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赶巴扎

发布时间:2016-10-14 栏目:专题 投稿:过时的彩虹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每逢集市,整个新疆,从水草丰盛的伊犁河谷,到瓜果飘香的和田绿洲,从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盆地,到帕米尔脚下的喀什古城……处处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天刚蒙蒙亮,大地就过早地醒来了。骑着毛驴的老人,赶着牛车的小伙,花枝招展的姑娘,欢蹦雀跃的娃娃,三三两两,匆匆忙忙,春潮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成千上万赶“巴扎”的人们,把丰收喜悦塞满所有的地摊、商亭、大棚……

中秋前后,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新疆黄金般美丽时节。绿洲主人,纷纷把自己收获的大量瓜果运到“巴扎”上出售,像早已在中外享有盛名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甜瓜、库尔勒的香梨、叶城的核桃、库车的脆杏、喀什的石榴……一筐筐,一篓篓,堆成山流成河,到处散发出一股股浓烈的香味。站在高坡向下望去,五颜六色,美妙绝伦!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绿的如翡翠,色泽是那样鲜亮,气氛是那样和谐……到“巴扎”走一走、看一看、尝—尝,不仅大饱了口福,也享受到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

喀什巴扎”,深受欢迎的还有那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像远近闻名的英吉莎小刀,它用料考究,刃口锋利,特别是骨制手柄的高档货,上面有雕有刻,有珠有贝,就连我们这些外地人见到,也是爱不释手。全靠手工一针一线绣制的花帽,精巧美观,图案大方。维吾尔人喜爱的“曲曼”、“托巴达本”,哈萨克人喜爱的“哈萨克多巴”,塔吉克人喜爱的“塔吉克托巴”以及妇女喜爱的艳丽夺目、妙趣盎然的种种小帽,如同争芳斗妍的山花—般,吸引着广大顾客。

专门出售传统民族乐器的“巴扎”应有尽有,热瓦甫、冬不拉、弹布尔、都塔尔、艾解克等不胜枚举,人们边奏边唱边选择着。“春到新疆,春到新疆美丽的春天来到我可爱的家乡。天山冰雪已经消融,茫茫草原披上绿色的新装……”

新疆是名副其实的“歌舞之乡”,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歌善舞,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可熟练地演奏几手。所以,自古以来,这些独特的乐器,就成了他们表达喜怒哀乐、反映丰富多彩农牧生活的“伙伴”了。

再看看,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百货布匹大棚前,叽叽喳喳,谈笑风生。头戴尼龙纱巾的少女,满脸皱纹的老妇,眉开眼笑的大嫂,有的在选购心爱的花裙,有的在挑选漂亮的袷袢,有的在试穿新到的皮靴……

时近中午,“巴扎”上的人们,该买的东西买了,要卖的货物卖了,于是,那些别有风味的小吃摊前,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红彤彤的炉火,热浪袭人,—只只满满当当的大锅,有的炖着羊肉,有的煮着杂碎,有的焖着黄灿灿的抓饭,有的烙着吱吱作响的水煎包,好像整个“巴扎”都被这种诱人的香味和欢快的情绪紧紧包围着。忙碌了大半晌的人们,尽情地吃着、喝着、说着、笑着……从那一张张红润的笑脸、那一双双明快的眼睛、那一只只装得鼓鼓的腰包和那一阵阵无忧无虑、爽朗开怀的歌声,你会感觉到他们对今天的珍惜、对明天的向往。

相关推荐:

藏传佛教袈裟知多少

国学大师叶曼的学佛历程

常吃这几种食材不但能造血 还能更年轻

满族八大姓氏分别是什么?

《混元圣纪》有什么内容?《混元圣纪》价值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