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人文景观乐都社火节目之——小唱

发布时间:2016-10-25 栏目:专题 投稿:笑点低的果汁

小唱》一词最早见于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卷八:“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由此可知,在宋代,“小唱”是社火节目之一,但其表演内容和形式则无以知晓。在乐都南山社火的报纸说词中也有“小唱”一词,如:“老年兄听,我家老大人出京以来,带着金锣皮鼓,秧歌小唱,今早打发我小报子前来报信,要到老年兄宝庄,闹一闹新春。”显然,这里的“秧歌小唱”泛指社火,或者说是对社火节目的总称。

乐都的《小唱》是在传统歌舞节目八大光棍》和《蜡花姐》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最初出自高庙东村的社火中,是由曾在音乐上师从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在舞蹈上师从著名舞蹈家吴小邦先生的乐都第一个音乐人茹元富先生,于1964年在传统节目八大光棍》、《蜡花姐》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歌舞节目。茹元富首先创作了《红红火火过大年》《湟水两岸好风光》这两首社火曲。其中《红红火火过大年》是在吸收传统小调《桃李到处香》的一些音调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节奏流动有力,曲调明快,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喜庆色彩;而《湟水两岸好风光》则是在吸收传统小调《数麻雀》的一些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创作的,旋律流畅,悠扬动听,又富有歌唱性、抒情性和浓郁的地方风味,给人以亲切入耳、韵味十足,唱来朗朗上口之感。这两首歌曲很适宜《小唱》中各种扇子舞步的表演。这两首歌曲的歌词由于受当时“大气候”的影响,几经更改,先后发表在《海东报》和《柳湾》杂志。其次,在传统歌舞节目八大光棍》、《蜡花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了演员阵容,由原来的只用男演员改为男女演员同时上阵,演员增加到五六十人(《八大光棍》中的演员只有16人,《蜡花姐》中的演员只有12人),男女演员均装扮成富有时代特征的青年,手执扇子,边歌边舞。配唱的除《红红火火过大年》、《湟水两岸好风光》这两首歌曲外,还有一些优秀传统社火曲,如《织手巾》、《绣荷苞》等,同是还配唱著名歌舞《花儿与少年》的主要歌曲。舞蹈动作既继承了《八大光棍》《蜡花姐》原有的“八字步”、“十字步”、“三倒步”、“小寸步”、“风摆柳”等传统舞步和“跑四角”、“双剪子花圆场”、“8字转场”、“穿花四门”等传统队形,又吸收了《花儿与少年》的部分舞蹈动作及队形变换形式,还增加了其他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舞蹈动作及队形变换形式,以表现新时代、新生活和新的精神风貌。在“坐场”表演时,阵容庞大,场面恢宏,化妆得体、服饰时鲜的《小唱》队手执扇子,边歌边舞,扇子扇法套路复杂,队形变化多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给人带来一种很好的审美情趣和享受。同时对乐队伴奏也进行了适当改革。原来的乐队只有二胡、板胡、笛子、口琴这几样乐器,茹元富首次将手风琴这种西洋乐器加进了社火民乐队中,以适当的和弦伴奏增强了民乐队的音响效果。

小唱》在高庙首次演出即大获成功,后来也一直是高庙社火中的门面节目,并和《亭子》、《高跷》一起被誉为高庙“三绝”。其后,高庙东村、西村均基本上由《小唱》代替了《八大光棍》、《蜡花姐》这两个传统节目,只是偶尔《小唱》和《八大光棍》同时演出。受高庙的影响,其他许多地方的《蜡花姐》也由《小唱》这种新型的社火节目所代替。

相关推荐:

农历腊月二十九:华严菩萨圣诞日

青海酥油花灯节 酥油花灯节的来源

苗族米花节

维吾尔族的丧葬风俗是怎样的?维吾尔族丧葬有什么讲究

你可能不知道 原来孙悟空是有兄弟姊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