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古代的毒酒

发布时间:2017-01-22 栏目:专题 投稿:感动的老师

古代身份特殊的人才有资格被赐死,历史剧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皇帝要谁死(这个人一般是比较有身份的人),要么给杯“美酒”,要么给根绳或绫,或者是一把匕首。其中用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毒酒

毒酒的种类历史记载,当年吕不韦被秦王赐死之时,他就是喝了鸩酒,据说鸩是一种鸟,羽毛有毒,足以致命,所以文言文里下毒常叫做“鸩”。但现在的生物学里似乎没见过鸩这种鸟的记载。我看的作品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数它了。除了鸩酒之外,还有孔雀胆,砒霜,还有霍霍有名的鹤顶红。郭沫若先生写过话剧《孔雀胆》,里面美丽善良的阿盖就是孔雀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孔雀胆是传说中的毒药!没有实物!砒霜就比较平民化了,用的人很多,甚至现在也有人使用,电影《银饰》小银匠就是死于砒霜,当然这里的砒霜是放在人参里,不是放在酒里。据说现在有专家指出: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前些时候还看报道说砒霜疗法可治癌症。关于鹤顶红,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这个名字,传说古时为官者将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时用来自杀,方为可信。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也许是出于象形文字的误会,很多人往往把鸩鸟与鸠鸟混为一谈。后者是鸠鸽科的鸟的泛称。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从分类上看,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这个混杂的种属很容易孕生一些险恶的词汇,例如:鸠鸩(喻指专门诬陷好人的人)、鸠夺鹊巢(鸠性拙,不善筑巢)等等,在这样的不良暗示下,把两者混为一属,似乎又情有可原。由于屈原作品里出现了鸩鸟有人认为《离骚》中"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鸩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是说屈原看见有女戎国的美女,便托鸩鸟为媒,鸩鸟不肯并且远离了他。接着他又想托雄鸩为媒,但却"心犹豫狐疑"。其实这个解释有些一相情愿。鸩鸟并不能成为媒鸟,李商隐诗"青雀如何鸩鸟媒"显然是继承了屈原的用意,不过想想也对,连鸩鸟也可以托之为媒,就可以推测相思之毒已是深入骨髓了。有学者研究考证,"余令鸩为媒兮"除了表达屈原的思想外,还反映了古代捕鸟的一种方法,即以鸟引鸟捕之。《六臣注文选》晋·潘安仁《射雉赋》注云:"媒者,少养雉子,长而狎人,能招引野雉。"至今在长江三峡地区,仍有人沿用养活鸟以为媒招引野鸟来捕之的古老捕鸟方法。可以肯定地说,古时确有鸩鸟存在,它的身世和功用我倾向与这样一种判断:此鸟主要是来自于险恶宫阙的渊薮,并推进阴谋理论的执行。它飞行的身影总是晃动在宫廷的天幕上,它是既行使着"天罚权力"的地下判官,又是被黑暗权力宠幸的鸟儿。因而,它出没于平民的注意力之外是毫不奇怪的。鸩鸟肯定不是生活在神话的古风中,它偶尔也从文化的腐质物里发出古怪、凄厉的鸣叫。由于它出没于人口稠密、风化奢靡的江南一带,当地人也称它为同力鸟,雄鸟叫运日,雌鸟叫阴谐,双飞双宿,俨然是连环杀手。作为顶级的剧毒鸟,黑身赤目,羽毛紫绿色,它的身躯像一块黑炭在空中飞舞,尖而长的嘴喙犹如火蜈蚣一般在空气里燃烧,连留下的气息也令人窒息。

相关推荐:

卫夫人给鹅点睛

2013农历腊月二十是几月几号 是哪天_万年历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维吾尔族有何历史起源?维吾尔族简介

北京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