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甘肃保护传承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西和“乞巧”文化

发布时间:2017-01-08 栏目:专题 投稿:天真的萝莉

记者20日从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具有上千年历史传统民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甘肃省西和县“乞巧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保护

“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在七夕节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各个村镇数万名“待嫁闺中”的女儿们都会用类似的唱词,乞求“巧娘娘”赐予她们聪慧和灵巧,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姻缘巧配。

西和当地人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娘娘”,而传说中的织女因为“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巧娘娘”。当地的“乞巧节”会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一直持续到七夕之夜,时间长达7天8夜。

学者们通过考证认为,西和县的乞巧风俗来源于秦文化的遗留。传说秦人始祖女修,就以善纺织而闻名,曾在当地建立“仇池”古国的氐人,也善于纺织。西和乞巧节”因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但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中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民俗在民间重新自发展开,当地政府也开始对这一具有上千年历史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

200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当地还通过整理搜集相关史料,建立了乞巧文化博物馆。在每年的乞巧节期间,乞巧传统的“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中的唱词、歌舞和程式均得到恢复。

与此同时,当地开始举办乞巧文化旅游节,希望有更多的人对这一传统民俗进行关注,帮助其更好地保护传承。据介绍,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将在“七夕”期间举行,有关乞巧文化的展演和文化遗存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都将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这一“独特”的乞巧文化

相关推荐:

黄龄《爱坏》歌词

董昊《桃源demo》歌词

黄靖纮《亲爱的爱人》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