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北川灾后最热闹的羌历年

发布时间:2017-01-08 栏目:专题 投稿:紧张的小笼包

阳光穿透薄雾,驱散冬日的寒冷,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

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乡长何昌益步履匆匆,赶往场镇口的避灾广场,为13日举行的庆祝羌历新年巡游活动做最后的准备。

北川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北川紧邻汶川,全县房屋严重倒塌。

“今年的羌历年庆祝活动是灾后重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何昌益既紧张又激动。他告诉记者,庆祝活动不仅有全乡民众的参与,还有北川兄弟乡镇和临近的茂县、松潘羌族同胞前来“捧场助兴”。

片乡北川最边远、羌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镇乡,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在这片高山峡谷中,中国第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任务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自然资源和民俗风貌为全乡发展种养业和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前景。”何昌益说,经过灾后重建,青片乡正逐步走出大山。

伴随着悠扬的羌歌声,正河村的苟洪用纸巾一遍又一遍得擦拭着手中的礼炮,“每年的羌历新年我们的礼炮队都是第一个上场,用炮声拉开欢庆吉祥,为大家送去祝福。”

“羊角花儿开,羌寨喜事来。”迎着暖阳,四里八村的乡亲们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汇聚在广场上。跳莎朗、皮鼓舞、马马灯……在这个羌族最隆重的节日中,能歌善舞的人们尽情挥洒着心中的欢畅。喜庆被传递着,感染现场每个人。

巡游人群中,19岁的谊春和张润两姐妹,舞姿翩翩,格外引人瞩目。姐妹俩说,现在到寨子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跳舞唱歌是羌家的乐趣。游客来了,我们会手把手教会他们。看到他们的笑容,觉得特别开心。”

长达一公里的巡游队伍缓慢前行。震耳欲聋的火枪声和清脆悦耳的羌笛声交织在一起,传达着羌族同胞们相互间的祝福。

“姑娘小伙们跳起来!”正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华武熟练地指挥着自己的巡游队。作为羌文化的传承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团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更多原汁原味的羌文化展示出来,传承下去。”

我们还去过美国参加演出,感觉很自豪。”成员张蓉说,艺术团2008年6月成立以来,对外演出上百场,在北川演出1000多场。

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来自四川德阳的28岁小伙唐显能满脸微笑。“这里羌族文化深深吸引了我,这里的人文气息让我感到美好而单纯。”六年前,唐显能到青片乡支教,并从此融入其中。

唐显能说,震后这里发生了很多变化。重建后的青片小学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看着山里的孩子健康成长,特别有自豪感。”

白什马灯,马槽唢呐,坝底射火,墩上花灯……巡游队伍展示着古老的羌族文化。场镇路边,安棉村84岁的羌族老汉王兴保跟着节奏,手舞足蹈,乐得合不拢嘴。

“这个新年过得最热闹,也最高兴,天再冷心里也觉得暖。”王兴保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推荐:

齐白石人物画真伪鉴别 晚年作品《挖耳朵图》

2016“中国凉都·画廊六枝”杨梅节开幕

目耳相授,傩戏四大班社简介

叩手礼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叩手礼由来

打破世界纪录的龙清泉:曾经颓废到靠喝酒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