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品酒为什么要“以我为主”?

发布时间:2017-01-18 栏目:专题 投稿:犹豫的宝马

品酒要“以我为主

葡萄酒是人类文化成果中的一朵奇葩,在所有粮食或者是享受食品中,再没有什么能像葡萄酒一样,展现如此丰富的多样性,让人们从各方面品赏它时,都有不同的心境和所得。每个人都能与葡萄酒来个众不同的邂逅,只要市场上供应的葡萄酒品种足够丰富

保证我们享受葡萄美酒的,即不在于高昂的价格,也不在于葡萄酒专家们的专业鉴定,而是我们人的口味。哪些是可口宜人的,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而个人的品味也反映了个人的阅历、品性、对自我的认知,有时甚至还会反映教育和社会出生。

中枢神经不同的感觉是我们与生俱的,但这也是可以后天学习而得的。品尝,再品尝。――这就是那句座右铭。我们可以品尝、比较,然后得出结论,我们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还可以自己尝试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款而不是那一款葡萄酒我们可以对流行趋势充耳不,逐渐发展起个人对于葡萄酒具有个人特色的认识。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人的喜好、心境、经验,以及主动地去了解葡萄酒各种口味的特点;被动地等待着葡萄酒我们带来享受,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一款酒越是要求高、越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我们就越是要采取主动的姿态。我们采取主动,可以发现葡萄酒的各种秘密,本身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奖励。

就算是品尝同一款酒,也不会每次都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心情和环境下品尝,所以酒并不是每一次品尝时都是同样的美味可口。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坐在阿玛尔非海边(amalfiküste)的一家小餐厅里,品尝着当地产的玫瑰红葡萄酒享受着鲜美的烤鱼。而同样的这款酒,也许数周之后在下着恼人的小雨的秋季,在度过了疲惫的一个工作日后,锁在自己的房间内独自喝同样的酒,你会觉得不好吃。

沃尔夫冈·施塔特博士,生于1960年,是德国少数几位具有葡萄酒和蒸馏酒领域硕士学位的葡萄酒专家。目前为自由职业的葡萄酒专家、作家,从事咨询业务,担任位于科布伦茨的德国葡萄酒学校的负责人。1995年起成为“施塔特博士葡萄酒讲座”的策划人,1999年起为“关于葡萄酒的一起”和“精选”两份杂志撰稿。编写过多部著作,其中最近的一部为“您所需知道的关于葡萄酒的50个小问题”(法兰克福威斯藤德出版社)。

相关推荐:

张仃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

擦擦 西藏佛教美术上璀璨珍珠

庙会的风俗与宗教有关吗?庙会的祭神仪式

香酒

壮族的起源是什么?又有哪些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