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寻找少数民族运动之根 三都水族端节赛马

发布时间:2017-01-12 栏目:专题 投稿:酷酷的黄豆

提及赛马,首先让我们联想到的就是,在内蒙古那在宽阔、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一干勇士骑着骏马,风驰电掣!其实像这样的纵马驰骋,在我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也很常见,不过与蒙古赛马不同,水族赛马很少配鞍,在山坡上进行,项目速度赛为主。

如同水族特有的文字,马匹的身上也记载着水族人民的生活。他们热爱赛马,与蒙古族一道被称为“马匹上的民族”。每年的“端节”,数以万计的村民聚集在“端坡”上,观看新年的赛马盛况。

接过父辈的旗帜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南方,是水族聚居的中心。在这里,马就像现代城市的车一样,是再常见不过的。虽然如此,当我们的这辆红色l3莲花汽车开进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古城村时,仍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尤其是车标上的那个狮子,一些小孩还伸手去触摸。

其实,每个民族,甚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种图腾文化象征。在中世纪的英国狮子曾被作为英国皇家武力威严的象征,亨利二世在位时,英国皇家兵器上都描绘有3只狮子。至今,英国国家足球队的运动衫上也有狮子的图案。秉承这种威严,运用到现在工业,英国莲花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元精心打造整车的开发设计在英国完成,其设计标准、工艺标准、质量控制体系都按照莲花工程的标准执行。

就像英国人对狮子的这种尊崇,12岁的水族少年石少张对他的爱马“猛虎”照顾有加。

猛虎是一匹两岁大的棕色杂交马。一个星期前,猛虎的食料由普通的草料换成了精料:每天十个鸡蛋,炒熟的黄豆、花生米,祖传的草药……石少张猛虎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更长,他们每天都会在村口外地山坡上跑上很长的时间。

从7岁学习骑马以来,石少张已经在参加过的几次端节赛马中拿下名次。这个少年身上继承了父辈们对于赛马的热爱,这是一种植根于血液的狂热。

实际上,不光是石少张,古城村乃至三都所有水族村寨的孩子都会在七八岁时学习骑马,其中也有不少是女孩。石少张的弟弟,9岁的石少辉也在今年拥有了自己的马。石少张的爷爷石宗德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骑手

石少张骑在“猛虎”背上

独特的水族端节赛马

水族是一个迁徙而来的民族,虽然至今对于该民族起源的说法尚不统一,但可以确定的是,水族人自古以来就对马保持着依赖和眷恋。即使到了今天,水族人依然几乎每家都养马,“少则一两匹,多则四五匹。”

按照水族自己的历法——水历,农历九月初九即为端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稻谷成熟之时,水族会以举行赛马等活动庆丰收、辞旧岁。

这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节日,按照水族支脉的分布,端节分七批在不同的村寨过,前后长达49天。

与蒙古赛马相同,水族赛马亦体现了本民族的生产方式。所不同的是,蒙古赛马一般配鞍而骑,比赛在平地进行,马术项目较多——有速度赛马、走马、马上技巧等。而水族赛马很少配鞍,比赛在山坡上进行,项目速度赛为主。

比赛的赛道又叫“端坡”,通常只有5米宽,跑道路面崎岖,一路向上,最狭窄处通常只能容下两匹马同时经过,最先达到坡顶者胜。

水族端节祭祖

水族赛马职业化之路

“我们这里喜欢赛马,又有好的骑手,为什么不能去和北京、内蒙竞争呢?”三都赛马场的总经理韦家永开始考虑通过一系列正规的比赛,推进三都赛马职业化进程。

成立于2004年的三都赛马场占地2万3千多平方米,跑道长500米,宽15米。赛马场直属于当地政府,韦家永也原本是文体广电局的局长。赛马场的建立,是当地推广职业化的第一步。

“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大程度造成优秀骑手的流失。所以对发展三都赛马来说,职业化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韦家永说。

年仅17岁的三都女孩潘世潜,即将参加民运会的比赛,是速度项目唯一的一名女性。如今她已和北京一知名马术俱乐部签约,成为一名职业骑手。贵州赛马队的教练文尧说,这个女孩将是贵州赛马未来重点培养的对象。

然而,潘世潜也曾经远走浙江打工,是文尧和石宗德通过联系她的父母,并自己出资作为路费,才为潘世潜赢得重回马背的机会。注册参加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另外几名年轻选手,大多数都有类似潘世潜的经历。

“我们贵州骑手相对北方骑手个子较小,体重轻,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像潘世潜这样有才华的骑手,去打工实在太可惜了。”文尧告诉记者,通过职业化,能挽留优秀的骑手,让贵州的赛马水平大大提升。

石宗德看着孙子石少张一天天长大,心中的憧憬愈发迫切。

这个只知道自己喜欢骑马却说不上为什么的懵懂少年身上,依旧每天吹着口哨,扬起短鞭,和猛虎一起驰骋在村口的马坡上。他目前最期待的,只是端节比赛,而更远的路,将由他的马载着他一路飞驰而去。

摘自《贵阳晚报》

相关推荐:

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的文化遗产

萨满教和满族面具

西藏卡玛多塔林

他以民族大义为重违抗上级命令 打响抗日第一枪

元朝十一帝陵历经七百年为何从未被盗?只因这一独特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