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薄酒莱新酒(薄酒莱)

发布时间:2017-01-27 栏目:专题 投稿:彪壮的砖头
在欧洲传统的酒文化里,薄酒莱新酒不是品酒人士的珍藏,但是透过薄酒莱独特的「即时」引用特性,那个產区的人,为自己找到生存的定位,將別人眼里的劣势转化为全球皆知的知名品牌。每年11月的第三个礼拜,不管是巴黎、伦敦、东京或是台北,全世界葡萄酒商都会忙成一团。法国原產区严格规定,全世界的酒商必须在这个星期四的凌晨零时之后,才能开始卖这一年的薄酒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谁都不能偷跑。全球抢喝薄酒莱新酒,这样的画面行礼如仪的年年重播一次,却是法国人用巴黎南方这块面积不到17万公顷的土地(还不到台湾的二十分之一大),不怎么样的葡萄酒生產环境,加上36年的时间,造就出来的一个全球化的商业节庆,让法国在「全球生活情调文化宗主国」的地位上更加稳固。

*什么是”薄酒莱新酒”*该酒来自法国勃根第地区南边的beaujolais区,法语发音〔boh-zhu-lay〕,一般將之译为"薄酒莱",字义正好符合该酒清淡的口味,至於nouveau,法语是"新的"或是"新製成的",发音为〔nuvo〕,beaujolaisnouveau就是指薄酒莱区以当年採收的葡萄新酿的酒。不同於一般葡萄酒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与陈年,而beaujolais及beaujolaisvillage是法国各法定產区中,少数被公认拥有早饮特质的葡萄酒*薄酒莱的与眾不同*薄酒莱新酒不论收成日期早晚,全球都必须於每年11月的第三个礼拜四同布上市,大概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曾经改过几次时间),多年来演成一种流行或时髦,"薄酒莱新酒到了"!「(lebeaujolaisnouveauestarrive!)」这句话在世界各地早成为流行,对於葡萄酒的爱好者而言,可说是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庆,该日大家於餐厅或酒坊內等待,希望能够拔得头筹,抢先品鲜,就像等待圣诞节的来临。薄酒莱的噱头是希望消费者於12月31日新年前喝完,薄酒莱因属低单寧酒,其陈年力不可跟其他酒品比较,越新鲜喝越好喝,酒厂通常会建议在下一个年份收成前喝完,但如遇到好年份,如2000年的薄酒莱,其陈年力其实可延长至2年的,另一低单寧原因是因为薄酒莱新酒不进橡木桶储藏。

薄酒莱新酒从巴黎到世界1967年11月15日,法国政府颁定一项法令,规定薄酒莱新每年必须在11月15日之后才能上市,后来为了避开周末假日方便酒商行销,这个日期又被调整为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日期定下来之后,输人不输阵的巴黎酒馆每年在这一天大肆宣传,並举办活动来促销薄酒莱。从此,「薄酒莱新酒来了(lebeaujolaisestarrive!)」就成了一句魅力无穷的商业魔咒,促使酒商爭著把当年的新酒,在规定日期之后儘快的推到市面上卖,这样的剧情也从当年的「谁先把薄酒来运到巴黎」发展到今天成为「谁先把薄酒来运到全世界」的竞赛。位於巴黎南方四个钟头车程的「薄酒莱」,本来是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和波尔多、勃根地、干邑、香檳这些全球知名的葡萄酒產区比起来,薄酒莱像是丑小鸭,虽然產地天气ok,但是土壤却不怎么样,无法种出像波尔多和勃根地那么好的葡萄品种,出產的「加美」(gamaynoir)品种的葡萄反而是便宜又没人爱,酿出的酒像果汁,口味淡、不耐存放,可说集最坏的条件於一身。加上法国政府为了保护波尔多和勃根地產的葡萄品种优势法国政府严格规范「產区品种制」规定各地区都只能裁种特定品种葡萄),规定薄酒莱区只能种加美葡萄,当时看来,薄酒莱这块產地的发展条件相当受限。

打破旧观念另立新价值为了求生存,薄酒莱农民努力把这些劣势化为优势,把原本每年只是在各村子里举行的「新酒节」推广到巴黎和全世界,同时利用这些行销发动向市场洗脑,建立「葡萄酒不一定要喝陈年的,喝薄酒莱新酒又便宣又好喝」这样的新品酒美学观,来改变一般人对於喝红酒的习惯。由於这样的观念从一个村落传到一个村落,从乡间传到城市,薄酒莱新酒逐渐在传统的品酒主流价值观里,另外建立了一个完全可以由自己主导的价值体系,这样的策略思考也彻底改变了薄酒莱的悲情宿命,成为越来越强势的全球化品牌。到今天,不过36年的努力,「薄酒莱」在全球市场的品牌亮度,比起波尔多和勃根地一点也不逊色,对於一些平常不接触葡萄酒的人而言,他们不一定听过波尔多和勃根地,但是多少一定会听过薄酒莱,因为那是每年11月全球城市的共同话题。在台湾「新酒节」也蔚为风气,要嚐鲜不一定要到大饭店,便利商店和各大卖场的宣传活动,也跟著开跑,抢著发这每年一度的「薄酒来財」,根据法国食品协会的统计资料,今年台湾薄酒来的进口数字也创下歷史新高,24000箱,足足比去年成长的60%。过去5年,进口量更是成长高达3倍,而11月第三个星期四凌晨(星期三午夜)的「薄酒来派对」更成为各大酒商的年度例行性活动,对台湾来说,这样每年一度的商业节庆无疑是从天而降的,在强势的商业体系运作下,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造就了薄酒来今天在台湾这样的局面。

从缓慢类比到快捷数位对绝大多的专业品酒人来说,薄酒莱並不算是好酒,它的特色和一般所认同的红酒美学背道而驰,传统的法国红酒讲求沈著、绵密、细致的陈年结构之美,一瓶好酒最好的开瓶时机往往是装瓶的20甚至30年后。而薄酒莱大方的鼓吹年轻、速食之美,9月葡萄收成,经过两个月酿造,11月装瓶行销全世界,而且越快喝掉越好,口感青春狂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喝过没有。如果说传统的红酒美学观是强调「缓慢而类比」,那薄酒来所建立的则是「快速而数位」的品酒美学观。由於一年只喝一次,所以你很难记得去年的薄酒莱是什么样的滋味,即使现在还喝得到,经过一年的存放,风味也远不如去年,薄酒莱强调的是及时行乐和嚐鲜,这样的產品定位从行销策略的角度来分析,其实是相当smart的,完全抓住了「內行摆脱门道,外行凑热闹」这样全盘通吃的优势,也提供了一个友善的介面与平台,让外行人和內行人能一年一次的在这个平台上沟通与互动,造就了一个年度性的「品酒知识扩散与分享」的绝佳舞台。薄酒来对於台湾葡萄酒市场的最大贡献在於它运用了具亲和力的介面,用低价(每瓶平均单价低於500元)、话题(酒商与媒体联手炒势氛围)的优势让整个台湾社会相当合理而自然的在11月產生了一个葡萄酒教育推广节」,不断的教育出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信徒,而这些信徒在越陷越深的走入葡萄酒世界之后,对於美酒膜拜奉献的银两更难免有一大把是滚进法国的口袋里。这不仅让笔者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付对联:上联:「你来,他来,全世界都喝薄酒来」下联:「他的,你的,所有银子都是我的」横批:「你喝酒我发財。」

天地人的结合创造独特优势喜欢喝酒的人通常会有一些共同的疑问,像是「为什么別人家的酒叫白兰地,法国人的酒就要叫『干邑』(cognac)?为什么別人家的是汽泡酒,法国的汽泡酒叫『香檳』(champagne)?」是的,这就是法国人相当自豪的一点,他们善於运用这种「產地命名」优势,而这种优势则是来自於「时间感(天时)」「空间感(地利)」「故事感(人和)」三个元素结合而成。以薄酒来来说,这个地区在1951年开始实施各种规范產品的法令和游戏规则,以半个世纪的时间来营造天时上的优势。在地利的优势上,站在法国人最自豪的葡萄酒文化基础上出发,再把自身的劣势转化为特色,使薄酒莱的地区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品牌」,而这种品牌感更是完全紧密的和地理因素结合在一起,告诉全世界的消费者,除了这里,任何地方出產的新酒都不叫薄酒莱。而薄酒莱当地的酒商不断的善用產品特色,来包装和行销,利用种种行销活动来为薄酒莱製造许多的故事与传说,这背后最大的推力则是「人和」的具体表现。如果像这样「歷史感+地理感+故事」的经营模式真的是造就全球薄酒来產业」的公式,那这样的公式还造就了那些產业?「哈利波特」是不是结合了「英式古贵族生活+英式地理及建筑特性+西洋魔法故事」的成功商品?从「薄酒来经验」发展,台湾的產业又可以作什么样的学习呢?我们是不是能借用这样「时间+空间+故事」的成功公式,为台湾复製出更多的「东港鮪鱼来」或是「关庙旺来(凤梨)」,把在地的节庆推像世界。

相关推荐:

京剧历史 History of Peking Opera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按图索骥”

彝家寻秋:维黑洛

京俗百图·89乞丐人图

拉萨:节俭高效办雪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