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广东的方言文学

发布时间:2016-10-07 栏目:专题 投稿:苗条的小甜瓜

广东方言文学有较久远的历史。近代民间流行的木鱼书,如《花笺记》《二荷花史》等,其中有不少粤语词语(如“多情唔信肯相忘”);地方戏剧中方言成分也特别多,尤其是对白和丑角的唱词;还有像粤讴、童谣、山歌等,都带有浓厚的广东地方色彩。在文人作品中,清末民初有何淡如、谭卧楼、廖恩焘等以粤方言词语入旧体诗,如廖氏的《嬉笑集》有“广州唔到十三年,今再嚟番眼鬼冤”等近乎口语的句子,生动有趣。

此外,晚清以来,省港澳兴起“三及第”(文言、白话、粤方言)文体,其中粤语成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评价不一,但“三及第作品无疑对本地区方言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40年代末香港兴起方言文学运动,70年代的新“三及第”(白话、粤语、英语),对粤语书写系统的形成,起了促进的作用。目前港澳方言文学,以袋装书小说和漫画书语言较具有、影响,但后者文辞欠缺修饰。

解放以后,广东方言文学主要局限于地方曲艺等口头艺术形式。但广东仍有作家用方言词语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如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等都用了一些方言土语。此外,有些漫画亦采用纯方言的形式,如《周末》画报的“乐叔与虾仔”栏目,语言活泼,很受市民的欢迎。在传媒方面,香港电视剧、广告对广东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方言语词的运用,都不可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谈的玉要是粤语文学广东方言文学还包括潮汕方言文学和客家方言文学。它们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的特色,值得做进一点的研究。(甘于恩)

相关推荐:

罗成【第十三场】

马提尼(martini)

湖北武汉土话有什么词语?武汉方言小词典之二

日军记者拍摄的1937年淞沪会战:日寇丑恶嘴脸显露无遗

中国周边国家打架战斗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