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记忆中的山寨火把节有什么形式?

发布时间:2016-12-25 栏目:专题 投稿:专注的蜗牛

随着火把节的一天天临近,我的记忆又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乡火把节,把我的魂牵回到阿紧鲁山腰彝寨那热烈端庄、激情奔放的火把节之日之夜。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彝语为“翘农曲”。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的那一两顿全村男女老少在一起聚的餐,简直就比现在宾馆饭店餐桌上的山珍海味还要好吃,山寨火把节节日气氛浓郁热烈。

火把节前三四个月,生产队选择一头年老退了劳役的大牯子牛,用青草、盐巴、苞谷糊嘟,隔离牛群关养起来,进行催膘。用大尺锅把几担高粱米煮了,掺拌酒药后放入几个大土罐酿封起来。从此,这头菜牛成了社员们早晚闲聊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和小伙伴们也天天掰着小指头数日子,巴望着节日早日到来。等不及了,就去问妈妈,火把节哪时到来?妈妈说:等到地里的苞谷戴红帽背“小娃娃”,火把节就到了。

记得火把节之前,人们纷纷到勐果河边的席草塘,割了席草香背回来,十来棵扎在一块,一把一把地吊在屋檐下晾干,准备到火把节让孩童们点燃着去参加火把节之夜的娱乐活动。

彝家人很尊重和关心为自己劳作的牛、马、骡、毛驴,以及供自己食用和卖成钱的羊群,过节前要割三天的青草——节日牲畜草,为牲口准备好了丰富的草料;节日期间,牲口只是早晚放出去到村子周围的林子吃一会露水草、遛风草,遛一下风而已。

六月二十四一大早,彝家山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和巷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青壮年男人们把牲畜宰杀好,拿到指定的人家去煮;妇女们烤酒煮饭打豆腐,洗刷锅碗瓢盆。傍晚,人们抬的抬、背的背、挑的挑,把肉、酒、饭等食物送到村中的场坝上,用大海簸(打谷子的竹具)装饭,用大尺锅装肉,用大土罐装酒,全村200多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围成一圈一圈,席地而坐,吃合心饭,吃团圆饭。

巍峨的阿紧鲁山是青年男女幽会对山歌唱调子谈情说爱的好地方。火把节之日,四方八邻的彝族男女青年满怀激情地从各个村寨赶来,欢聚在阿紧鲁山麓,在树荫下摆出高粱焖锅酒、糯米水酒、瓜子糖果,吹响木叶弹奏响篾,唱山歌对调子,一直到唱累了逗够了,才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家的路途,去赶火把节之夜娱乐活动。

夜幕降临,小孩子迫不急待地点燃席草香举着,大人们点燃火把走出家门,汇集到场坝上,篝火已经点燃。举行老鹰小鸡、搭人塔、老虎抱蛋、抢媳妇、扎熊等娱乐活动,有的山寨还有扎野马、扎水牛、扎哑巴的精彩表演。

“大莫噢呵呵!大莫噢呵呵!”欢声笑语、喊声震天,使寂静的山寨沸腾起来,真是天上星星亮晶晶,地上火把红彤彤。活动有游戏“大莫大若赞”,又叫“大莫羊若由”,彝语“大莫”,汉语老鹰彝语“羊若”,汉语小鸡,“大莫羊若由”即老鹰小鸡人们手拉着手排成长龙,一头的第一个人扮作“老鹰”,另一头的第一个人扮作“母鸡”,“母鸡”下来连接着“小鸡”,围成圈圈跑,“老鹰”追赶“小鸡”,“母鸡”护着“小鸡”,“老鹰”抓到“小鸡”后,互相交换,继续游戏。有一种游戏彝语叫“摞独”,汉语为踢虎之意。由一人扮作“母虎”,手脚着地,身子下放着的三个石子扮作“虎崽”,大伙围在“母虎”的四周,寻找机会快速去抓“虎崽”,而“母虎”要灵活机动地护着“虎崽”,不能让人们拿走石子“虎崽”。在抓“虎崽”的过程中被“母虎”踢着的这个人,就去换“母虎”身下的三个石子。要是身子下的三个石子被抓去了,一个人也踢不着,算是输了,就要拿“母虎”来舂功。

“舂功”就是把两个输了的人放倒在地,四仰翻翘四脚四手地被拉起来,屁股对屁股地舂,直到两人的屁股被舂疼了,噢噢大叫,方才停止。有一种游戏叫“阿莫气充唐”,汉语为“抢新媳妇”。从姑娘群中选择一个姑娘作为“新媳妇”,把她藏在场坝的一个角落里,姑娘们在外面严格地守护着,严防小伙子把她搜出来抢了去。小伙子们喊着:“你们格有新媳妇?”姑娘们回答:“没有!”“格可以看一看你们的新媳妇?”“不可以!”这样反复问答了好几遍,小伙子们忍耐不住了,开始动真格了,我拉你扯,双方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小伙子们终于把“新媳妇”抢了出来,小伙子赢了。

“勒勒甲甲”彝语译为汉语为搭人塔,由中青年男人中挑选出结实、健壮的站在下面,十多个人手搭手,围成圆圈,再选择轻巧灵活的十多个小伙子爬上去站在上面手搭手围成一圈,然后,站在下面的人移动脚步转圈,转到下边的人累了,上边的人站不住了,有人松手跳下来跌下来为止。

最后一个游戏是“也耄得”,彝语译为汉语为扎熊舞,用羊皮缝制成兽脸面具,用石灰把眼圈涂白,用染料把嘴巴染红,画成狰狞的面目。几个小伙子来到树林里,把面具套上,掰来树枝捆绑在身上,头顶插上两支已经点燃的席草香,手持树枝,跳跃着跑入场坝中央,表演各式各样的动作,用树枝抽打场坝里面娱乐玩耍的人们,随着“人熊”的闪亮登场,火把节联欢活动接近尾声。

彝家举起火把祈求“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狂欢至天亮,依然与彝族对“火”的崇拜密切相连。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山寨火把节,现在我能做的,是让记忆山寨火把节住进我的文字里,世代珍藏——我永远依恋着故乡的那个火红火红的夜晚。

相关推荐:

油画教育莫成为“单亲教育”

灵泉寺:石塔石碑石桥承载千年佛法

论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

清代马甲特点和样式是什么?清代马甲简介

阴差阳错,一个粗丫头竟然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