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元宵节习俗:未婚男女物色对象 蛇年灯谜火

发布时间:2016-11-01 栏目:专题 投稿:开心的小懒虫

24日即是一年一度传统佳节元宵节。23日适逢周末,天气晴朗温暖,一些游客为了避开明日赏灯高峰,提前涌入南京夫子庙观灯。据南京警方预计,24日当天观灯人潮或突破55万人。朱晓颖摄

24日,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按照中国民间传统,元宵节人们习惯合家团聚、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除此之外,元宵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习俗,如走百病、照井等。今年,元宵节又增添了一些新民俗,如网上猜灯谜

传统习俗沿袭至今: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

元宵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又名“汤团”、“汤圆”。吃元宵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元宵叫“浮圆子”,亦称“汤圆子”、“汤团”。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元宵节必吃元宵,取其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也称灯节,灯是元宵节重要的民俗组成部分。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元宵灯节在清代时达到极致。古代农村则用耍龙灯来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与耍龙灯相伴的还有舞狮子、大秧歌、旱船和高跷,在现代城市,这些活动已经不太常见。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灯谜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鲜为人知的元宵习俗:走百病、照井

除了传统的吃元宵、赏明月、观花灯外,元宵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习俗和休闲方式。

在古代,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互相接触,自由地表达爱情的好机会。古时,年轻女孩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赏完灯后,情人们并不着急回家,而是结伴走白冰,或是在冰面上打滚,称之为走白冰(谐音走百病)与轱辘冰。民俗专家介绍,过去大家一边在冰上打滚,一边念一首歌谣——轱辘轱辘冰,浑身上下轻一轻;轱辘轱辘冰,不腰疼、不腿疼……是对新的一年身强体健的美好祝愿。

元宵节当天老东北还有个照井的习俗。据说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俯视井水,乞望花容月貌。在走百病、照井水后,回到家中,就可以煮汤圆,一家在一起团团圆圆了。

元宵节有些地方有送花灯以祝生子的习俗。当天娘家必须要送新婚女婿、女儿一对莲花灯,挂在床头上,以祈早生贵子。民间还有"走桥摸丁"的习俗,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正月十五晚上,妇女们要到各城门去"摸门钉",一次摸中者视为生子的吉兆。或者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来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2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竹荫里社区里的志愿者们陪同空巢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元宵,庆祝元宵佳节。图为百岁高龄的老人黄竞文展示自己包的元宵。中新社发韩苏原摄 蛇年元宵习俗网友热衷猜与蛇有关的灯谜

蛇年元宵节即将来临,与蛇年有关的灯谜在网上备受青睐。这些灯谜涵盖天干地支,结合民间传说和典故,变化多端,无论是谜面还是谜底,都有蛇有关。网友们绞尽脑汁,乐此不疲。

蛇年前后活力旺”作何解释?结合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这个灯谜迎刃而解,谜底即“龙马精神”。“一朝被蛇咬”打宋词一句?俗语后一句应接“十年怕井绳”,“翻译”成宋词就是“几年离索”。“鼠牛蛇兔”打一成语?联系十二生肖顺序,可以得出“隔三差五”的结论。

猜谜的过程中,网友们还整理出一套猜谜攻略。蛇年灯谜,首先要结合天干地支来看待蛇,蛇的别称是巳,2013年是癸巳年。由此可见,“蛇年到,蛇年到,作个揖,把拳抱”的谜底是“撰”。猜谜还需考虑蛇的形象,如“眼镜蛇”打一字,谜底是“巴”,谜底形神兼备,妙不可言。

一些爱好者在网上分析年灯谜的创作思路,基本创作方法有五种,除天干地支、生肖排列、象形手法、民间传说外,另一种思路是“今年、新年”,用时效性隐指蛇,即“巳”,如“新年添衣”的谜底是“祀”。网友猜谜的同时,不禁感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真是到了考验智慧的时刻!

相关推荐:

佛教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安徽桐城话水平二级考试有什么题目?安徽桐城话水平二级考试

近代服饰有什么设计?近代服饰之五

日军投降后朱德为何力主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第一个登陆并守卫台湾岛的中国将军,是此民族大英雄的警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