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如何发展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6-12-25 栏目:专题 投稿:俏皮的棉花糖

日坛小学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大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实施课程改革,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学科嘉年华课程实践。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学科实践,吸引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地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成为了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个家长电话引发的教育思考

2014年10月下旬的一天,魏小娟校长接到了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万圣节快到了,孩子在幼儿园就过过万圣节,学校搞不搞活动呢?

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个电话,却引起了魏小娟的深思:西方的节日,受到了中国孩子和家长的追捧;但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中国孩子又有多少了解呢?为此,日坛小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不清楚,对于节日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这引起了学校的忧虑:既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么学生连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都不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都不热爱,何谈热爱自己的国家?学校何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日坛小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学校课程中引入、突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教师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于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成为了日坛小学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渗透“中国情结”的校本课程

课程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日坛小学打破年级界限,实施国家、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的重组,创编学校“荷文化”下的节日系列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零散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开发和利用。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中国情结”校本文化课程体系,主要涉及的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课程门类包括诗词类、体育活动类、歌曲类、文化类、绘画制作类。通过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中国传统文化,从中领会到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此外,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一是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元素,找到实施节日文化教育的着眼点。

活动课程的载体。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日坛小学都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庆祝活动或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组织形式不拘一格,规模大小灵活。

学校将春节、中秋节所包含的重亲情、重家庭的美德,端午节所蕴含的重国家、重社会的责任感,重阳节所提倡的敬长辈的传统,清明节所蕴含的缅先人、感恩思源的情怀,作为对学生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构建中国传统节日教育途径,找到实施节日文化教育的落脚点。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微课,是日坛小学师生们的创造。学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组织师生录制五大节日的主题系列微课,内容是节日的由来及主要习俗等。微课记录了教师学生讲授课程内容,并与学习单、学生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一个个微课就是一本传统节日的课本,利用信息技术把有新意又有传统味道的节日微课信息传播开来。翻转课堂使教师的角色从舞台上的圣人,变为了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学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有着极大的兴趣,参与率高,效果好。

三是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形式,找到实施节日文化教育的归宿点。

学校组织学生设计节日文化吉祥物——“节娃”乐乐。现在,“节娃”乐乐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之中,成为节日活动的好伙伴。

另外,学校还出台了一套五册的“节娃伴我度中国节”的创意实践手册,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

学校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分年级举行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体育节、讲节日故事、清明节赛诗会、诗配画比赛、写春联比赛、节日优秀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竞赛、闹元宵猜灯谜竞赛。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从一次次竞赛活动,将民族感情融入到心灵,越来越喜欢祖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写春联、送春联,端午节讲屈原、包粽子,重阳尊老敬老……抖空竹、翻花绳、推铁环、跳房子、剪窗花、踢毽子……在日坛小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传统游戏,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日坛小学建校于1962年,其前身是芳草地小学分校,历经50多年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一校两址的城市示范学校,现有教职工70人,学生1000名。

多年来,日坛小学以“荷文化”为引领,秉承“小荷绽放,一任天真”的办学理念,经过不断拼搏努力,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校、朝阳区小学示范校等诸多荣誉,信息化、艺术、科技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是广大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一所好学校

日坛小学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有机结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

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诵读古典诗文,学生们积累了大量的精美诗词,数量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通过了解文化名人的生平及故事,礼孝忠诚的传统价值观念悄然改变着学生们的言行;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每名学生都掌握了至少一项传统技艺。

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学校成立了剪纸、纸鸢、民谣、空竹、民俗小吃等多个民族传统习俗社团,通过社团实践活动,挖掘和培养400余名民俗传承小使者,占学生总人数的四成多。弹奏古典乐,舞动响板操,编制中国结……寓教于乐的民族艺术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剪拼捏画,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变革了学生学习方式——为深入开展节日文化教育学校构建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教师们结合主题,设计指导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为内涵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节日文化进行再研究,各年级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例如,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文化习俗的研究》《节日诗词赏析研究》等,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学习、体验、研究活动教师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传统戏曲到风筝制作,从刺绣工艺到编织艺术;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红楼梦》,从孔子到毛泽东……教师们触摸到了民族的血脉灵魂,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教师们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运用到了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协助学生组建研究小组,引导制定活动方案,指导开展探究实践,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意识越来越浓。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的每个节日微课均在中宣部“时事报告”微信公众号中播放;魏小娟校长在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作节日文化建设报告,并展示了多节校本节日课程学校节日文化微课程在朝阳区数字教育现场会上进行展示;“过中国节·育民族情”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荣获“2015第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提名奖”。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体现了日坛小学“小荷绽放,一任天真”的办学理念。

相关推荐:

如何区分生宣和熟宣

灌阳话五级考试试题

撒拉族泥笛

瑶族祭祀舞的起源是什么?瑶族祭祀舞的简介

西路军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同胞们知道真相后该默哀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