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藏历新年的时代气息

发布时间:2016-12-29 栏目:专题 投稿:淡定的大侠

藏历年的习俗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它随时随地吸收各类文化的优秀成分 作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民俗,最易受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民俗习惯。随着时间的漂移,民俗空间出现沉淀与时代的碰撞,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无可阻挡。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藏历年味作为藏族文化谱系的重要链条,网罗着藏族文化结构的诸多符号。这些承载着高原人生活内涵的符号,在变迁中传承着古老的沉淀,更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追赶着时代的步伐。

不变朝佛心

3月2日是藏历大年初一。一大早,成千上万的藏族信众身着盛装,涌向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等宗教场所,迎接藏历木马新年第一天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在八廓街,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通嘎村村民米玛,沿着道路中间的石板路,虔诚地磕着长头。与其他磕长头的人不同,米玛身上穿着一件白色蛇皮袋做的简易夹克。

“以前磕长头弄得衣服又脏又破,去年萨嘎达瓦节时看到有人这样穿,我就照搬了。这样会干净些,也不影响对佛祖的尊敬。”米玛说,和过去不一样,现在她磕完长头回家就换上新衣服。

和米玛一样,拉萨市夺底乡加荣村的丹增在朝佛这件事上,也是更看重一份虔诚的心,而不是纠结于一些繁缛细节。从2日凌晨开始排队,经过近4个小时终于进入大昭寺佛殿的丹增,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

朝佛在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通常,朝佛者右手转动转经筒,左手数念珠,口中不停念诵六字真言,沿顺时针方向围绕寺庙转,祈求幸福安康。在寺庙佛殿内,根据自己所求向佛像供奉哈达、钱币等,还会用额头贴住被认为有灵光的法具等。

“以前会觉得拍摄佛殿里的法器和仪式对佛不尊敬,现在会觉得那些想法不过是些形式罢了,拍照不会影响我对佛的虔诚。拍完照我可以发微信,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信仰。”说话间,丹增发出一条关于佛殿照片的微信

供桌上的变化

拉萨朗赛花园小区的六旬老人群桑说,这几年供品的种类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以前供桌上就摆“切玛”、“卡赛”、“德卡”、奶渣、砖茶、青稞苗等,现在芒果、橙子、大枣、葡萄、香蕉、红酒等都上了供桌。

藏历十二月三十的“郎嘎”当天,摆供品是藏族人家迎接新年的重要风俗。“切玛”也叫五谷丰收斗,雕花油漆的木斗里面盛着青稞粒和糌粑粉,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青稞穗和酥油花,祈求风调雨顺。“德卡”是一种用面做的长条形油炸食品,通过横竖搭配排列成小山状,放在“切玛”的旁边。

现在人们喜欢的东西多了,觉得好的东西就会摆上供桌。”群桑说,这几年拉萨市场的货品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希望增加供品表达内心的敬仰与奉献。

他说,过去没什么吃的,年前乡下亲戚送的奶渣等都是非常珍稀的供品,小孩子看着不能吃。但现在超市里几乎什么都能买到,摆得特别多,多的小孩子都不愿意吃了。

“几十年来,西藏每年都在变,我家的供桌也一直在变。我感觉自己摆供品就像是在把西藏的变化摆出来。”他说。

年俗简单而丰富

家住拉萨拉鲁社区的达瓦玉珍,去年从中央民族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她说,和小时候相比,藏历年的年俗没那么多繁琐规矩了,但也更加丰富了。

“小时候很讲究藏历三十晚上守年,必须等到12点之后才去睡觉,但现在想睡就睡了。以前会很兴奋地看完藏历新年晚会,但现在大家会玩牌打游戏,因为第二天除了看重播,还可以网上看,很方便。”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藏历新年晚会,像春晚一样,成为藏历年的文化大餐。不过以前的晚会节目更多是艺术家的表演,而这两年有很多农牧民特色的节目。”

“小时候讲究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但现在平时就穿新的,过年就无所谓一定要穿新的了。”

“传统上,作为供品的德卡是不能吃的,过完年要么扔掉,要么送给寺院喂狗。不过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塑料泡沫做的德卡,可能是减少麻烦吧。”

说话间,达瓦玉珍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展示其中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依次摆着十七种物品,有辣椒、毛线、黑炭、果核、盐巴、太阳等。她说,这十七种物品是藏历二十九吃的“古突”里包的传统占卜法具,用来测试来年的运气。

古突是一种由青稞、人参果、萝卜丝等做成的面疙瘩,相当于藏历除夕的饺子。其中大的面疙瘩里包有羊毛、黑炭、毛线、盐巴等,用来占卜来年运气。“古”是藏语“九”的意思,“突”是指“面疙瘩”。

“今年古突夜,我吃到的是月亮,特别开心,说明我的心像月亮一样明亮,就像我的名字一样。”

在藏语中,“达娃”的意思为“月亮”。不过,达瓦玉珍也说,现在人们的想法特别活跃,不想千篇一律,为了开心,除了传统的占卜法具,人们加了不少新的法具。她家今年就包了一个有泡泡糖的古突,表示没主见的人。

不过这一习俗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慢慢都不包木炭、羊毛什么的了,不卫生,而是写在纸条上,吃‘古突’前大家一起抽签”,拉萨市当雄县曲登一村村民俊巴说,“吃古突的神秘意味淡化了,不管谁吃到什么,都会给家人带来欢笑。”

“微接力”倡导不放鞭炮

3月2日是藏历正月初一,拉萨正式迎来藏历木马年新年。1日晚上,圣城拉萨的星空静谧动人,八廓街上转经的信众人来人往。到了2日零点,刹那间,拉萨上空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但是比往年明显少了很多。

家住宗角新村的德吉家没有燃放鞭炮,而且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古突夜”驱鬼仪式时,她家也没有放鞭炮。驱鬼是藏历年的重要内容,鞭炮被认为是驱鬼的重要法具。

“看着内地遭受严重的雾霾,更觉得拉萨清新空气的珍贵,因为鞭炮会产生大量的pm2.5,所以我们要努力减少鞭炮拉萨空气的污染。”德吉说,居委会倡议不放鞭炮藏历初一零点,她所在的社区只有2户人家放了鞭炮。和德吉一样,家住拉萨夺底路加荣村的拉姆家今年也没有放鞭炮,她的邻居只有一家放了鞭炮

拉姆说,今年藏历新年没有燃放鞭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条微信上流传的信息。

“为了现在、为了将来,大伙儿一起努力吧。接力传遍西藏,改尾数转起。”藏历新年前,一则这样的环保接力信息在藏族朋友圈内疯转。据不完全统计,微信上已经有上千人转载了该条信息。记者还发现,一位微博用户的转起数字为55711。

这样的微信微博接力,让今年藏历拉萨市区的鞭炮声没有像往年那么响。截至2013年,西藏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9.3%,基本实现人手一部电话。微信、微博等在西藏拥有较高的普及率,微信微博圈里随处可见藏文书写的内容,不少寺庙喇嘛也喜欢玩智能手机。

环保接力信息产生了作用。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局负责人多吉2日告诉记者,藏历初一凌晨鞭炮纸屑和往年相比,下降了约20%。

专家学者眼中的变迁

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专家次旦扎西表示,藏族对神山圣湖有一种原始的崇拜,这种淳朴的观念其实就是一种生态哲学,深深地渗入了西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会以一种淳朴的观念保护环境,微信、微博响应号召不放鞭炮就是一种体现。

西藏大学文化研究学者益西丹增表示,藏历年的风俗习惯始终记录着社会的状况,刻录着民众的生活,反映着时代的要求。藏历年活动对新事物和新元素的接纳,并没有削弱藏历年的传统,而是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

他举例说,过去年前十几天就开始准备,家里自己酿青稞酒、炸卡赛、做糕点,现在流行到街上买。除了人们收入增加了,更主要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没时间做。

“尽管一些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代表的意义却没有改变。”益西丹增补充说,年俗变化缘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了,谁也阻挡不了旧民俗的自然消亡,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民俗习惯,藏语微信、微博拜年就是例证。

走在拉萨街头,可以看见不少住户的门庭上张贴着藏文书写的春联,时而能见到穿西服、打领带的藏族帅小伙,还有爱美的藏族姑娘穿着短裙。对此,藏学研究学者林继富说,这些新鲜事物和文化现象进入藏历新年,说明藏历年的习俗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它随时随地吸收各类文化的优秀成分,使藏历年的民俗活动永远站在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最前沿,是藏族文化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相关推荐:

与古尔邦节有关的文物: 泉州伊斯兰圣墓

文化详解: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

元旦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元旦的庆祝方式又是什么

回族历史 回族古老神话是什么

周恩来的审时度势与通权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