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斋堂镇举办第十二届京西灵水举人文化节

发布时间:2017-01-09 栏目:专题 投稿:安静的心情

8月7日,数百游客和村民同聚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数百人同喝“举人粥”的场面再现在这个古老的山村中。当天是立秋,灵水村的村民把立秋这天习惯叫做“秋粥节”。 灵水作为京西村落群中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古村落,集合了古代科举文化、士大夫文化、商文化、宗教文化、古建文化等多种文化。古韵十足。今年的京西灵水举人文化节已经举办到了第十二届,游客不仅能够品尝到香甜的秋粥,更能欣赏到来自门头沟区各地优秀民间文化团体带来的文艺演出,包括西斋堂梆子戏、黄岭西红歌演出、柏峪村秧歌戏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游客在品尝秋粥文化底蕴、游览古代科举文化、宗教文化、古建文化京西独具魅力的古村落的同时,还能把门头沟区最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一次看个够。

数百人同喝“举人粥”

今年的灵水举人文化节还举行了古村落保护修缮工程奠基仪式,门头沟区委书记韩子荣、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先生等领导出席仪式。斋堂镇政府与中坤投资集团将共同修缮和开发灵水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中国举人文化村”,推进全区旅游经济发展。 据史料记载,灵水村建成于明清时代,村民崇尚读书考取功名,据统计共有22名举人,2名进士,在京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所以灵水还被称为举人村。相传秋粥节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而传承了300多年的习俗。 康熙七年六月以后,连日暴雨倾盆,斋堂川的百姓大多断粮断炊,饥民饿死病死的不在少数。举人刘懋恒看到家乡父老忍饥挨饿挣扎在死亡线上,就和父亲刘应全商议救助灾民。他们和家人在村中支起几口大锅,搭起草棚熬粥让灾民果腹充饥。 康熙二十一年,斋堂川又逢大旱,庄稼都枯死,颗粒无收。刘家父子再次捐粮赈灾,帮助村民度荒。前前后后,刘家父子共捐谷3700余石,挽救了近一万人的生命。 灵水人在灾荒之年因喝举人舍的粥保全了性命,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表达对刘举人的敬仰,遂将立秋改为秋粥节,这一天所熬之粥也便被叫做“举人粥”了。 风俗就这样代代相传,每年立秋清早,灵水人便会聚在村中的开阔地,支起几口大锅,熬制秋粥。大家各自拿来米、豆、花生、核桃等原料,淘洗干净后放大锅里煮熬。劈柴在灶膛里噼里啪啦地燃烧,炊烟袅袅婷婷地浮动在小村上空,秋粥的芳香弥散在村中的角角落落。

数百人同喝“举人粥”

姑娘媳妇们灶前灶后忙着添柴,搅动锅底。老爷们儿有的抱柴,有的挑水,还有的吧嗒着旱烟喜滋滋地看着大伙儿忙碌,说着家乡味十足的俏皮话。全村人熬秋粥时的欢喜劲儿,不亚于过年。粥熬好了,大家你一碗,我一碗,那情景令人陶醉。 一锅粥熬了300多年,一个节承继了最朴素最崇高的纪念。据灵水举人文化节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举办京西灵水举人文化节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目前,灵水村大力发展村域旅游经济,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每天能接待游客300多人。村里已经有了“举人村”、“举人茶”等商标专利,并多方尝试招商引资开发旅游,“秋粥节”将成为该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品牌活动,促进村民迈出增收致富的新步伐。 据了解,斋堂镇与中坤集团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灵水村的旅游资源,对灵水有的、不可复制的古村落资源、举人文化和多宗教共存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灵水有的旅游文化,使灵水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集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生态的旅游名村,真正成为“中国举人文化村”,促进门头沟区全域景区化建设。

相关推荐:

孟养玉

澳大利亚国家道歉日

少数民族多彩茶俗 婚恋庆典少不了茶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花街节

古典小说与酒 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与酒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