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处暑都有啥习俗?可吃荤食进补 沿海地区办开渔节

发布时间:2016-11-04 栏目:专题 投稿:繁荣的金毛

资料图: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意味着夏季的火热已经到头,凉爽的天气就要来。但是当日,北京依然是高温天气暑气暂时还难以消散。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节气特定的民俗并不多。此时在养生方面,天气转凉,人们会多吃一些荤食进补,补充夏天消耗的养分;在沿海地区则会举办开渔节。

所谓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农谚有云:“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资料图:“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图为荷叶上的水珠。泱波摄

中国古代仍旧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一候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二候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指开始秋收。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民间素有“出游迎秋”的习惯,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指的是暑气消散后,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淡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在饮食方面,据公开资料显示,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原因在于鸭肉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等。据说,在北京地区,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资料图:处暑出伏“昙花一现”艳惊四邻。中新网记者金硕摄

“其实,单就饮食来讲,处暑前后并没有讲求一定要吃什么代表性食品。”但王娟介绍,人们的确会在这个时节多吃一些肉食,“民间认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多吃一些荤食”。

此外,王娟还介绍,沿海地区会在处暑时节举办“开渔节”,“此时鱼虾贝类生长得比较成熟了,对于渔民们来说,正是渔业收获的时节。处暑期间就会举行十分隆重的开渔节,一般都是十分举行盛大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相关推荐:

马克—扬有什么表演?马克—扬的演出故事

麦来乱闽南语歌词拼音谐音

葡萄牙商务礼仪习俗

小窝头、豌豆黄和肉末烧饼宫廷小吃的典故

侗乡奇景禾晾有什么习俗?侗乡禾晾方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