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故事里的节日:镇远涌溪九月九重阳节

发布时间:2017-01-02 栏目:专题 投稿:活力的路人

国庆黄金周刚过,我这个不太出远门的鄕人,总喜欢在九月九这一天出去“逛节”,苗寨里的九月九节有很多活动,斗牛、吹芦笙、赛马、斗鸟、斗鸡等等。比如黄平的五里墩、施秉的把琴、镇远涌溪等都要开展这样的活动。家住施秉双井把琴村还在北京工作的吴旭打来电话,要我去把琴去,我拒绝了。因为没到过镇远涌溪赶过节,所以决定去镇远涌溪。并顺便考察那里的民族文化。我是和好友邰胜昌,阿柳一同去的。 到了镇远后,才知道他们又将办节的地点改变了,节日到了芽溪进行,让我大失所望——因为这一改变,打破了我到涌溪考察的初衷。不过也没关系,到了那里我也有好多的收获。芽溪处在镇远至台江的省道上,离县城3公里。这里是镇远芽溪新城区,它紧靠镇远老县城南部,与老城区仅一山之隔,北靠西秀电厂自然山体,南抵大石板,东起思剑高速路镇远站出口,西至蚂蝗井。总用地面积600多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近400公顷。芽溪新城一期建设项目正在兴建。据说一期新区建设主要是土地收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行政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安置区、展览馆、五星级酒店8个,项目建设总投资共16.2亿元。这里显然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大工地。就是这个大工地的中央,辟出了一块斗牛场地来。场地也设主席台,上书“涌溪九月九秋收节暨芽溪斗牛节”。可以得知,是将涌溪九月九秋收节和芽溪斗牛节一并举办了。 参加节日的人很多,人和各种车辆将大道挤得水泄不通。从主办方的节日布局来看,可能是以“斗牛”为主。来的牛不少,除本地的外,还有施秉、剑河、岑巩、黄平、台江、三穗、凯里等地的,斗牛达上百头之多。在斗牛比赛场地,斗牛场面争斗激烈,令围观的群众喝声震天。 别人以为镇远为汉地,民族风情可能不会很浓,其实不然,这里也有苗族的踩鼓场面。来自爱河、报京、施秉的马号、双井、城关的苗族也到此秀了一把。鼓点激烈时,旁观者也随鼓点翩翩起舞来。来自施秉高碑村的阿嬉说,她每年都要到这里来跳舞,还参加这样的比赛活动。

到了芽溪参加活动之后,我才知道我孤陋寡闻了,其实这里不仅有苗族,而且芽溪还有很多典型的苗寨。涌溪芽溪、田坝一带,其实早就为苗族先民开发地,他们的先祖从东方来,并沿潕阳河溯流而上在此定居了的。因为战乱,横遭屠杀,被迫逃走。苗族人迁了走,而后又迁了来。到了清康熙年间,“兵之所至,辄屠其入,火其居,掠其子女”,造成这里的苗寨“遍野榛芜,徒堪牧马”,以至于达“往来大路,桑麻久废,鸡犬无闻”之惨状。现在这一带的苗族是清嘉庆年间(公元1799年)由施秉、黄平迁入。而有的是共和国成立之后,从施秉、黄平才迁入的。他们多是吴姓和潘姓。

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其中有一回叫做“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小说描写朝廷官兵进剿扑灭苗民起义的战争。场面是以镇远为背景。镇远镇署、铜仁守备、协、营参将都是史实。出场人物则是虚构的。但细细考察,也有历史人物原型。吴敬梓将镇远描绘为“歌舞地”。苗族妇女梳椎髻,着苗锦,赤脚演唱苗戏。说到精彩处,还生出一段铁溪里龙神嫁妹的故事来。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镇远地名,有的地名至今仍完整沿用。 关于镇远涌溪重阳斗牛节也有一个民间的苗族寓言传说。古时候,涌溪一带是一片大森林,人和动物和谐相处,都相安无事。老虎是山之王,它自认为有本事。为了灭老虎的威风,蛇出了点子,要它带领其它动物去践踏苗老汉的庄稼,老汉十分生气。一天,水牛被人牢牢地绑定犁地,老虎到了,发笑:这么大个东西还被那颈小的人绑着犁地,太没有本事了。苗族老汉听后,当然不服,加之老虎带着其他动物去践踏老汉的庄稼,更加生气,既然老虎来了,就得收拾老虎一下。就对老虎说:那好,那我们来比比输赢。老虎当然敢应战。老汉接着说,现在我累了,等我回去吃饭之后,我们再比输赢。不过,我怕你跑,不如我先捆你起来,你跑不后,我回来再放你,再比。老虎觉得自己有十分把握,也就同意了。老汉把老虎捆绑之后,也就回去了。水牛看到人没费吹灰之力就将老虎捆了就此发笑。老虎问牛笑什么?你笑,笑多了要笑掉牙的,果不其然,老牛的牙掉了出来。老虎又笑了。老牛说,颈小的人有主意,你上当了不相信你看看。其实老虎并不知道人的智慧,当看到人回来时,已带着箩筐和斧子了。这时老虎才知道人是靠智慧,而不是靠力气,它终于知道老牛笑的原因。老虎被收拾之后,问是谁出的主意将庄稼践踏的,大家不约而同的说是老蛇。从此以后,人不再与蛇交往,并让它去山洞里去。而罚一同践踏庄稼的狗去守门,鸡去报晓,猫去捉拿耗子。去践踏庄稼的还有黒水牛和白水牛,要到九月九这一天比赛,谁赢了少犁地,输了多犁地。黒水牛勤快,长得比较瘦,而白水牛比较懒惰,长得比较肥。白水牛自认为肥大有力,比赛这天,黑白水牛对抗,瘦小的黑水牛大战,白水牛败走,而黑水牛赢了这场大战。从此,涌溪九月斗牛习俗由此延续至今。

谁都是知道,九月九是个传统的节日,有人将它视为老年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镇远重阳源于明代,《镇远府志》(乾隆)载:“重阳,饮茱萸酒,赏菊,亦有登高赋诗者。妇人以此日酿酒,谓之重阳酒,经久味不变,可以一年。”其俗与中原无异。不过,志上所言者是指的是这里的汉俗。 苗族九月九其俗好像与汉族不同,一说是九月九是糯米节,苗族人将这一年生产出的糯米拿了一些出来,煮好,打成糍粑,然后先供狗神,人才开始吃糯米粑。传说的故事说,远古时期,告乎和告耶是兄弟二人,其兄弟因为农事,扯了皮,于是告乎就放水来淹没大地,洪水泛滥,告耶族人幸得一葫芦搭乘才死里逃生。然天下百姓粮食绝收,人们没有了种子来种粮。狗是告耶的好伙伴,是狗去到了告乎偷俗谷种来的。狗要过宽大的洪水河才到告乎家去。那天告乎在他的院子里晒粮食,上面晒席里晒有水稻、玉米、黄豆、高梁等等。为了偷到种子,狗去睡在晒席上打滚,滚在玉米晒席,玉米不粘身,滚到黄豆晒席上,黄豆也不粘身……最后,滚到了糯米晒席上时,才粘了一身的糯谷。告乎见到,连忙抡起手中的棍子驱逐狗,狗爬腿就往回跑。在过洪水时,它将尾巴趐起老高,回去时只有九粒。这九粒种子就是糯谷。告耶就是靠这九粒糯谷来种植,到了每年的九月九才吃得上粮食,后来他的八十一兄弟,八百八十寨有了粮食吃。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苗族人都要九月九这一天打糍粑,过九月九,一表示对狗的感谢,二表示对先祖的纪念。九月九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到现在,我们的很多边远苗寨至今还有种糯谷,以糯米为主食的习俗。

苗族还有一种说法是,九月九是螃蟹的翻身日。传说,苗族先祖最先住在“嘎机哈”,也就是湖畔,那里有很多的耕地,种植的水稻都长得很好。可是,那些田园有螃蟹,那些螃蟹老是在田坎边打洞,由于田水随螃蟹洞流失,粮食得不到丰收。苗人去问螃蟹,为什么要去那田坎边打洞?螃蟹说,我也要有房子,我也要生子女。人十分气,但又觉得螃蟹说得在理,于是就将螃蟹拿到河里去,用石头压住,从此螃蟹不再到田中来打洞,粮食也丰收了。螃蟹又说话了,你们要我到河里去,我去哪里生子,哪个让我翻身。苗人说,鸟有翅膀可以抱蛋,人有奶子可以养子,你就用你的身体养子吧。并说,每年的九月九翻一次身行了。从此以后,螃蟹的子女就吃它身体上的肉长大,而九月九就是螃蟹的翻身日。用现在科学的说法,河蟹的生命其实是短暂的,在它的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螃蟹的子女也确实是吃其母亲身体上的肉才长大。而翻身之事有不有我们不知道,但每一年的九月九这一天,你去河里捉螃蟹那准是个好时机,这一天外出的螃蟹比平常要多好多倍,捕捉起来也十分方便。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经历,就在九月九这一天,要去杉木河捉螃蟹

涌溪是个苗乡,人口有1300人,有近80%的苗族人口,他们大多还说苗话,习苗俗。过去这里的土司——溪洞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还参与苗族组织过重阳节这样的斗牛活动,那时不仅有斗牛,还有从施秉、黄平等地的芦笙到那里吹奏过。《镇远府志》载:“以九月祀五显神,远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连袂宛转,顿足歌舞,至暮而还。”且,那里的小伙子们还“插雄白鸡尾于首,吹木叶或芦笙,远来跳唱。”可以看出,这个滇前楚尾的涌溪苗族人,在某个和平时期,这里一直都是真正的“歌舞地”。从镇远回来之后,我在想,涌溪在恢复苗族传统文化传统方面,能不能做一些有益的事,那就是将涌溪重阳节还原历史,让这个节日不仅要有斗牛,还要有踏歌吹笙庆丰收呢?

相关推荐:

五台山佛乐 梵音阵阵悟人生

贵州侗族“也顶”

寿山石的产地是哪里:福州“金三角”

有一种女神,叫韩国造

洞房花烛夜,逃跑参军的两位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