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巴里坤汉族春季节日

发布时间:2016-12-31 栏目:专题 投稿:健忘的超短裙

闹元宵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从唐以来,元宵节的夜里就兴时张彩灯观彩灯,节日活动主要是在夜里进行的,所以叫作元宵。元宵观灯的习惯,据说早在战国时候就兴起了,那时主要是祭祀太阳神,即所谓的东君祭祀。一般研究认为,在新年伊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祈求太阳东君也如皎月一般明亮美丽,光焰万丈,继续光照世界,温暖人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平衡,才是美满如意。所以,一如人间的男女之欢悦,在一年开头的阴盈之夜举行节庆,来祝福太阳阳刚如旧,是合乎古代宗教习俗中以人伦揆天理的思维模式的。而元宵正式作为一个节日则是汉代吕后纂权之后的事。据说是周勃、陈平在粉碎诸吕之后,为了庆贺这一伟大胜利,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都来一次庆典,才逐渐形成一个节日

而镇西故地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却与上述大相径庭。说是关公关云长故乡蒲州的百姓不知何故犯了十恶不赦之罪,玉皇大帝下令要以天火烧毁整个蒲州。作为携天带地的玉皇的关公关云长,为解救故乡百姓不惧犯天条而殉私情,秘密中提示乡亲们在玉帝行刑的这天夜里家家点起花灯,笼起旺火,以蒙蔽玉帝的监视。这一种说法虽然在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并不曾见到,但是传说中的新版本。

俗语说,正月十五挂花灯。这一天必须是门首彩灯高挂,装点得通街红灯闪烁,五彩缤纷。年初七的“人七日”过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花灯。因为这花灯是要挂在院门街面上供邻里和行人欣赏的;每家每户在元宵夜里都有携家人上街观赏花灯的习俗,所以花灯的制作就特别讲究,并不吝惜在这上头花钱卖力的。而镇西城小,全城熟人多多,这观赏花灯实际上就是评灯赛灯。据说那时的花灯品种繁多,样式新颖别致。也许是镇西兴养马又出名马,马也就成为花灯样式的主角,各种各式的马灯占有极大的比例。其中有不少是可以在点燃后自动旋转的走马灯。在评比中优秀的作品总是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甚至许多年后还会在人们的赞美中流传。而这些优秀的作品也会留存下年再挂,成为保留作品。

花灯制作中,娃娃们也不甘寂寞,踊跃地为自己制小花灯。他们用芨芨草扎一个灯架,用灯红纸糊一个灯罩,一个简易灯笼便告成功,点上蜡烛,挑上一个木棍,呼朋唤友地去街上观灯。孩子们的小灯笼与街上的花灯相映成趣,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拜了干亲的娃娃还会得到干爹和干妈赠送的灯笼。干爹干妈们早在十五来临之前,就开始为自己的干儿干女们制作灯笼了。这种老干爹老干妈灯笼,要样式新颖,色彩鲜艳,越花丽越好。不过,四面灯罩上的祝福词是必不可少的,“长命百岁”、“福贵吉祥”、“锦绣前程”等祝福的题画也是必不可少的。干爹或干妈送来了灯笼,干儿子要在接受灯笼的时候叩头致谢,干儿子的父母要设宴款待干亲家的。

其次,是打花。所谓打花就是施放一种土烟火。打花的活动多在无量庙、地藏寺等多树木的庙宇内进行。从表面上看,在这些多树的庙宇举行,是焰花碰撞在大树枝上可以溅出美丽的花朵来。而实际的意义并非如此。据世故者解说,原来这打花是喜佛的活动,本来就应该在寺院里进行的。这样看来,无量庙和地藏寺里多树,也许正是为打花而栽种的也未可知的。打花之前,寺院的松柏枝叶假如不够茂密的话,树枝上就会给缚上从山上采来的新鲜松柏枝叶,一嘟噜一嘟噜的新鲜枝叶青翠欲滴又神秘莫测,好像那里真会绽放出奇异的花朵来。只待天色暗淡,明月初升,一听一声清脆的木棒敲击,早有一弯耀眼的紫虹从人们脚下腾空而起,不偏不倚地投入松柏葱茏的怀抱,立刻从倩枝细叶的朦胧剪影间,迸发出千朵万朵怒放的红花来。焰花形状整体似菊,零星象梅;花则由淡转浓,由白变红,由红变紫,于瞬息间包罗了一个花季,给人们留下无尽和遐思幻想。

其实,这打花的原理简单得很:把炼化的铁水浇一小勺于杠杆一头的小窝内,随即用木棒猛击杠杆的另一头,这小窝里的铁水立刻拖一条虹影蹿飞而上,投向树丛。假如把铁水换作铜水,则花色白中带蓝,红中显绿,使人观之晃若仙境。

再次,就是笼旺火。每当元宵隹节的黄昏,大街两旁的所有门面的门前都用煤块垒起三尺见高的空心小塔,塔心里早填好了柴草。待到入夜,便点燃了塔内的柴草。这种优质焦煤见火便燃,边燃边融,块块粘连,致使危如垒卵的煤塔顿时凝为一体。于是,火势越来越旺,甚至满街道火苗喷蹿,紫烟缭绕,把个大街两旁的建筑物映照得琼楼仙阁一般。顺街望去,座座火塔连成一线,随地势起伏,宛若一条长龙,似有飞腾之势。

要说这放花灯,垒旺火是关帝圣君为解救蒲州老乡而施放的烟幕,对此最该知恩以图报答的应该是山西人吧。据说当年风俗兴盛的时候山西庙和山陕会馆即大庙的旺火最为旺盛,就足以说明这种风俗的。与之相照应的是烧秦桧。烧秦桧是用煤火烧两个空心泥人,即秦桧和他的长舌妇;这与垒旺火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就是以凡间之火冒冲天火。而喜佛的打花,更是给挂花灯、垒旺火、以至烧秦桧形成的火势增添了冲天的气势,更能帮助关帝圣君迷惑玉皇大帝的。这后者与前者的关系是一种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的默契?这要是有意而为的,就很能说明,当年的各藉别的屯民在关系重大的问题上是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的。

元宵节的正式节日只有正月十五一天。可是镇西故的习惯是从正月十四开始挂灯,一直要过至正月十六方灭火熄灯。节日里乡下人一般不笼旺火,但彩灯还是要挂的,娃娃的长命灯也是要做的,不过不及城里人那般铺张扬厉罢了。大户人家也兴时进城过节的。况且正月十五就是大年过后走亲访友开始的时间。人们进城走亲过节观灯,一举数得,何乐不为。尤其是当年过门的新媳妇,则必须在正月十四之前赶到娘家,而且一直要留住到十五过后,甚至大正月底,赶到二月头上赶回来。这叫新媳妇躲灯。新媳妇为何要在正月十五这天回娘家躲灯?没有明确的传说回答。假如这风俗与上述关帝圣君庇护山西乡亲相关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在这大难临头的日子里,让自己的女儿回娘家来躲避一时怕也是合乎情理的。

正月二十补天地

镇西地方在正月二十日这一天要过补天补地节。

补天补地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两项:一是要准备好敬神的祭品,二是要举办好敬神的仪式。

敬神的祭品是面饼子。这面饼子有两种,一种叫蒸饼子,一种叫封肉盖饼子。蒸饼子是将和得软硬适中的面团做成鸡蛋大小的饼坯,擀作纸页一样薄的面饼,再将面饼上抹上清油。这样有十张左右的面饼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小学生课本一样薄厚的面饼摞儿,再在面饼摞儿上用筷子捅上几个气眼,然后将面饼摞儿上笼屉去蒸熟了。蒸熟的面饼摞儿,用菜刀切成三角形,一张一张抖散了,松松地装在盘内,浇上卤汁,便可以上供了。封肉盖饼子是先要烹肉,一般的肉料是选择羊肉,但也可以选择大肉或者鸡肉的。要把肉料连骨剁成鸡蛋大小的块儿,用开水淖过,放进热油中爆炒。爆炒时要在加葱姜蒜等佐料之前,要有两烹,一是烹白酒,二是烹黑醋。这两烹能除腥膻,增酥软。然后加上葱姜蒜盐和花椒、丁香、肉寇等,加水煮之半熟,在其汤汁尚能没住肉块的情况下,再将擀好的面饼封在肉上头。这盖饼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如上述做蒸饼子的方法,将做好的面饼摞儿整体覆盖在肉上头去蒸。等蒸熟了,切成三角块、面旗块(1)或者正方块,装盘。一是把擀好的面饼子一块一块地放入肉锅里去蒸,蒸熟一块取出一块来,一团一团地摆进盘里,浇上肉汁便可上供了。这就是镇西地方有名的美食——封肉盖饼子。以上两种补天地的专用供品,也是日常美食。不过是封肉盖饼子吃得多一些,专门的蒸饼子吃得少一些。补天地的祭典时间是在早晨辰时。但是后来此种祭祀逐渐淡化的时候,就不太主重时辰了。城里有三皇庙,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是将供品送到三皇庙去,供献在女娲娘娘供桌上,进行烧香叩拜的。小户人家和广大的乡下人就只在自己家里举行祭祀了。

家庭祭祀活动比较庄重,也比较复杂。首先是献供品的地方就有三处之多。一是窗台上,二是门头子顶上,三是天窗上。据说按照原来的规矩是凡是屋子里开洞的地方,都要献上供品的。香火要上在正屋的全神神主牌位前。主祭的当然是作这一家之主的男人;副祭自然也是作为家长兄弟或儿子来承担的。主祭手捧香火长跪在神主前,祷告说:娘娘补天来!副祭此时早已爬上屋顶,跪在天窗前应道:补住了!主祭叩拜之后,又祷告说:娘娘,补地来!副祭也早从屋顶上下来,趴在屋外的门头子顶上或者窗户外,应道:补住了,补住了!如此这般,大家磕头作揖之后,方可静坐以等娘娘补天。此时不许动作,不许喧哗。这样直到一柱香烧尽了,方才能宣告仪式的结束的。

祭典结束之后,一家人才可以坐在一起享受供品的余香的。敬神之前是绝对不可吃供品的,据说吃了会嘴歪的。

据说这补天补地的仪式是祭祀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天的日子。

女娲娘娘补天的时候因少炼了一块石头,在天的西北部留了一个大洞,没有补严实,所以天外的冷风就从这洞里刮了进来:而镇西地方就在这风口上,所以这里就格外地寒冷,也就格外地需要修补天上的窟窿。于是,在每年女娲娘娘补天补地的日子里,镇西地方的百姓也就格外要祈求娘娘再来补天。而这样的修补恩赐只能管一年,所以就要年年祈祷,年年修补了。

一天的禁忌是不许动针线。针能穿洞,洞能进风,所以针是绝对不许穿洞的。据说早先是在这一天里任何洞都不允许开的,比如说,用镢头铁锨挖地啦,因不小心而弄破窗户纸啦,不小心弄破衣物啦,甚而至于不小心弄破了皮肉也在禁忌之例。而最为主要的禁忌是,正月二十这一天里,不许举行嫁娶仪式,也就是不准出嫁姑娘或娶媳妇。在补天补地的日子里,不准开窟窿,这有情可原的,大家在祈求娘娘补天地,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地在开洞,显然是不利于补天地的。这嫁娶与开洞和补洞何干,也要列在禁忌之例?我们在后来的田野调查中还获知,说在这一天的夜里,女人也要忌身,不可同房的。这样看来,这些禁忌的恪守,不但是实质性的窟窿不可开,连象征性的也是不允许的。

这就难怪有人认为,这里的天和地,不光是现实中的天地,还是人们生活圆满无缺期望的象征。比如身心健康,精神愉快,生活平安,吃穿充足,没有亏空等等。这就可见这补天补地的干系之重大了。

二月二龙抬头

夏历的二月初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

这是中华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各地都在这一天举行祭祀,祝贺蜇龙苏醒,以保证一年的风调雨顺。节日的人间功利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各地的祭祀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中的小异,而镇西的祭祀方式却与传统方式大不一样。

二月二是春龙节,在不少地方,兴画图引龙。就是人们用草木灰在地上画一条一条的曲线或弧线来,有的把线从门外引到屋里的钱坛边,这给叫作引钱龙;有的则把曲线从屋外引至屋内的粮仓前,这给叫作引粮龙。其次,就是在这一天里女人们不使针锥等锐器,说怕是一不小心伤了龙的眼睛。

而镇西的祭祀方式却是以羊头作祭品来庆祝春龙抬头。

镇西养羊业十分发达,养羊大户多多,即使贫穷人家,养个十来八只羊供自家人吃肉也是平常的事。所以,每到初冬天寒结冻之时,家家宰羊以储备冬肉,就会把羊头羊蹄用草绳捆好了吊在房梁上,冷冻以来年二月待用。及至正月完毕,人们便从房梁上取下羊头来,在院内笼起一堆篝火,将羊头羊蹄上的大毛燎去,接着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细细地将残毛烙去,然后用一块蓝炭,将残垢刮洗一净,便是黄亮的皮肉。这才在二月初一日这天夜里下锅用文火清炖,在慢火中持续一夜。这就有民谣曰:老两口,搭上锅锅煮羊头。

春龙节的祭祀活动是在二月二的辰时举行的,因为天干的辰时正与地支的龙相对应的。按照兴盛时期的规矩,人们特别是乡约农官们,要带了祭品赶到庙里去祭典的。其他不相干的人一定是要在自己家里举行祭祀的。要把羊头和羊蹄作为供品供献在家庙佛阁的全神供桌上,上香叩头,祝福蜇龙苏醒,立即升空,为民伫旱,以保佑风调雨顺。当然全家的男性成员都有权参与祭祀行动的。而正在男学读书的娃娃此时多多叩拜,是祈求龙门早登的一个机会。

对于龙作为中华民族象征性图形的研究,学术上有各种说法,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始部落图腾说是比较合理的。据说原来蛇是夏氏族的图腾,而鸟是商氏族的图腾。后来夏商两个氏族相互融合,蛇图腾和鸟图腾合二为一,这就使得蛇的身上长出了鸟的爪子。再后来,还有鹿图腾部落、马图腾部落也相继融合进来,这就使蛇身鸟爪的形象,增添了鹿的犄角,马的面额。这样多重的组合,终于形成了龙的形象。而作为冷血动物的龙是要冬眠的,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龙应苏醒,尽其伫旱的职责了。农耕民族信仰一个可以除旱布雨,使农事活动在风调雨顺中进行的图腾,对其寄于厚望而隆重祀典的宗教情节是完全合乎天理人伦的。

农历惊蜇前后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龙苏醒的标志是抬起它神圣的脑袋。二月初二就是蜇龙抬头的好日子,崇龙者的庆贺是喜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人的头是最为尊贵的器官,由人及物,动物的头颅也就成为自身尊贵的象征。所以人们用羊的头颅来祭典龙的苏醒,表现了农耕者对龙的无比尊崇。而且,这种尊崇不光体现在祭典本身,而且还体现在对祭品物的延续利用方面。

这祭品物的第一个延伸利用,就是用羊蹄子的短骨作呜呜子风车。其做法是将羊蹄子的两个短骨颠倒着捆绑在一起,穿上双线,自身旋转起来后,扯动双线,利用其惯性正反地循环飞转。这是一种玩具,是一种宗教意味浓厚的玩具。据说这呜呜子风车,有祈求风调雨顺的功能。所以在镇西时代,每当二月祭典之后,家家孩子手里总扯着这样一个呜呜作响的东西,于游戏中进行着宗教祈使。

这祭品物的第二个延伸利用,就是大姑娘和小媳妇们用煮过羊头的浓汤洗自己的头发。其方法有如现在人们用各种洗发水一样,把浓稠的肉汤洒在自己头发上,配合上烧碱进行洗涤。据说这样洗涤的头发不仅光亮顺滑,还能使人头轻脚快,运气亨通的。

这祭品物的第三种延伸利用,就是把煮过羊头的肉汤进行熬煮蒸发,使之凝成胶质,切成乳豆腐样的小块,晒干了作农用胶。需用时加水熬成胶水,可以用来粘合诸如叉齿锨拐之类。这叫二月二的羊头胶,用它粘合的农具,不仅牢固,而且吉祥如意。

除了上述煮羊头作祭品祭祀之外,在镇西故地还有一项庆祝活动,这就是人们二月二的剃龙头了。

此次之前的上一次剃头活动是过大年前的腊月剃头。“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迎新春的理发是人人要实行的。这不仅是为了整洁美观,更是为了一种禁忌,这就是在整个一个正月里上不准剃头的。说是正月里剃头,老人不利吉,要折寿;年轻人的不利吉是要丧其舅父的。这就干系重大了,所以人们是恪守如坚,决不动摇的。整个一个正月里,人心闲又吃得好,头发就长得格外茂盛,大家就等待着二月二的大剃头。每到二月二这一天,城上的待招(2)铺就人满为患,争相剃头理发。进不得理发店者就自己磨快了夹把刀(3)大剃其头。老人给年轻人剃,年轻人给娃娃剃,老人给老人剃。剃得大人爽快,痛得娃娃吱哇乱叫。民间剃头也有讲究,这就是年轻人不能给老人剃,晚辈不能给长辈剃,女人不能给男人剃。但是老年女人却可以给娃娃剃。乡下少有待招铺,剃头是以家庭和邻里为组合进行的。爱干净的镇西妇女是反对在屋里剃头的。于是剃头的组合就在院落的南墙跟前摆开摊子,热热闹闹地进行。其间少不得嘻闹玩笑,情趣盎然。

二月二理发叫剃龙头。

至于二月二为何要剃龙头,没有相应的传说。不过民间的相宜解释却有两种。一种解释说,龙是百虫之王,惊蜇之后,百虫苏醒,龙自然也该抬头了;王者要抬头,就该在抬头理事之前,修整面容,以显王者风度。人看不见龙,人就是龙的传人,人就只能以修整自我来替代百虫之王了。另一种解释说,人是龙的传人,人就是龙,龙就是人,龙抬头就是人抬头。春天来临,气象更新,人们确实该以新的面目迎接新的生活了吧。

清明

在镇西当地,清明节和寒食节往往是混为一谈的,把清明当作寒食,把寒食当成了清明。这混淆肯定是晚近的事,早先肯定是分开来举行祭典活动的。因为当地的谚语就有“早清明,晚寒食”的说法,这就说明原来清明和寒食并不是一回事,而且表明清明比寒食节要来得早一些的。可惜的是晚近的人们错误地理解了这则谚语,以为是清明祭典活动要早,寒食的祭典活动可以稍迟;而且,是把寒食节理解为十月一日的鬼节就是寒食节。

其实,清明节和寒食节都形成于战国时期。清明节是迎接春暖柳绿,所以又给叫作春柳节,这一天讲究插柳,妇女还讲究头戴柳枝编织的花冠。寒食节则是晋公子重耳报答介子推割肉救命之恩和表彰他高风亮节的敬日。这一天,要上坟扫墓祭祖的。寒食节在头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恰在清明前后,这是造成混淆的根本原因。

镇西故地的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和庆祝活动就有多样。它们分别是城隍出府,上坟和跑勤腿。

上坟包括烧纸和攒坟两件事。

烧纸就是后辈儿孙为亡故的先祖焚化冥钱,并举行祭典仪式。清明所用的冥币有三种:一种是用木雕的往生钱印板,蘸上碱水在黄表纸上印的往生钱;一种是用冥币纸凿打出的烧纸;另一种是用剪刀剜剪出的烧纸。三种冥币任选择使用。传统的祭品是祭祀肉和点心。清明上坟也叫烧清明纸,但这纸是必须亲自到祖先坟上去烧的。因此,这一天的上坟,包括移居他处的后人一般都要赶回来上坟的。其方式是,大家在族长或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祖坟上,首先将供品供献在供桌上。坟园的供桌是石雕的,置在该坟园始祖坟前。由族长或家长把分配好的冥币摆在坟洞门前,点燃了,参加祭典的所有人,就按自身既定的身份称谓高声喊:“某某某,收钱来!某某某,收钱来!”等纸钱焚化完毕,叩拜后起身。这样依龄序和辈份顺序进行。焚罢纸钱,就是祭典供品。族长或家长亲手将供品各样取出一点,投到冥币纸灰中去,让亡人领受。焚化纸钱和祭典之后,参加祭祀人们就围坐在供桌旁边享受供品。

扫墓和攒坟是上坟的另一项内容。镇西故地的坟地,保留着古代的格局,就是坟地设在人口集居地的上方,城里人的坟地在城南的山坡上,乡下人的坟地在庄子上头的高坡上。城里人的坟地在旷野里,乡下人的坟地在田间,这两处都是比较干净的所在,一般不需要格外地清除,所以扫墓一说在镇西并不流行;而攒坟倒是实际的需要。镇西地方的坟堆一般是土堆坟,风吹雨淋而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清明的攒坟也就成为必要。坟地的坟园是用单串的石块垒起的象征性的界墙。攒坟必须从坟园外边取土。城里的坟头一般用石块垒起的,不太容易坍塌的,所以攒坟不多。

所谓的“跑勤腿”,就是清明这天,人们一早就外出,在旷野里溜达。清明时节,冰雪消融,青草发芽,野间一派淡绿,出外踏青也是一件乐事。说是经过“跑勤腿”,人一年里不发懒,会头轻脚快,精神抖擞的。环山坡而居的城乡居民一律地面临着沼泽湿地,跑勤腿的活动都是在沼泽地里进行的。沼泽地里生长着多种野菜,清明时节的美食是鞑子萝卜(4),因此人们外出时总带一根木橛,随带地挖一些鞑子萝卜回来与家人共享。

“三月三”和”四月八”

三月三是三皇庙的庙会日,有赶庙会祭典女娲娘娘的风俗。这主要是城里人的事。乡下人也要过三月三的,但赶在笔者记事和作田野工作的时候,己不知是怎么个过法了;只有谚语里还留着三月三这个节名,即“三月三,换单衫”。其实,我们查民俗资料得知,在汉族的节日风俗里,就没有三月三这个说法。三月三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集市贸易节。

四月八也在当地谚语里有所表现,这就是“四月八,领上姑娘浪一下”。这浪一下就是走亲访友和郊游。夏历四月初八该是初夏时节,而在当地却类似平原地方的春暖花开时节,气候和环境均适合出游,尤其是适合妇女们走亲戚的。大家带了自制的面点去亲戚家小住几日,而亲戚之间互有往来,好不惬意。至于郊游,女眷们可去的地方是城南的花苑子。那里田野里一派新绿,景色很是宜人的。当然,此日的庙会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四月八是苗族和布依族的节日。这一天里,苗族青年男女穿起盛装,举行集会,纪念民族英雄亚奴;后来这个节日成为民族团结的节日。而布依族则称四月八为牛王节,这一天要给牛吃糯米锅巴,表示对牛的敬重;人也跟着牛休息一天。而“羊盼清明,马盼夏,老牛盼的是四月八”的谚语是否牛王节在镇西故地的流传?

三月三、四月八是白族和苗族,还有布依族的节日,怎么会在西部塞外有所反映,是当地当时就有这几个民族的移民存在,还是另有我们无法揆断的事实存在?这是一个难以一时得出结论的问题,留待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注释:

(1)面旗块即菱形。

(2)待招即理发师的雅称。

(3)一种地方生产的小形剃刀。

(4)一种形似人手指的野萝卜。

链接

巴里坤是新疆最早汉族居住地之一。巴里坤古称蒲类国,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后为匈奴游牧地。东汉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后属匈奴。北魏属柔然、高车。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建蒲类县。宋代属伊州。元代属别失八里行省东境,始称巴尔库勒。明代属瓦剌和硕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内附,改巴尔库勒为巴里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巴里坤直隶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镇西府。清咸丰五年(1855年)裁府改设镇西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撒厅设镇西县。民国23年(1934年)划归哈密行政区。1954年恢复巴里坤县名,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现隶届哈密地区。

(作者:巴里坤人,民俗专家,著多部民俗著作)

相关推荐:

砚台的鉴别

巴基斯坦牛马大赛节

保安族的小尔德节

krug-奢侈的酒瓶

《松石灵芝图轴》明代蓝瑛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