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满族服饰

发布时间:2016-11-04 栏目:专题 投稿:曾经的机器猫

云南满族总人口为0.79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66%。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地州市。云南满族人口较少,但分布却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有满族

从1994年起,在昆明满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都聚在一起,欢度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颁金节。这一节日的来历是,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谙申”等混乱族名,统一命名为满族。改族名为满族,标志着一个新民族的倔起,从此,满族便将这一天视为自己的盛大节日。颁金即满语诞生之意。 云南满族最早是清朝初年来的。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到云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下令恢复汉族发式和服装,挑拨汉族与满族的关系,一时乱了半个中国,但是受到以康熙皇帝为首的清政府的坚决镇压。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病死。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贝子彰泰率满、汉两族官兵10万围攻昆明。平定叛乱后,据说“有八旗仆从不随师凯旋,潜匿滇境者”。此外,随满族官员来云南的许多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地。今天昆明的如安街一带曾是满族聚居的地段,有“旗人街”之说。

虽然云南红土地上的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习俗方面与东北黑土地聚居区相比有很大变化,但满族人上进心强,兢兢业业工作,谦虚礼貌待人等民族性格依然很浓,所以在云南不少战线上都有业绩突出的满族同胞。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关肃霜。关肃霜,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出身于湖北荆州贫苦满族艺术家庭,1949年巡回演出到昆明,便永远落脚于这片红土地上。她开创了关派京剧艺术,还把云南少数民族中的景颇姑娘黛诺,哈尼女英雄椰枝等民族优秀儿女的形象推上了京剧舞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

旗袍

满语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喜穿长衫、长袍、外套马褂,有“长袍马褂”之称。女旗袍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镶有不同颜色的花边,多至十几道花边,穿起来美观、匀称、婀娜多姿。随着社会的发展,男长袍渐弃,女旗袍也不断更新。女旗袍由原来的宽腰身直筒式向紧身合体的曲线、流线型款式发展。改革开放中兴起来的“旗袍热”,使旗袍不仅成为满族妇女的着装,而且深得汉族妇女及东南亚广大妇女的青睐。

旗袍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满族人称“旗人”,衣着称“旗装”,妇女之袍谓“旗袍”。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旗袍讲究色彩线条,做工精细,穿来婀娜多彩、摇曳生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突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旗鞋

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形似“花盆”的,称“花盆底”鞋;形似马蹄的,称“马蹄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一般鞋帮、鞋面都镶彩边或串珠图案。满族素有“女履旗男穿靴”的习俗。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靴子用缎、绸、布、革制成。民间满族男子喜穿“靰勒鞋”,此鞋多用兽皮缝制而成,内絮靰勒草,穿起来轻便暖和,适于冬季狩猎、跑冰时穿用。

满族鞋样式较多,旗式坤鞋就分数种。坤鞋有:平底鞋,前端着地处稍削,便于行走,鞋面为布、缎,彩绣花卉图案;马蹄底鞋,妇女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为之,前平后圆,上细下宽,因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而得名;花盆底鞋,妇女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为之,上敞下敛,成倒梯形似花盆。“马蹄鞋”、“花盆鞋”亦称旗鞋。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的改革,民国以后已不多见,但是男式“多脸鞋”及“千层底鞋”在民间还流行。多脸鞋,用布或缎子制成,以双道皮条缝于鞋脸之上,鞋尖突出于鞋底之外,侧面形似小船;千层底鞋,满族男女家居穿着,将布头或旧布裱成袼褙,多层合在一起,以麻线纳鞋底,因层多而得名。这种鞋不仅轻便自如,吸汗弹力强,还可以养治脚病,至今农村妇女休闲时仍做些鞋。

发式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满族妇女喜鲜花,并喜在头发上插金银、翠玉等制成的压发簪、珠花簪。自古以来满族妇女就重视发式头饰,并且从不缠足,故有“金头天足”之美誉。

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坎肩

亦称“马甲”、“背心”。马褂去袖,衣长及腰,两侧开禊,多在领、襟、衣摆外镶饰花边。女服镶缘于交襟处,对襟下端或在右腋下作如意头式,后镶滚多道边。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有棉有夹,或丝或布,还有皮的,各惟其时。清初,坎肩窄小,一般穿在里边,晚清尚宽博,多喜于袍、衫之外,男女皆着。有一种“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后来有的加上两袖,被称为“鹰膀”,更显英武。由于坎肩美观、轻便、保暖,至今经久不衰,老少皆宜。

坎肩满族妇女的时髦服饰,在当今也仍是妇女夏季喜穿的时装。

帽子

“顶戴花翎”是有清一代表示官秩的帽子。顶戴俗称“顶子”,顶子上多用各色宝石与素金组成镶嵌物,以示品位,并用孔誉翎、蓝翎等插在帽顶上与顶子相连,故称“顶戴花翎”。这种饰俗也是女真人佩石插翎古习的遗风。满族不分男女长幼,一年四季都有戴帽子的习惯。男子春夏戴礼帽、伞形草帽;秋冬季戴暖帽,毛皮毡帽。妇女平日则喜戴凉帽、平底帽,老年妇女冬季戴“耳包”、“脑包”等。满族有敬狗之俗,所以禁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

相关推荐:

鲊埠清真寺

西安昭陵组成部分是什么?西安昭陵建筑简介

《程敬思解宝》

天要亡秦:秦始皇死前所发生的几件“灵异”怪事

康熙的假节俭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