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大理本主节有什么活动?大理本主节的举办日期

发布时间:2016-12-25 栏目:专题 投稿:着急的缘分

提起大理,你会想起什么?是《天龙八部》里神仙姐姐和段誉那神仙眷侣般的爱情,还是苍山洱海蝴蝶泉的美丽传说?是五朵金花甜美的笑容曼妙的身姿,还是三道茶、砂锅鱼美味的诱惑?

然而,除了这些,大理有着各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艺术节日,足以让你驻足而观,流连忘返……

本主节人神共乐

本主”,白语称“巫增”“倒博”或“劳公”“劳太”,意为“本身的主宰”“大尊者”或“祖公”“祖太”,通译为“本境福主”,是每个村社所供奉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是一种白族独有的宗教信仰,它源于原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但因其崇拜对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点而深深扎根于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各村本主的身份不一,有南诏大理国的帝王将相、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忠臣孝子、民族英雄或在某些方面有功于人的平民百姓,以及源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的动物、山石等。一旦被尊为本主,便有着相当于帝王的称号,如“护国景帝”“爱民皇帝”“洱河灵帝”“柏洁圣妃阿梨帝母”等等,足见其地位之高。在白族地区,村村都有本主庙,供奉着各自崇信的本主木雕神像以及本主的后妃子女、六畜大王、子孙娘娘等配神。本主崇拜虽然没有系统的教义教规,但已形成全民族统一的信仰和系列的祭祀活动本主节就是其中最盛大的节日

本主节举办日期因各村本主不同的身份和生辰而不同,一般以岁首或本主生日为节期,多选定于春节期间或每年二、六、七、八月农事间隙期间。本主节又称为本主会,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迎神社火,会期三至五天不等。包括迎神、祭神、颂神、娱神等活动内容。主要程序有“起驾、出巡”、安置到“行宫”集中祭祀、社戏歌舞娱神等,最后送回本主庙。首先“起驾、出巡”系将本主及其配神从本主庙里接出,安置在特制的神轿或彩车中,在长龙般的仪仗队伍,包括唢呐鼓乐,化妆座骑、持香老人、霸王鞭舞队的护送下巡游进村,所过之处家家摆香设供,鸣放鞭炮以示欢迎。然后将本主及随从诸神安置在村中广场事先搭好的“行宫”彩棚内。之后的连续两三天内,这里便成了村民纷纷前来烧香秉烛,唱念诵辞,祈神赐福的活动中心。同时合村人等在此耍狮耍龙、演奏音乐、唱歌跳舞,有的还在“行宫”前搭建戏台,演出地方戏剧,娱神娱人,人神共乐。有的地方几个村子共奉一位本主,便按此程序迎送到各村轮流祭祀数日,最后,才送回本主庙中供奉。

每个本主都有其传说故事。故事中的本主都像人一样有着家庭、婚恋以及各自的经历和嗜好。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既有着神的超人智慧和力量,也有着人的亲和与喜怒哀乐。白族人对本主崇拜祭祀也并非祈求来生来世的福祉,而在于今生今世的幸福和吉祥。相信本主能够保佑人们逢凶化吉,实现美好的愿望。以至于在祭祀本主活动中,各地都流行着诸多幽默风趣的特别习俗。当地本主会期还要举行一项“本主踩田”活动,即将本主用轿子抬到田边,然后用彩绸拴住本主木雕的身腰,满田满坝拖行,以此来祝愿五谷丰登。白族本主会既是隆重的祭祀活动,也是欢乐的民族节日

红山本主庙会洱海盛事

在数不清的白族本主节会中,红山本主会以在海上迎送本主而独具特色,并以其地处洱海上游而影响面极广。

红山本主庙位于洱源县双廊镇的红山垭口,濒临洱海。所供奉的本主为唐天宝年间曾经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和李宓的南诏军事将领王盛、王乐和王乐宽祖孙三代。被供奉为本主后号称“赤男灵昭威光景帝”。

每年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三天,为传统的红山本主庙会。来自大理城郊、喜洲、周城、挖色以及洱源县的江尾、邓川等地的白族群众都要来此祭拜。传说这里的大本主能够变成一条绿蛇,蛇头上有个“王”字,经常显灵保护群众,消灾免难,尤其保护洱海船只航行平安。

红山本主活动实为一年两次。农历正月初四为本主诞辰。是日,天刚亮时,从双廊镇大建旁村驶出两只大船来红山接本主。船载本主雕像先到萝时曲的秋曲甸,先让本主“赏花”、“阅兵”,然后再驶向双廊北海滨。在龙灯、狮灯、霸王鞭舞队和唢呐锣鼓声中接本主上岸。仪仗十分庄严,前面的人举着“回避”、“肃静”的黄牌,相继有黄罗大伞、金瓜刀矛兵器和五色旌旗簇拥着本主的銮驾。在礼炮和地雷声中按祖后孙前的规矩,由大建旁、岛依旁两村拉接小本主在前开路,康海和天生营村拉接大本主在后徐徐进入双廊街。本主所到之处,各家各户摆满香案、供桌,鼓乐鞭炮齐鸣。

本主接进村里在彩棚安置之后,村民们便整日整夜面对本主唱曲对歌,演出乡土戏剧,歌舞娱神,尽情欢乐。现已演变成集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

“耍海会”“绕海会”“海灯会”“海子”笙歌

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遍布着许多美丽的高原湖泊,当地人都称其为“海子”。生活在这些湖泊周围的白族人民形成了许多与“海”有关的民族传统节日

“耍海会”流行于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长达一个月。规模最大的是八月初八日才村的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一说是为了打捞斩蟒除害的英雄段赤诚的尸体,另一说是为了纪念投海殉节的邓赕诏主夫人柏洁圣妃。次日,周围许多村庄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域,酒肴笙歌,扬帆竞渡。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迨万人。清代师范《滇系》记载:“七月二十三日,西洱河滨有赛龙神之会。至日,则百里之中,大小游艇咸集,祷于洱海神祠。灯烛星列,椒兰雾横……即人无贵贱贫富,老幼男女都出游。”

“绕海会”流行于剑川县剑湖之滨的白族乡村,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剑川坝子里的白族青年男女,天一亮就起身背上干粮、香袋,沿着湖边的村庄游览,逢庙烧香磕头,环绕剑湖一周。传说,这是为了悼念大理国与元朝交战时阵亡的十八员大将。这些大将战死后被元兵丢入湖中。后来被群众打捞上岸埋葬,并将他们一一奉为各村的本主,雕刻神像,立庙供奉。相传,六月十五日就是这些大将战死的忌日,人们绕海一周到各村本主庙里朝拜的便是这些阵亡将士。

“海灯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在洱源县茈碧湖边举行。是日原为茈碧湖河头本主龙王段老三的庙会,来自洱源、剑川、大理、漾濞等地的白族群众云集茈碧湖河头龙王庙,焚香祭祀之后便在庙外的树林中唱曲对歌,居住在山区的彝族同胞也赶来打歌跳乐,热闹异常。夜晚,沿湖的村民纷纷把渔船划到本主庙前,船上满载着事先用彩纸糊制的海灯,在鞭炮声中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挥龙王旗,并亲手点燃第一盏龙王灯放入湖中,各条船上的海灯相继点燃下水,千万盏海灯随波在湖心漂荡。整个茈碧湖万灯齐明,好似满天星斗落在湖中,景色极为壮观。

姑娘节文化奇葩

姑娘节,是白族妇女的一种纪念性的歌舞节日。主要内容为叙述旧时代白族妇女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寄托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流行于剑川县的羊岑、甸南一带,节期为农历正月十五日。

姑娘节的活动以载歌载舞演唱一部反映青姑娘身世的白族民间长诗的形式来进行。内容讲述了青姑娘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后被父母包办嫁为人妇,受尽了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在一个月夜自吊秋千架上,被伙伴解救,返家仍遭毒打,终因不堪折磨,跳进海尾河自尽的悲惨故事。传说青姑娘于正月十五跳海,于是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了“青姑娘节”。届时,全村的姑娘们要聚在一起,选出本村最美丽、最聪明、人品最好、歌嗓最亮的一位扮演青姑娘

太阳落山时,全村女子簇拥着“青姑娘”从河边进入村中,一路手牵着手,踩着节拍边唱边舞,过街串巷,直到村中广场。然后围绕“青姑娘”吟唱整首长诗,诉说其痛苦遭遇以示悼念,直至月落西山方才散去。

“青姑娘”长诗的词曲哀婉凄凉,分为“悼歌”“恋歌”“苦歌”“哀歌”“幻歌”等五大部分。从“悼歌”呼唤青姑娘“青姑娘子阿姐姐,今天姊妹来团聚……”开始,到“幻歌”中的“香樟树,树香樟,海尾河边树苍苍……”句句扣人心弦,荡气回肠。该长诗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白族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借助于“青姑娘节”的传统习俗而流传民间,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绕三灵歌舞游春

绕三灵”是大理洱海西部白族乡村的一种游春歌舞节会,它既包含着对神灵的朝拜,又充满着以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纵情歌舞,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俗活动。白语称为“拐上哪”,“拐”是游逛的意思,“上哪”为古白语表述情爱活动场所的专有名词,现代语言中没有准确的对应词汇,故有人将之汉译为“绕山林”或“绕桑林”,其实该活动与山林、桑林都没有直接关系,而从其游逛活动必经的“佛都”、“神都”、“仙都”三大寺庙,译作“绕三灵”较为符合此项活动的实际。

绕三灵”会期为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三天。届时,各村庄的成年男女包括中老年人身着节日盛装,不少人甚至浓妆艳抹,自发地以村社为单位组成歌舞队列,集众达数千人次,先后汇聚到大理古城南门的城隍庙,从这里出发载歌载舞巡游三日。第一天经“佛都”崇圣寺三塔,沿苍山脚向北“绕”到五台峰下喜洲庆洞庄的圣源寺。圣源寺以供奉“中央本主”南诏清平官段宗榜而有“神都”之称。这里成为“绕三灵”的中心活动地点。人们先在此烧香磕头,唱诵经文,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然后到野外跳起霸王鞭、八角鼓舞、唱曲对歌,尽兴狂欢,通宵达旦。第二天又继续载歌载舞经喜洲各村庄“绕”到洱海边河矣城村号称“仙都”的金圭寺。第三天再沿洱海边来到大理城东的马久邑村,在此地的本主歌舞、祈祷后尽欢而散。

绕三灵活动的特点,除了向本主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内容之外,主要在于其歌舞活动所表现的男女情爱无所顾忌,放达不拘。每个歌舞队列领头者均为男女巫二人,他们以一手共执一株齐人高的树枝,另一手分别挥舞牦牛尾和花手巾,边舞边唱,引领着队伍缓缓前行。树枝上挂着红绸系着葫芦,据说葫芦象征母腹,红绸象征阴血。他们口唱的调子称“活恩枯”直译为“花柳曲”,一唱一和,类似相声的逗和哏,皆以男女艳情和生育为内容,幽默风趣。其后的歌舞队列,唱的也都是充满艳情的调子,跳的是霸王鞭和八角鼓舞,舞姿多有男女背靠背、心合心、脚勾脚等形式,无拘无束地表达着炽热的情感。

对“绕三灵活动的形式,史料多有所载。明代一些野史称“此俗一传数千年”,并记有当时人们赞美绕三灵白族民歌曰:“唱尽人间欢乐歌,男女老少共享乐,三都盛会古人定,情合意也合。”清代杨琼的《滇中琐记》也载:“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泛,男妇坌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相传起于南诏。”现代学者多数认为“绕三灵”既是祈求风调雨顺的农事节日,也是古代男女追求性爱自由的遗风。至今活动内容虽有增减,较之古代更讲文明而大体形式依然如故,充分显示着白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

相关推荐:

腊八粥的由来与传说

国庆节是从哪一年开始有的?_万年历

五种春分养生茶,养生保健不在话下

扬州的风情民俗是怎样的?扬州的风情民俗简介

南宋拥有岳飞等名将,但在10多年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完成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