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萨玛节 侗族古老而神秘的妇女节

发布时间:2017-01-07 栏目:专题 投稿:雪白的唇彩

带有远古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侗族萨玛节,只允许已婚的妇女和少数德高望重的寨老参加,被人们称之为:“侗族妇女节”。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

“萨”,侗语意为祖母,“萨”意为大,“萨玛”即为大祖母。相传,很久以前侗族的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抵御外敌的入侵中,屡立战功,人们对她无限崇敬。不幸的是,在一次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侗族后人敬仰她的才华和气节,将其奉为能给侗族人民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故每个侗寨在寨子中间的平坝垒砌土堆,即萨坛,作为供奉和祭祀的场所。后来,人们将土堆垒在专门建立的房屋内。此房屋侗语称为“然萨”,即“祖母的房子”的意思。每年人们都在“然萨举行祭“萨”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的萨玛节

萨玛节一般是农历正月、二月或农历九、十月举行活动中的祭“萨”规模,一般为各村寨各祭,有的也邀请邻村、数村或相邻片区联祭,场面壮观。祭“萨”这一天,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请来祭师,在“然萨”前,杀猪宰鸭,敬香献茶,进行祭祀。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平地,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

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称的榕江三宝侗寨,每年祭“萨”时,虽只邀请已婚的妇女和少数德高望重的寨老参加,但其独具一格、带有悠久的远古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萨玛节,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场面十分宏观。如今,萨玛节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相关推荐:

轻如雾谷、薄如蝉翼的罗衫是什么意思

乌孜别克族节日 乌孜别克族节日简介

圣僧

听说此人叛变了,康生非常紧张

苏联人来了!“喀秋莎”火箭炮霸气开进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