、风”等以及同音节的字,也不会读成鼻音的。但是有一个例外,是把鼻音的“彭、膨、澎”等3字都读成了前鼻音pen;而“鹏、捧、碰、蓬、烹、砰”等则不会读成pen。

还有一个例外,就是常把yong读成yun。如将游泳念成“有孕(yun)”,永生成了“云(yun)深(shen)”,歌咏变为“歌允(yun)”等。也只有这3个字——“泳、永、咏”,经常被读错。

2.韵母ui常被读成ei。这一共有6类,一是“催”被读成cei,二是“堆”被读成dei,三是“水”被读成shei,四是“岁”被读成sei,五是“腿”被读成tei,六是“最”被读成zei。而在普通话中,除了“谁”(shei)外,基本上没有cei、dei、sei、tei等音节的字。

3.韵母ou和u相互混淆。这两个韵母读音相近,所以不好分辨。一是“楼、路、卢、漏、陋”等字,经常不知道是读lou还是读lu。打开字典一查,凡是以“娄”字为声旁的字都读lou,还有“漏、陋”等少数几个字读lou,其余的绝大多数都读为lu。二是把应该读成nu的“怒努奴弩”等字统统错读为nou。三是把“某谋牟(mou)、谬(miu)、剖(pou)、否(fou)”等字,分别读成“毛、妙、破、佛熬(二字反切)”的。还有把“轴(zhou)承”错读成“铸(zhu)承”,把喝粥(zhou)错读成“喝逐(zhu)”……

4.韵母ue被错读成üo、ao。如“约、岳、乐”等字被读成yuo,“学”被读成xuo,“榷、却、确”被读成quo,“觉、角”等字被读成juo,“略”被读成“罗(luo)”,疟被读成yuo,“跃”读成“要(yao)”……其实普通话中根本没有yuo、xuo、quo等音节

5.韵母ao被错读成o、uo或e。一是把“脚、薄、勺、烙、削、着、凿”等,分别读成juo、bo、shuo、luo、xuo、zhuo、zuo,把“药、约、邀、钥”一律读成yuo。二是把“郝、壳”读成“何(he)、客(ke)”等。

6.韵母e被错读成uo。如把“棵、科、颗、课”读成类似“扩(kuo)”字的音,把“和、禾”读成“火(huo)”,把“乐、么”分别读成“罗、莫”等。

三、其他谬错

襄阳话与普通话之间,还有很多不好归类的个别字音的差异,其中有的是声母,有的是韵母,有的是声母、韵母都被读错的。

1.声母谬错。堤(di)被读成“提(ti)”,润、闰(run)被读成“运(yun)”,秘(mi)密被读成“逼(bi)密”,糊涂(tu)被读成“糊肚(du)”,输(shu)了被读成儒(ru)了。

2.韵母谬错。做(zuo)人被读成“揍(zou)人”,六(liu)十被读成“楼(lou)市”,绿(lü)色被读成“鹿(lou)色”,仙、鲜(xian)被读成“宣(xuan)”,横(heng)被读成“魂(hun)”,批、丕、坯(pi)被读成“佩(pei)”,糊弄(nong)被读成“糊能(neng)”,伯伯(bobo)被读成“白白(baibai)”,水泵(beng)被读成“水磅(bang)”,牛虻(meng)被读成“牛氓(mang)”,桃核(he)被读成“桃壶(hu)”,钢笔被读成“钢北”,佛(fo)教被读成“伏(fu)教”,黑(hei)色被读成“何(he)色”,账簿(bu)被读成“账薄(bo)”,液(ye)体被读成“异(yi)体”,耽(dan)误被读成“当(dang)误”,北(bei)京被读成“白金(baijin)”,收获(huo)被读成“收护(hu)”,“茄(qie)子”和“瘸(que)子”互相读错等。

3.声韵母全谬错。硬(ying)被读成eng或en,《红岩(yan)》被读成“《红挨(ai)》”,口语中把“我就(jiu)去”说成“我豆(dou)ke(近似音)”,如此等等。还有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就是把助词的、地、得(de)一律读成“di”,甚至读成“里(li)”,比如常常听到把“我的书、慢慢地走、冷得很”,分别读成了“我di书”、“慢慢里走”、“冷里很”等。

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不是一般的认错字、读错音的问题。比如将造诣(yi)读成“造纸(zhi)”,将校(jiao)对读成“效(xiao)对”,将木屑(xie)读成“木消(xiao)”,将凝(ning)固读成“疑(yi)固”,把杜甫(fu)读成“杜仆(pu)”,等等,就不是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问题,而是读白字了。因方言影响而读不准音,当地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并认可;而读白字是极少部分人的错误行为,要被人取笑的。编后:

襄阳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襄阳人一定要会讲普通话。不要以讲襄阳方言为荣,而要以不会讲普通话为耻。襄阳人学普通话是有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是这方水土造成的,并且几千年来已相因成习。但清朝人彭端淑有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要变襄阳话为普通话,一是多查语文工具书,二是多向懂行人请教,三是多跟广播电视播音员操练。如此一天天一年年,我们襄阳人一定会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相关推荐:

西藏宗教五大未解之谜

白银本地方言大集锦

土族的藏传佛教信仰

职场礼仪大全

中国福建丧葬习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