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普米族

发布时间:2016-10-13 栏目:专题 投稿:满意的汽车

婚姻家庭

普米族的婚姻家庭经历了母系制到父权制,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发展历程。解放前,大部分地区普米族建立了父权制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永胜普米族盛行父系大家庭,共同居住在一幢大房子中。宁蒗普米族多数是父系家庭,仅永宁有少数村庄既有父系又有母系家庭。兰坪普米家庭规模较小。1949年普米家庭人口平均为8.5人,高于周边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家庭观念逐步在改变,由直系亲属单独组成的小家庭,逐渐代替了由旁系亲属同堂居住组成的大家庭。据1987年统计,兰坪县普米族户均人口6人,稍高于全县平均家庭人口数(5.2人)。

父系家庭以年长男子为家长,按性别和年龄分工,男子主要负责耕田犁地、开垦栽种、运肥薅锄、远山放牧、砍柴运料、赶马经商等;女子负责纺线织布、饲养禽畜、汲水煮饭、整理园圃、栽种收割、粮油加工、抚育幼儿等;儿童和老人从事力所能及的零星杂务劳动。普米族实行家庭财产男性直系亲属继承制,家产诸子均分,幼子得主房,父母留一份养老产业与幼子共同生活。有女无子可以招婿或过继养子,以继承家产;死而无后的财产,由家庭中的兄弟、叔伯等亲属继承。普米族男性在社会和家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调解纠纷、集会议事、修建房屋、经商买卖等大事由男子作主。逢年过节的祭祀祖先、敬灶神等活动,只有男子才能主持。舅权的表现在永宁等地尤为突出。每年外甥要去舅父家拜年,甥儿女13岁的成年仪式由舅父主持,舅父要赠衣服、饰物以致大牲畜。舅父有权对甥儿女的婚姻进行干涉,特别是甥女,如果舅家有年龄相当的儿子,须优先嫁给舅家。出嫁的妇女死后要先向舅家报丧。在母权制下,“舅权”是“母权”的有力支柱,不是一种独立力量,两者共同的目的是维系母系制。而在父权制下,舅权则成了一种独立力量,它的功能首先是将妇女推挤出家庭,然后又充作她们的保护人。

普米族的亲属称谓中的直系亲属部分,与汉族、白族的称谓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旁系亲属和姑姨表亲的称谓区分不够明显。如旁系亲属中伯祖父与叔祖父、伯祖母与叔祖母、姊与嫂同称,姑姨表亲中姑父与伯父、姨父与叔父、姨姑表兄弟姐妹同称等(《普米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183页。)。这些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普米族历史上,曾经盛行过氏族内婚和姨姑表优先婚的婚姻制度。

普米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有多妻现象,兰坪一带的统治阶级普遍纳妾。通婚范围有严格规定,父系同氏族、母系血亲间禁婚。成年后的青年男女虽社交自由,但婚姻由父母作主。父母包办的姑舅表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只要男方求婚,女方不能拒绝。普米族通婚的双方,有三代续娶之风俗,即姻“三代”。指腹为婚、幼年定婚十分普遍,结婚年龄也较早,男子十七八岁,女子十五六岁即已完婚。姑舅表婚的婚姻双方,一般都在幼年时便由父母包办订婚,成年后假手媒人,按仪式程序举行婚礼。

各地普米族的非姑舅表婚一般都要经过求亲、敬锅桩、择日、行婚礼等几个步骤。选定对象后,男方向女方家说明意图,女方家族也做出决策。男方家长便请媒人携礼物同往女方家说亲,女方召集家族长辈与男方见面,到场者都是事先同意婚事的长者。由女方打开男方带来的订亲酒祭锅桩,敬长辈,畅饮后确定亲事。订婚后,经议聘、过小礼、逢年过节双方互赠礼品,双方家庭来往密切。男方到预定完婚的年份到女方家求婚,对方同意后择良辰吉日,婚期多选在冬闲的双月。

兰坪普米族在完婚日前夕,要到女方家过礼,向女方家和亲戚赠送礼品,以感谢女方母亲对女儿的抚育之恩,并通报筹办婚礼的事宜。迎亲之日彩门高耸,喜联夺目,迎亲队伍鸣枪启程,一路唢呐、小镲、大钵、铜号等乐器齐鸣。当男方迎亲队伍抵达时,女方早在门外设香案挡住男方,于是男方唱郎唱起喜歌,叙说双方缔亲符合天意人愿,经对歌女方满意后才迎入彩门。入门后“开礼”让众乡邻过目,交祭物由女方家请祭师祭锅桩和中柱。新娘梳妆完毕,告别父母家人,由新娘的弟弟背出扶上马背,临行“出村酒”,双方对歌送别。

到了新郎家,迎候的家人唱起“开门调”,给送亲人员喝“下马杯”。新娘则由两个中年妇女扶下马背引进洞房,有的地方则直接引入正房火塘边拜见婆婆。然后,新郎新娘拜堂,男方设酒席宴客,对唱古歌,跳锅桩舞,通宵达旦。喜日第三天,宾客陆续辞行,新娘也同送亲队伍回娘家行“回门”礼。

宁蒗等地的普米族保留着“抢婚”的习俗,到了议定婚期,女方早把新娘藏匿他家,当迎亲人马到达时,女方将其所携礼品一抢而光,男方不得反抗,事后用茶叶将礼品赎回。婚期那天,新娘要上山或下地劳动“抢”到新郎家后,不能马上进门,先由祭师为新娘举行除秽仪式,将尾随新娘的女方之亡灵撵走后再行婚礼。

出嫁后的新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兰坪一带婚后的普米妇女,在节庆或农忙时,回夫家小住三五天就走,直到怀孕或男方送去接礼才回夫家。宁蒗等地的普米族,男方至少要迎娶四次,举办四次婚礼,当地称这种婚俗为“三回九转”。普米族虽然订婚、结婚较早,真正到夫家生活较晚,不落夫家的时间有的达20多年之久,解放前普米族人口下降与此婚俗有很大关系。普米族婚后不能离异,若丈夫亡故,女子一般由夫家作主,转房给夫弟。如无转房对象,则在族内转嫁,族内无对象,则由婆家决断,招婿或留下其子女后再嫁族外他人,再嫁彩礼由婆家收纳。目前这种习俗有了较大改变。

普米族禁止氏族内婚,父母掌握女子的择偶,避免血缘婚。妇女怀孕后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孩子生后第三天,起名、念经,保佑婴儿健康成长。孩子成长过程中,若体弱多病,需作一次更名,新名以易生速长的动植物命名,以避邪魔纠缠。普米人非常重视对幼儿的劳动及品德教育,儿童年满13岁举行成年仪式,在除夕之夜将入社的儿童分性别聚集在一起,当雄鸡报晓立即返回家中参加成丁礼。如是男孩,由舅父带他到火塘前方,双脚踩在象征财富和丰收的猪膘和粮食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象征勇敢及财富。祭师祈祷后,舅父为其换上短衣长裤,系腰带;如是女孩,则由母亲带到火塘的右前方,脚踩猪膘和粮食,左右手分别握麻线、耳环等饰物,母亲为其换上麻布上衣和百褶长裙。换装后要向灶神、长辈叩头,亲友赠与牛、羊、饰物,表示祝福。成丁礼结束后的少男、少女成为家庭正式成员,有权参与社交活动,开始参加主要的生产劳动。

服饰

普米族的服饰,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同的。

普米族的儿童,不分男女,在十三岁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状大体如满族的旗袍,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头戴帽子,脚蹬皮鞋。女孩留长发,编成小辫,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红珠为主,多者达千颗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领上配有银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缝制,上边呈猫头形状,双耳挺立。

男孩的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辫子,后面没有,辫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区男孩剃光头,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男孩喜欢戴用羊毛线织成的套头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顶有一个大线穗。

不论男孩、女孩都戴耳环和银质手镯;过去通常戴大耳环,近代改为以彩线穿耳,下系碧玉。

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过去多喜欢白色,现在喜用白黑红等多种颜色;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春天她们穿用条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的夹衣,称金边衣服,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装了。

成年妇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绵羊皮、牦牛皮制成的,以山羊皮的为贵,披肩大多选用洁白的毛皮制成,美观大方。在披肩上结两根带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时当垫坐,睡时当褥子。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则常常佩带色彩鲜艳的披肩,腰系叠缀花边的围腰布。

普米青壮年男子穿短上衣,有开襟,用银质钮扣,穿肥脚裤子,大多喜用黑色,少数用蓝色,外边穿一件长衫,束腰带;喜用白羊毛制作腰带,两头绣花,缠麻布裹腿,穿皮鞋,春天穿草鞋。

男子留长发,也用丝线把假发包缠在头上。这种装束与文献记载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头,仅在头顶留一撮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

男子戴的帽子比较讲究,样式也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圆形毡帽子的。近几十年流行戴盆檐礼帽,有的还镶金边。男子的装饰品有手镯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仅扎左边一个耳朵眼;佩戴长刀和鹿皮口袋,内装火镰、火镜、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老年男女所穿衣服与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衣服大多用黑色,不戴饰物,也不用假发,有的也缠帕子,但多用蓝包,包头布也比青年人长得多,一律扎素色腰带,很少穿鞋。

住房

普米一般聚族而居,房屋多建于半山缓坡地带。建房多在冬令时节,一般选择直径15-30厘米的松木,砍削成六棱体后两端锯出卡榫以备搭墙,用长约160厘米的杉木剥离为厚约3厘米的木板(又称“滑板”),用于人字双斜面房顶的铺设。另备长约4米和7米的长檩条各20余件。建盖新房前,要先向山神、土地神和龙神祭献,由祭师主持祈祷仪式选伐中梁柱,然后由主人先伐第一斧后,众乡邻相继砍伐。宅基选择要进行卜算,认为吉祥如意时才破土动工。建房过程由乡邻和亲友无偿帮工,主人则以美酒佳肴款待。

住房多为纯木结构,圆木搭墙、木板铺顶的住宅当地称“木楞房”(又称“木垒子”)。院门正对的称正房,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四角立柱,中央竖一方形大柱,此乃古代帐篷中柱之遗留,称为“擎天柱”,认为是神灵所在之处。厢房一般为两间(有的地方设门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什物。正房靠门的右方设火塘,以土石、木板砌搭而成,火塘中支三脚铁架。火塘后方设神龛,神龛与火塘间立“宗巴拉”(即灶神)。火塘左右设卧铺,男左女右,互不逾越,以忌混乱。平时家人在正房火塘边食宿、议事、待客,是全家人的活动中心。室内无窗,日间从屋顶挑开两块滑板采光和通风。宁蒗地区普米族正房旁边是灶房,隔成几间小屋,用作储藏室,也用于妇女的产房或停尸。大门外悬挂牛羊及野生动物的头骨,以示避邪和祝愿牲畜兴旺。房内挂猪下颚骨象征财富,挂猪尿泡认为有防火之效。尚未分居的已婚子女住侧房,房内不设火塘,有小孩后另建居所。富裕人家也建砖木结构的大院瓦房,木里一带有些村庄则以石垒墙,建造石屋。

交通

普米人过去出行多徒步而行或乘骑而往,因此善养马、骡,长途运输主要依靠马帮,几乎所有村庄都有马帮。马帮出行前要敬山神、选日子、准备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马帮由专人负责,组成一个集体,途中互相照应。男子外出时携带短刀防身及生活使用,腰系多格皮腰袋,内装取火工具和必备的生活用品,肩上斜挎一个口小腹大的皮口袋;妇女则肩背一箩,手提竹篮,内装羊毛、麻和纺织工具,以便利用劳作间隙纺织衣物。普米人善建桥,泸沽湖边多使用独木舟(俗称“猪槽船”)及木筏摆渡。木里冲天河畔的普米人用羊皮气囊作漂浮工具渡江和运载货物。

交通运输

人们外出干活、办事、访亲友、赶街等,男子常喜携带一把短刀,作护身和切削东西用,腰上系挂一个小巧多层的皮腰口袋,内装取火工具及烟、钱等物,这是成年男子的习惯装束;如携带东西时,通常把一个口小、腹大的皮口袋,斜背在肩上,内装干粮和各种物件。他们背运东西时,常用一根皮绳捆拴,不用背架。

妇女外出时,一般手提竹篮或肩背一只背篓,内装羊毛、麻、纺织工具等,以便间息时临时做活,有时也装有针线和烟草等物。妇女背运东西也用皮绳和背篓,背运较重的东西,往往在肩上披块羊皮或羊皮毯,以免压磨肩膀。为便于妇女用木桶背水,一般都是河边、井沿搭一木架;她们汲完水,先将水桶放在木架上,然后再上肩背负。

盖房、修房和烧锅烤火需用大量的木料和木柴,一般都由男子两人抬或肩扛等办法运输。但大量的日常劳动,如背粮食、背柴禾、背粪、背娃娃等,则多由妇女承担。

长途运输多是马帮,他们大多组成一个集体,并选出一个领头人,互相照顾;途中的饮食及开支,记好帐目,回来后平摊。一般一人可管理六匹马,出发时要带锅、水桶、粮食、猪膘、菜和油等,还要带足马料和盐巴。对于普米人来说,马帮出门是一件大事,要敬山神,择吉日,家人等要送行。马帮出门,远近以站计数;每次平均五、六十里,为一天的行程,其休息地称作马站。所谓马站,往往并无客店和住家,他们仅仅是选择在有水草和背风的地方露宿山野,便于做饭、休息和放牧牲口。

普米人在小河流上架桥,他们仅在岸边立几个木桩,桩上再架几根模木;在大点的河上架桥,是先在两岸搭起木垒子,然后使圆木层层往河心延伸,最后将两边接上,再在木垒子堆石土使其牢固,便成大桥。

泸沽湖边的普米族也有水上交通工具,一种是木筏,另一种是独木舟。木筏大多现扎现用,用过就丢。独木舟是用整块圆木制成,他们常常驾驶它下湖捕鱼、捉虾、采摘菱角。

普米族流传一个关于独木舟来历的故事。传说在泸沽湖北岸靠近达佅村的地方,有个山洞叫“杰帕布”,又大又深,人们常进去玩。有一个在那里放牛的哑巴,发现洞中有一条几丈的大鱼,他就从鱼身上割下一块肉烤着吃,第二天去时,他发现鱼的切口部分又长好了。于是他天天割鱼肉当饭吃。不久,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动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鱼拖出洞口。不料,这条大鱼原来是堵塞泉眼的,鱼一拖走,泉水汹涌澎湃地流出来,瞬间淹没了整个村庄,人畜什物都被席卷而去。当时有一位老大娘正在喂猪,看到洪水暴涨,急中生智,赶忙跳进猪槽随波逐流,侥幸得生。此后,人们就依照猪槽制作成独木舟,至今泸沽湖畔的居民仍在使用。

丧葬习俗

普米族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在人病危时,要通知近亲来探视;死时,要鸣枪放炮,通知村内各家;在死者面前放置供品,点上青油灯。村邻人闻丧后,便携带一个饭团、一个鸡蛋、半寸宽的一圈猪膘,前去吊丧,物品供死者

人死以后,必须洗尸:把樟脑树皮剥下,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香料,用其对死者浑身进行洗刷,并在面部、鼻、耳、眼等处抹上酥油,据说有防腐、防臭作用。同时在死者口中放入一块银元。洗尸完毕,将尸体摆成曲肢坐式,上肢交叉,男双手扶肩,女则双手交叉在胸前,以白麻布从上捆到下。捆尸缘由,是将死者恢复成原来出生时的状态,便于再生成人。

捆尸完毕,将其装入白麻布袋中,然后再装入一呈长方形的棺木中,棺上画有图画,盖上有圆形花纹,前后左右刻画着死者归宗的路线图和生前饲养的牛马家畜图,供死者享用。停尸期间,亲友邻居都来吊丧,送上礼物。主家则将客人送来的衣物挂在室内,并悬挂死者子女送的名叫“达珠”的开路经,其上标明了死者寻找祖先的路线。

普米人死了实行火葬,火葬的日期由巫师选定。每个村寨都有一个火葬场,事前在火葬场准备好烧尸的木柴,将其搭成房屋的形状,中间堆入松明。送葬那天的鸡鸣时,就开始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请来的喇嘛和韩规首先要到火葬场念经。然后送葬的队伍便出发,最前头由一人牵马引路,一人拿着火把,一人拿着送魂路线图,四人抬着棺木跟随其后,最后面是送丧的亲属。到了烧尸场把尸体从棺木中取出,架在柴堆上,棺木也拆散放在一起焚烧。烧尸时,首先由喇嘛从四角点燃,然后由烧尸人负责焚烧,母系制地区是由一母系血缘的两个男子担任,父系制地区是由男方家族中的两个男子烧尸。他们以尸体烧得快为吉利,否则,就认为死者留恋家里的财产,遇到这个情况,家里人就需不断把衣服、粮食、猪肉、食油、酥油等,投入火堆,认为这样才能满足死者的要求,加速焚化。

普米族火葬的破费很大,穷苦人家当时若无力举办火葬,就将棺木存放在深山,几年后再补行火葬仪式。焚尸时,注意不使遗骨全化为灰烬,第二天由死者亲人亲自去收取十三根焚剩的骨头,装入骨灰罐中,其余的骨灰撒掉或就地掩埋。灰罐的形状是小口凸肚,放进骨灰后,不封罐口,盖上松毛,在罐的底下开一小孔,作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

罐罐山是普米人的习惯称呼,原意是埋骨灰罐的山,也即普米人的坟地。按普米人的习惯,同一氏族的骨灰罐都集中在一个坟山上。一般地说,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罐罐山,选择在陡峭的山坡上;这里的森木茂密,人迹罕至,周围的树林是受到保护的,树木长得好,意味着吉祥,子孙兴旺。

在罐罐山上,每家都有一块掩埋骨灰罐的坟地。骨灰罐是按辈份的次序排列埋入土中的;长辈在上,晚辈在下,男在左女在右。

按比奇村的风俗,骨灰装入骨灰罐以后,立即举行将骨灰罐送往坟山的仪式:男尸是由家门亲戚中的九个男子骑九匹马送,女尸则用七人骑七匹马送。骨灰罐要在颈部用红白布扎好,请人背上。送行时,由喇嘛念经,村邻每户送一块猪肉、一个鸡蛋、一团饭和一瓶酒,丧家也带着许多食品。在往坟山的途中,用树枝搭成九座门和一座房子,象征死者的住所,在行进过程中,韩规经常要念开路经。骨灰罐掩埋以后,再次由韩规念开路经。

有些地区普米人,收死者骨灰之后,并不立即将骨灰罐送往罐罐山,而是在密林深处找一无人之处存放,若干年以后再行二次葬才将骨灰罐送上罐罐山。

手工业与副业

由于普米族聚居地区的交通不便,所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手工业大都是对农副产品的加工,有纺织、皮革、酿酒、榨油等。普米人善于纺织,主要是解决本;族的穿衣,同时也向附近各民族出售一部分。原料主要是麻、绵羊毛、山羊毛和牦牛毛,有时也采集野生的植物纤维作原料。牦牛毛主要是从藏区输入,绵羊毛除自产外,也从彝区输入。麻的加工方法与内地土法差不多。毛的加工首先是将毛撒开,由纺轮搓成毛线,然后再放到织机上织布。

织机有原始腰机和水平织机两种,腰机较为简单,仅由绳索、机刀、分经棍、卷布轴等组成。水平架机较复杂,大多由木制成。织布方法虽然较为原始,但善于纺织的普米妇女心灵手巧,能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织出图案美丽,纹道精密的土布,令人佩服。他们常用的花纹图案有马头纹、铜壶纹、燕鹅纹、窗花、鱼纹、剪刀纹、波浪纹和竹节纹等。

皮革加工也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兽皮剥下后晒干,加工时先用温水浸泡,然后用刀子刮去肉丝,再将皮子柔软。兽皮可制皮包、皮口袋、皮绳子等,羊皮可制皮衣、皮褥子等。

普米铁匠的技术多从邻近的汉族学来,能利用废铁打制锄、砍刀、弯刀、斧头、短刀、三脚架等生产、生活用具,但不会冶炼。少数人能铸犁,先将胶泥做成犁模,用坩埚将敲碎的废铁熔化,注入范中待冷却即成。铁匠仍参加农业劳动,只在农闲时干铁工活。

普米族人人喜欢喝酒,因此,普米地区的酿酒户相当普遍,每年要用三分之一的粮食酿酒。酒有黄酒、白酒和甜酒。大麦、高粱、青稞、包谷等均可作黄酒,先将粮食煮熟,拌入酒药,让其发酵,然后移入罐中盖严,几天后便成黄酒,当地称为“苏里玛”。黄酒经过蒸煮后便成了白酒。大米、小米和玉米是作甜酒的原料,将其煮熟后,拌上甜酒药,发酵后装入罐中盖严,四、五天后即可饮用,甜酒是在节日招待客人时才作。

普米人食用动物油与植物油。植物油的原料有葵花子、油菜子和野生的青刺果,经过去皮、磨碎、蒸煮以后,放入木槽内压榨,便能流出油来。一斤菜子或瓜子,一般能出二两油。青刺果能出油二两左右,是一种上好的补品,也是普米地区的特产。

由于普米地区多山林,采集也是他们生活来源必要的补充;采集野萝卜、蕨菜、水芹、木耳、石花菜、蘑茹等作菜;木耳、蘑茹等也出售。挖掘药材、割野藤等,也是他们的一项副业收入。

畜牧和狩猎

普米族原来就是游牧民族,擅长饲养和放牧。因此,畜牧业现今虽然居于次要地位,但仍是极为发达的。

普米族家家都养猪,少者两三头,多者十几头、数十头。每户都要养一两头母猪,一年繁殖两窝小猪。猪的饲料以农产品和野菜为主,元根、洋芋、玉米、豆叶等,均是喂粗饲料,在野外放牧时,让其自己找食,架子猪秋后才以粮食饲料催肥。由于喂养的头数较多,饲料粮也多,据统计,一般家庭都将三分之一的粮食作饲料,其中主要用于养猪。

其次是养羊,每户养几只至数十只不等。母羊一年最多生两窝羔;让其自行繁殖。每逢节庆、祭祀、婚丧和贵客来临,他们都要杀羊。一只羊每年平均剪羊毛两次,得四两羊毛;羊毛是做毛毯的原料,羊皮是妇女制作披风的原料。

饲养的牛有黄牛和水牛,黄牛既供役使,也供食用;水牛仅供耕地,习惯上不吃水牛肉。一般家庭平均都养有三、四匹骡马,主要供骑用和驮运货物。普米地区的交通闭塞,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流困难,往往三、五人组成马帮,运出当地的土特产,换回米、盐和其它日用品。

他们养狗是为了守门,猎狗常帮助主人狩猎。他们特别爱护狗,禁止打狗,不吃狗肉,也不出售狗,因而普米地区的家狗和野狗都较多。户户养鸡,少者七、八只,多者数十只,鸡的品种好、体格较大、产蛋多。他们还有收集野蜂的习惯,几乎各家都在院旁屋后放置一、两个独木蜂桶,招引野蜂。野蜂家养,不费工,分别在五月、八月收取蜂蜜,每窝蜂每年平均可收取二、三十斤蜂蜜。

普米村寨大多依山,森林环抱,在深山密林处,有许多禽兽。每年春天,都有成群的燕鹅飞来栖居,生蛋孵崽以后飞走,山鸡、斑鸠也经常在村口出没,大的野兽有熊、野猪、豹子、狼、岩羊、马鹿、獐子、兔子等等,这些动物都是普米人猎取的对象。狩猎,每个季节都有捕捉的重点,如三月撵麂子,三、四月打野鸡,七、八月打獐子,八、九月猎熊,其它时间狩猎,遇到什么打什么。

他们狩猎常常是集体活动,虽然也有个人出猎的,但往往是利用零星的时间,收获不大,集体出猎是三、五人,并选出一个当头,由他指挥狩猎,捕获物平均分配,陌生人如遇到分配时,也有一份。每当猎到熊时,全村分配,每户一份。

相关推荐:

汉阳院【第二场】

道教之魏晋至隋唐教派 ——上清派

佛珠的颗数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查白歌节是一个什么样节日

闲话三国:刘备靠什么收服关羽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