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我国宋代的酿酒及饮酒情形

发布时间:2017-01-28 栏目:专题 投稿:执着的枕头

宋代酿酒饮酒情形

宋代是我国古代酿酒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对酒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加。酿酒界十分注重改良酒质,经常推出新型酒品以适应市场;而以分散经营著称的家庭酿酒也在全面提升自己的酿造水准。经过两宋300年的演变发展,中国酒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宋人而言,酒是一种很重要的饮用品,人们的日常饮食、交际宴请、馈礼酬答,都离不开酒。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士,都会与酒发生往来。尤其是文人群体,更对饮酒充满偏爱,他们不但从饮酒过程中寻求欢乐和刺激,还往往把自己对酒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一种文学形式表述出来,这种文学形式就是古典诗歌。翻开宋人诗篇,我们会发现,宋代文人的咏酒诗作特别多,这一方面说明了酒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饮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饮酒技人了极大的兴致。诗可证史,诗可言情。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决不仅仅表现在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质量,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反映其它文体所不能负载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情趣。就“酒”而言,正史所载,无非是榷酤税收的酒业政策与利润来源,野史所淡,也只多了些酒场酬酢的醉趣逸事,惟独诗家所咏,几乎指向了酿酒饮酒的每一个环节。在诗人笔下,酿酒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形象地映射出来;饮酒活动的每一个动作也都能够表述得维妙维肖。人们对酒的理解、对酒的嗜好以及对酒的感情,好像只有通过诗的语言才能尽倾肺腑。研究中国酒史,不把古人诗作读毕读通,恐怕永远难以捕捉到酒的真谛与灵魂。本文主要以来人咏酒诗作为资料,通过诗家言语来窥视有宋一代的酿酒饮酒情形,仅希望以诗证史,有补于酒史研究;也希望以诗言情,让今人更深入地了解宋人饮酒时的内心感受。宋诗中反映的官营酿酒与用酒情况宋代酿酒行业有官营和民营之分,官营酒业占据垄断地位,民营酒业则相对分散。国家对酿酒业实行专利榷酒的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酒税及利润的增大。为了保证这一财政收入,宋朝当权者一直在刺激消费,因此,无论是官营酿酒还是民营酿酒,只要不违背国家酒类专卖规定,都会得到鼓励。在这种局面下,宋代酿酒业始终处于兴奋发展的状态。官营酒业酿造或出售的酒统称为“官酒”,或称“官酝”。通常情况下,市面上供应的大多是官酒。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4《食糟民》诗有云:“田家种糯官酿酒,摧利秋毫升与斗。酒沽得钱糟不弃,大屋经年堆欲朽。酒醅渴如沸汤,东风来吹酒瓮香。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官酤味浓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诗中透露了官营酿酒及专卖销售的一些细节。王禹博写诗咏及的饮酒事项,大多围绕着官酒而进行,如《小畜集》卷5《北楼感事》诗云:“檐前有山果,采掇亦甘滋。樽中有直酝,倾酌任醇。”又卷6《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云:“谪宦自消遣,不敢夸独醒。往往取官酝,时时对花倾。”可见,普通官员日常饮用皆以官酒为主。按规定,各级官员均可按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官酒,这在当时算是一种特权待遇。《小畜集》卷5《官酝》诗对此有所表述:“为郡得官酝,月给盈三斛。……独酌人醉乡,陶然瞑双目。”宋祁《景文集》卷14《答转王工部谢公醪》诗亦有类似提示:“老依涡酒作藩侯,月例黄堂给宴醅。”当然,官酒主要还是以外售赢利为主要目标,陆游诗:“官垆卖酒倾千斛”“桥边灯火卖官酷”[2],描写的都是官酒倾销于市场的情况。官营的酿酒酒坊,宋人称为“官库”,又叫“公库”、“公使库”,故而官库出产的官酒便叫官库酒、公库酒,俗称兵厨酒。程大昌《演繁录》续集卷6记载说:“今人谓公库酒为兵厨酒,言公库之酒因犒军而酝也。”在宋诗中,“公库酒”与“兵厨酒”的称谓叠相使用。俞德邻《佩韦斋集》卷3《沽酒行》描写了官库酒坊的垄断势头,有云:“年登米麦塞市廛,官酒定价那增钱。一朝酒家悉闭户,斗酒更欲沽二千。道逢醉者惊相顾,老夫仓忙问其故。答云近日添课程,去城十里皆官库。”这段诗作揭示出官营酒库挤垮民营酒家的现象。宋代诗人一般使用“兵厨”词语来描述公库酒,如司马光《传家集》卷12《效赵学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公厨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毛滂《东堂集》卷2《孙使君见招》:“门前封何足道,酒出兵厨泻春瀑。”李新《跨鳌集》卷7《咏晴》:“请君日醉兵厨酒,千古英流安在哉。”强至《祠部集》卷12《上诗惠酒有谢》:“荷兵厨均美酿,却将酩酊谢西风。”虞俦《尊白堂集》卷2《再用韵谢沈德远少卿和诗》:“只须多酿兵厨酒,聊伴先生醉后豪。”诸诗所咏,均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公库酿酒以及众人饮用公库酒的场面,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宋代官营酒坊强大的运作能力。由椎酤专卖的利润驱使,宋代的官库酿造一直在加大生产规模。宋人诗作中,于此多有表述,如宋库《元宪集》卷13《和吴侍郎谢予送酒》有云:“岁稔兵厨富酒材,几槽新溜滴芳醅。秋香自与兰英合,春色潜依竹叶回。”又卷9《和运使王密学见赏公酝》云:“公秫丰秋酿,兵厨洁燕。如何勤使传,不许酹离杯。蚁瓮方涵液,鸱滕幸载醅。”可见官库酿造总是那样热火朝天。另加冯时行诗:“兵厨盎盎莩盈缶”[3]、虞俦诗:“兵厨况有酒如池”[4],汪藻诗:“坐看兵厨千斛给”,也都反映出来代官库酒的高额产量。北宋立都开封,在京城中设置光禄寺,负责朝廷国事用酒。光禄寺生产的酒叫作“光禄酒”。这种酒具有“国酒”的规格。《宋史》卷164《职官志四》明确记载:“光禄专……掌祭祀、朝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其下设有“法酒库、内酒坊,掌以式法授酒材,视其厚薄之齐,而谨其出纳之政。若造酒以侍供进及祭祀、给赐,则法酒库掌之;凡祭祀,供五齐三酒,以实尊。内酒坊惟造酒,以待余用。”张未曾写诗吟咏光禄酒,其《柯山集》卷26《斋中列酒数壶》有云:“中都光禄多新酿,不解随人得一卮。”可见,光禄供酒要根据官场级别,并非人人可以品尝。黄庭坚诗中亦有“无因光禄赐官酒,且学潞公灌蜀茶”[6]的感唱,与张未有着同样感受。后来,黄庭坚有幸得到光禄酒,他又写诗说:“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鉴

共寒光。”[7]在当时,能够享用光禄供酒,自然是荣耀的事情。光禄寺内酒坊专门生产供皇帝饮用的酒,叫作“御酒”,其酒坛要用黄绸封盖,故又称“黄封酒”。宋朝皇帝经常将黄封酒赐予臣下,以示优奖。受赐者常常作诗志庆,如韩琦《安阳集》卷10《闻崔公孺国博将入都近重九未至》云:“黄封御酒新沾赐,更偶金铃雨未开。”苏轼《东坡全集》前集卷16《社介送鱼》云:“新年已赐黄封酒,旧志仍分斓尾鱼。”其诗均点示了黄封御酒的赏赐情形,另如《十家宫词》所载《张公庠官词》云:“八月金茎露有华,晨曦才上散余霞。朱书十字黄封酒,先赐王公执政家。”韩驹《陵阳集》卷3《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云:“汉阁重来鬓已苍,故交强半上鸩行。鸣鞭送与黄封酒,似唤幽人入醉乡。”毕仲游《西台集》卷20《次韵苏子瞻内翰入直锁院赐官烛法酒》云:“兼金作带玉为郎,夜步花砖拜赐忙。绛蜡持来元未点,黄封才破已闻香。星随烬落花犹在,霜送杯深味更长。”诸人诗作,也都表述了同样内容,并强调了受赐黄封酒者所具有的上层身份地位。有很多在外地为官的高级别人物,因远离京都,难以享用御赐美酒,还会感到非常遗憾,如谢逸《溪堂集》卷4《送汪叔野水芝法酝》诗云:“屏居不到日边久,安得黄封印赤泥”,就释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在通常情况下,朝廷举办公宴或国宴时,入席者都能品尝到御用美酒。如王禹假《小畜集》卷9《杏花》诗云:“登龙曾入少年场,锡宴琼林醉御觞。”王桂《华阳集》卷2《闻喜燕上赠状元叶祖洽》诗云:“御酒连倾金凿落,官床曾赐玉蟾蜍。”又卷4《资善堂御筵》诗云:“紫阁飞章谢宠名,离筵特地敞宫楹。杯深御酒先成醉,农拂京尘顿觉清。”有时,皇帝还会给某些官员的聚宴送去御酒,如高斯得《耻堂存稿》卷7《三丽人行》诗记云:“西湖暄天歌鼓闹,列坐长筵来狎宾。紫衣中使天上至,黄村百搞罗前庭。”其诗作就表达出中使传送御酒的情形。宋室南渡之后,御用酒的酿造继续保持最高的规格,同时还给御酒起上了特殊的名称。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记载说:“寿皇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蔷薇露酒仅供皇室饮用外人品尝者甚少,周麟之曾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同知枢密院事,深得皇帝信任,他曾饮用过御赐蔷薇露,并有诗纪颂。其《海陵集》卷l《双投酒》云:“君不见白玉壶中琼液白,避暑一杯冰雪敌。只分名冠万钱厨,此法妙绝天下无。又不见九重春色蔷薇露,君王自酌觞金母。味涵椒桂光耀泉,御方弗许人间传。向来我作金门客,不假酿花并渍核。日日公堂给上尊,时时帝所分余沥。”楼钥为隆兴元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也有幸品尝过蔷薇露酒,其《攻愧集》卷11《三月七日上赐牡丹并蔷薇露劝酒》诗有“况有八珍来禁苑,更加双盍赐流霞”之句,对此深表幸庆。在诸品御酒之中,蔷薇露供应数量最少,其酒质也最为神秘。而流香酒常常用干赏赐臣下,能够品尝者就相对多一些。楼钥《攻愧集》卷11《寒食》诗曾这样纪咏:“输政无功日歉然,佳时颁赉屡传宣。已蒙授奖仍分茗,既荷贻牟更击鲜。酒号流香盛宝盍,烛然新火散青烟。儿孙不识君恩重,但觅东宫赐剧钱。”林希逸当年在朝廷任职,曾饮用过流香酒,后来出任外职,对此则念念不忘,他写诗说:“接被当年去省房,村沽空忆御流香。花城不靳分新酿,应笑三升恋帝乡。”总起来说,皇家御用酒是官方酿酒所能制造的最高规格的酒,其精品则仅供皇室使用。宋诗中反映的家酿酒及其形态尽管宋朝政府控制了酒类专卖领域,通过流通渠道去强力销售官酒,但对于广大下层百姓而言,价格偏高的官酒还不能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主要饮品,人们还必须依靠家庭自酿来满足饮酒需要。就是官宦及富贵人家,也往往自家开瓮酿酒,这是一种传统习惯。这种家庭自酿酒酝造于每家每户之中,千差万别又优劣各异,其中不乏高酝精酿,也难免浅薄谈酷。如果要详细了解宋代酿酒的酝造及饮用情况,就应该到家人诗作中去寻找根由。每位年谷丰登,宋人都会按传统方法自家开酿。吕南公《灌园集》卷1《初酿》诗这样描述:“岁稔谷价卑,家家有新酿。诸邻皆屡醉,吾舍只空盎。……搔然且湛炽,督迫薪火旺。衰迟念杯觞,伺立久肮脏。夜闻瘠沸韵,侧枕屡欣畅。朝来见浮蛆,喜气愈豪壮。槽端乍流沥,指面已遥漾。……无宾与酬酢,引满自东向。”按宋时酿酒,大都采用发酵法,需经过制曲、煮米、煎浆、合酵、发酵、上槽、取酒等工序,还需讲究曲、料比例,保持酿器洁净,一般家庭均能掌握这些技术。郑刚中写过一首酿酒诗。其中就表述了家庭酝造的某些细节,其诗云:“年年家酿香,延首定攀忆。……去年冬苦寒,雪水填四泽。瓮面蚁不浮,弱糟无劲力。瓶罂贵洁清,而器不亲涤。泥封意虽勤,审视颇无则。如闻近所往,恶味同食桑。……今复再分献,庶以补前挂。”按天门冬为药材,多年生本草,药用其块根,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之功效。苏轼用此药入酒,意在养生保健。刘挚客居岭南时,看到这个地区私酿成风,也就入乡随俗,博采诸家酿法,推陈出新,自酿出“天苏酒”。他以诗歌形式来记咏自己的酝酿成果,其《忠肃集》卷15《天苏酒成次路韵》诗有云:“粤岭酒万户,酝者无刑章。以兹于酿事,家家致其详。羁人亦随喜,聊自慰空觞。颇收诸家法,曹高及张王。不复使邻舍,更笑瓮下狂。软熟秋糯洁,芬烈吴秫香。缸头沸珠蚁,绿面灯玉浆。人情喜自誉,谓可官法当。方时见初菊,烟均浮冷黄。颓然此中趣,不觉乡路长。”按宋代在岭南地区不实行酒类专卖政策,私家酿造及销售不受限制,故而私酿者众多,个人自酿酒品特别丰富。杨万里的家酿酒极为著名,所酿各种酒都有动听的名称。他自己就说:“老夫出家酿二缸,一曰桂子香,一曰清无底”[11],又说:“吾家酒名,敷腴者日金盘露,芳烈者日椒花雨”[12]。杨万里还写诗描述这些家酝好酒的特色,其咏“桂子香”与“清无底”云:“酸酒前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桂子香,清无底,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只是建水。瓮头一日绕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初愁酒带姜桂味,一杯径到天地外。忽然玉山倒瓮边,只觉剑芒割肠里。……却来举杯~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其咏“金盘露”和“椒花雨”云:“金盘夜贮云表露,椒花晓滴山间雨。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老妻知我憎官壶,还家小槽压真珠。江西担取来西湖,遣我醉倒不要扶。”[14]从诗中可以探知,杨万里家酿酒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酒精度较高,故杨氏有“剑铭割肠”之喻;二是酒质清澈,酒色泛黄,这是优质黄酒的标识;三是酒体串香,杨氏所谓“姜桂味”、“芳烈”,均指其香烈内涵。宋代的私家酿酒达到这种程度,应属上乘之酝。除上面提到的苏轼、刘挚、杨万里的自酿酒之外,宋代还有很多知名的家酿美酝,如张滋的“白鸥波”酒便见著于诗作之中,其《南湖集》卷4《名新酿曰白鸥波,以一尊送佑圣观刘高士》有云:“酒熟将何字,白鸥波正如。一飘谁合饮,高士观中居。汗漫涵无象,鸿蒙洽太初。”看来,宋人不但注重家酿酒的品质,还要讲究家酒的美称。唐庚《眉山诗集》卷5自叙说:“余在惠州作酒二种,其和者名养生主,其稍劲者名齐物论。”唐庚还在所写《沪人何邦直来惠州》诗中写有“满引一杯齐物论,白衣苍狗听浮云”的辞句,用以自赏其酝。对于家酿之酒,宋人多抱以好感,饮用者也常常为之赞誉。搜索宋人诗作,可以找出很多吟咏他人家酒的佳作,这说明,凡是家酿美酒,总有人为之喝彩。如张元干曾赞美过范才元的家酿酒,其《芦川词》卷上《浣溪沙》词序这样说:“范才元自酿,色香如玉,直与绿萼梅同调,宛然京洛气味也,因名曰萼绿春。”其词云:“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熏人。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酸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杨万里欣赏过张响的家酿酒,《诚斋集》卷17诗题有云:“夜宿房溪,饮野人张响家挂叶鹿蹄酒,其法以桂叶为饼,以鹿蹄煮酒,酿以八月,过是则味减云。”其诗赞云:“桂叶揉青作投,鹿蹄煮渌酸趁凉多。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玉友黄封犹退舍,西汤蜜汁更论筹。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双瓶过别州。”陈造对陈仲的家酿酒更是推崇倍至,其《江湖长翁集》卷10《次陈仲同年琼露酒诗韵》这样称颂:“君家家酿人家无,市酤漓涩真剥肤。朝来洗盏爵先酒,拟若金茎秋露珠。色香第一味称此,舆台桑落卿玉腴。客间公荣不共饮,主人思意无乃孤。欢伯三益能娱予,愁城九守付摧枯。淮乡香泉岂其徒,魂梦枉用驰松榆。君家家酿人家无,渴羌恼君君怨乎?为君剧饮首就濡,可待谋乐间忧虞。”陈造还同时喜欢朱通判的家酿酒,《江湖长翁集》卷13又载《次韵朱通判严上舍》诗云:“君家名酒压吴城,肯向时流取次倾。缕玉谁今窥正色,班荆渠定赏真清。双壶问字宁能许,一醉留宾不办营。莫惜驱车饷元亮,须防结袜要王生。”由此可见,宋代的家酿酒相互传钦,其中精品必得外界赏识。宋人常将自酿的好酒馈赠友人,同时也喜欢索取友人家中的自酝美酒,馈赠酬答之间,人们还会以诗唱和,借以表达深厚的情谊。如张兹每酿出好酒,总要把新酒新诗一同送出,其《南湖集》卷6《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鸥波酒》诗这样描述:“酿酒改名聊济胜,和香因谱更求奇。路遥不暇多瓶送,一位同参日渐迟。”张兹还曾用水果来换取友人的家酿酒,并有诗相赠:“闻道君家琥珀霞,杭州那更说梨花。樱桃颗颗堪持比,换取一尊来水涯。”范成大曾收到友人赠送的家酿酒,并为之答诗:“清绝仍香如橘露,甘余小苦似松肪。官槽重浊那知此,付与街头白面郎。”[16]有些优质家酿酒还会在社交圈中相互传递,引起很多品酒家的关注,如洪迈《野处类稿》卷上诗题云:“考亭陈国器以家酿饷吾友人卓民表,民表以饮予,香味色背清绝,不可名状,因为制名曰武夸仙露。”其诗称颂这种家酿:“涓涓醍醐灌热恼,耿耿沆温明朝暾。早尘久涨城市暗,渴梦欲挽江湖吞。”在宋人看来,家酿酒出自个人手酝,料真酝足,功力尽注,不像宫酒那样批量生产又减工加水,因而更值得去细品深饮,所以,宋诗中出现的家酿酒总显得亲切而诱人。人们对家酿酒的总体评价也往往高过普通官酒。宋人诗作凡涉及私家饮酒,一般都会瞩目于自家所酝,其中包含着各种感情因素。如李涉《日涉园集》卷1《吕信道以诗见遗作五字句报之》所云:“我从鄂来,会面部子城。……作人有住处,喜客家酿倾。”谢树《竹友集》卷6《示李商老兄弟》云:“相逢径欲倒家酿,莫厌尊前持蟹螯”这些都是当时接洽友人、会晤来客的寻常款待方式,因为宋人认为用家酿酒做饮品要比购自市场的酒更为亲切。每到家酿成熟,很多人还会饮酒示庆,《古今岁时杂咏》卷31对所引孙复《中秋夜不见月》诗中就有“是时家酿又新熟,呼童开席罗清觞”的情节表露。在日常生活中,有条件的人家如果不酝酿几瓮家酒,总感觉像少了点什么,所以,曹勋《松隐集》卷22《山居杂诗九十首》有云:“闲居必家酿,不以空乏废。小槽压春碧,浑含揖和气。”朱熹《晦庵集》卷3《家酿二首》也有“田舍寒如此,侯家事不同;新醅拨浮蚁,春满夜堂中”的歌咏,这说明来人对家庭酿酒饮酒都十分看重。三、宋诗中披露的酒类品质与酿造工艺

较前代而言,宋代的酒类生产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酿酒界采用了比前代要更为完善的酿造技艺,因而宋代的成品酒一般具有较高的品质。唐五代以前,中国酿酒已采用复式发酵方法,在酝造过程中一次性完成原料的糖化与酒化过程,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掌握不好酒的转化过程,致使酿出的酒比较浑浊,口味偏甜,酒精度含量较低。宋代酿酒界逐渐改良工艺,使发酵酒甜度减低,酒液变清,酒精度增高。所以,宋人酿出的优质酒已经初步完成了从米酒向黄酒的过渡。必须指出,现代黄酒有一定的理化指标,而宋代尚无此类标准,人们随意酝酿,仅凭口感而判别优劣。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家代酿酒的技术能力和酒质状态,除了参考传世的酒谱酒经之外,还必须熟读来诗,从来人的诗言韵语中去感受当时酒味真谛。

自先秦以来,中国的发酵酿酒就有浊、清之分,所谓浊酒,是指那些用曲量较少、投料较粗糙、发酵期较短的米酒,这种酒又称浊醪,也通称为“白酒”。从外观上看,浊酒酒液浑浊,酒味甜,酒度低。这种浊酒属于最低差的发酵酿酒。尽管到宋朝时,酿酒技术普遍提高,但人们仍在酿制和饮用这种古老的白酒浊醪。如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71《江上五首》诗:“村落家家有油醒,青旗招客解只调”,即说明浊酒分布之广。另如许纶(或为许及之)《涉斋集》卷6《端午日过左由》诗:“细把离骚读,时将浊酒倾”,晁公《嵩山集》卷11《至日留滞荆渚同邓氏兄弟饮酒》诗:“浊醪来近市,坚坐且徐倾”,袁说友《东塘集》卷6《晦日昌甫见过因约伯皋小伙》诗:“靖州太守诗自佳,留连汝酒看残花”,以及《苏东坡全集》后集卷7《藤州江上夜起对月赠邵道主》诗:“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溥”,都说明来人日常生活用酒中有数量极多的“浊醪”存在。

过滤未尽的浊酒酒液上往往飘浮着许多米滓,诗家称之为“浮蚁”,杨亿诗:“酒面浮轻蚁”[17],苏辙诗:“香醪溜白蚁”[18],皆指此种外观现象。然而,来人虽继续酿造浊酒,但在酿造过程中改良了曲料投入,致使成品浊酒的酒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如李彭《日涉园集》卷7诗题揭示说:“新精浊醪味严劲,饮数盏大醉,醉中作此诗。”其诗亦云:“我生冷曲蘖,刚置自中年。破屋鸣春溜,阴崖响夜泉。兴来犹味著,饮罢剩狂颠。但病无风韵,聊堪栩栩眠。”看来。宋代法酒已经渐向高酒度(相对而言)发展,致使出现了前代未有的“严劲”之味。

所谓清酒,是指酿造时用曲量较多,投料比较精细,发酵期较长的米酒,这种酒成熟后酒液清澈,过滤比较容易,在外观上给人以“清”的感觉。在宋代,清酒的出产量相对较高,人们通常把清酒当作优质酒来饮用。司马光《传家集》卷7《归田诗》:“清醪迎社熟,鸣雉向春肥”,刘敞《公是集》卷16《得萧山书》诗:“清酒肥鱼宴宾客,时时骑马临湘湖”,都指这种清酒。从酒质上看,清酒明显优于浊酒,所以李石有“茶交君子之谈,酒饮圣人之清”[19]的说法。陈棣《蒙隐集》卷2《谢汪汝平送酒》曾形象地评价过当时的清酒:“和气醺人红绿眩,浓香破鼻典刑存。倒全彻底清如水,不比春江带雨浑。”概括说,清酒是我国古代米酒酝造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清酒基础上再进一步,就能进入黄酒的层次。按传统习惯,宋人同时酿制浊酒和清酒,但由于技术能力的改进,宋代的浊酒和清酒已经不像前代那样泾渭分明,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是酿酒技术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宋祁《景文集》卷21《喜连君锡过郡》诗所云:“缓行清白酒,随意短长歌”、李新《跨鳌集》卷4《怀酒》所云:“清圣浊贤莫区分,一人愁肠功等伦”、杨万里《诚斋集》卷37《留萧伯和仲和小饮》所云:“野果山蔬未要多,浊醪清酒尽从他”,都有将清、油之酒等而视之的意味。宋代的发酵酒呈现出不平衡的酿造趋势,有的人能酿出比清酒更高一筹的黄酒,但也有人只能酝造低劣的浊酒,所以在来人诗作中,酒的酿制结果被描绘得五花八门。首先从酒的外观色泽来看,来酒呈示着多种颜色,有绿色、白色、黄色、赤黄色、红色等等,这说明了当时的酿酒标准还很不统一。绿色酒较常见。一般说来,传统的浊酒和清酒都呈绿色,自唐代以来即是如此。晁公溯《嵩山集》卷11《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所云:“开瓮鸭头绿,磨刀鱼眼红”,史浩《郧峰真隐漫录》卷3《次韵恩平郡王》所云:“寿酒千锤绿,宫花厅曾红”,强至《祠部集》卷6《次韵和纯甫秋阴闷书》所云:“赖存樽酒时倾绿,更有歌裙可醉红”,华岳《翠微南征录》卷8《除夜》所云:“酒色半澄春后绿,蜡花全折夜来红”,都把酒之“绿”色与其它物品的“红”色排列对比,以示酒色鲜明,这说明,酒呈绿色,在宋代是常有的事情。另如苏洵《嘉佑集》卷15《藤樽》诗:“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江湖后集》卷3引用周瑞臣《春日闲居》诗:“杯中似蚁浮来绿,瓮里如鹅脱下黄”,也清楚地点明了这种绿颜色的酒。陆游诗中有关绿色酒的吟咏就更多了,如《剑南诗稿》卷3《东山》诗云:“有酒如涪绿可爱,一醉直欲空千基”,又卷2《春日》诗云:“银杯酒色家家绿”,又卷9《暮冬夜宴》诗云:“炉红酒绿春为回”,所言皆指绿酒之色。

白色酒仅见于浊酒之中。所谓白色,是指酒色浑浊偏白,并非指酒色透明。张家《张右史文集》中《田家三首》所云:“杜甫村酒白如”,比喻较为恰当。另如司马光《传家集》卷12《送稻醴与子才》诗云:“蚁浮林面由,味撇瓮头醇”,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34《次韵季共蓬带夜坐三首》诗云:“酒白应自斟,茶甘为谁煮”,吟咏的都是白色酒。从宋代酿酒的整体情况来看,这种白色酒在浊酒中也不多见。一般说来,优质发酵酒都呈黄色,这种黄色也是现代黄酒的基色之一。古人若能把酒酿至这种颜色,也就基本上接近了现代黄酒的水平。宋人通常把这种黄色叫作“鹅黄”。如苏轼《东坡全集》卷5《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诗云:“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李石《方舟集》卷3《谢刘韶美送酒)诗云:“更酌鹅黄酒,如浮鸭绿川”,周必大《文忠集》卷4《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诗云:“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11《玉友初成戏作二首》诗云:“小瓮鹅黄拨不开,晚风吹蚁转荷杯”,王之望《汉滨集》卷1《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涛二首》云:“饭抄香粳云子白,酒泻法酿鹅儿费”,曾几《茶山集》卷8《独步小园四首》诗云:“报答春工选何物,鹅儿黄酒十分倾”,诸诗所言,均意指酒的黄色。黄色酒不但色泽鲜亮感人,其酒质也偏好,所以宋人写诗咏及黄色酒,都要给以较高的评价,如葛立方《归愚集》卷5《和叔才饷酒》这样描述:“桑落开新瓮,昆仑按旧觞。鹅儿黄液重,象鼻碧筒香。银海俄增重,金罂可配浆。蚁浮甘潋滟,石饮见温良。”优质发酵酒还往往呈现出赤黄色的外观,这种赤黄色又叫琥珀色,唐人李白诗中所言“玉碗盛来琥珀光”,即指此种基色。到宋朝时,赤黄色的酒越酿越多,致使来人诗作中常见“琥珀”之喻。如韩琦《安阳集》卷11《闻转运范纯仁司封会兴庆地》诗:“波头滟日琉璃软,酒面摇花琥珀香”,司马光《传家集》卷12《和秉国寄予骏尧夫二留台》诗:“一台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政”,谢获《竹友集》卷6《送酒与晏如居士》诗:“南人酿酒诧深红,注盏真成琥珀浓”,诸诗所咏“琥珀”,均指酒的赤黄色。另如林希逸《竹溪点斋十一稿》续集卷2《梯飚惠酒且有和篇用韵为谢》诗所云:“人缘常如琥珀红,谁家酿法似渠工”,则直接点明了酿制琥珀色的酒须有高超的酿造技艺。此外,郑刚中《北山集》卷2《北山会饮》诗:“酒射被理成琥珀”、陆游《剑南诗稿》卷53《春雨中偶赋》诗:“煮酒初尝琥珀浓”、《诗渊》6册所引韩驹《寿郑丞相》诗:“琥珀酒艳琉璃钟”,也都对赤黄色的酒倾心向往。比赤黄色的酒更红一点的酒叫作赤酒,也叫红酒,这种酒大多由红曲酿造,因而酒色赤红。按红曲是一种优质酒曲,用之酿酒,酒色深重,酒质也极佳。因此,来人提及红色酒,总显得兴奋异常。曾几《茶山集》卷6《家酿红酒美甚戏作》这样吟唱:“麴生奇丽乃如许,酒母侬华当若何。……得非琥珀所成就,更有丹砂相烫磨。”刘过《龙洲集》卷五《红酒歌呈西京刘郎中立义》诗更向人们展示一幅酿制红酒的绝妙画卷:“桃花为曲杏为浆,酒酝仙方得心法。大槽进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鹅儿不酌宜城黄,流露造比江南酒。”在宋人所酿的发酵酒当中,这种由红曲酿制的赤色酒最为醒目,因而诗家吟咏常以其色泽为显著标识,其中以“真珠红”、“鸡冠红”、“猩血红”相形容者,屡屡可见。如韩驹《陵阳集》卷3《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诗有云:“五侯池沼卷东风,酿作真珠滴小红。”又卷4《夏日谢人送酒》诗云:“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方岳《秋崖集》卷15《元日立春》诗有云:“糟床夜压真珠红,摩挲醉面迎春风。”萧立之《萧冰崖诗集拾遗》卷上《红糟送陈广文》诗有云:“小槽无声檐溜歇,银缸满贮猩血红。”同治《袁州府志》卷9引祖无择《记万载风俗三绝沛云:“官酤米为曲,酿出成红酒。里社醉丰年,便是宣城酎。”宋人词作中也有这种红色酒的各种描写,如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上《江城子》有云:“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忽忽,满金钟,铁散落花流水各西东。”谢逸《溪堂词·浪淘沙·上元》有云:“酒滴小槽红,一饮千钟。”管鉴《养拙堂词·阮郎归·以红酒为马食欲卒寿》有云:“斟滟滟,劝重重,新绕琥珀浓。”诸如此咏,不及缕表。我们从宋人对红酒的百般垂顾中可以看出,酒色红时酒自美,人们对红色的偏爱充分说明了这种基色的酒最属上乘。辨别酒之优劣,除通过酒色观察之外,还必须经过口味鉴别。酒味是判断酒类产品的最重要的标准。由于宋代的成品酒已无传世实物,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来人诗作的种种揭示来考察当时酒味实质。在酿酒技术尚存在一定缺限的时代,如果酒液未能正常发酵,或者灭菌技术不过关,都能导致酒体酸败,因此,当古人言及酒味“酸”时,就表示这种酒的酿造出现误差。到宋朝时,酒昧发酸的现象还依旧存在。吴儆《竹洲集》卷17《子吴子某既结布竹洲以娱》诗所言:“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就反映了农村酿酒技能的相对低下。按村酒是人们对农村所酿酒品的一种称谓。宋代的一些农村还相当落后,其造酒水平远远无法与城镇相比,所以人们铁及村酒时,总在口味上多加贬低,其中“酸”味就是对这种村酒的一种评判。如郭印《云溪集》卷12《问汉守刘宝贤觅酒四首》有云:“村沽无复见瑶浆,苦涩酸辛已备尝。欲洗野人藜苋腹,除非金雁送鹅黄。”陆游《剑南诗稿》卷76《杂题》亦有“村酒酸甜也醉人”的启示。由于来人对村酒的评价及要求甚低,所以只要村酒不出现酸味就算是好酒了。王质《雪山集》卷13《青阳道中三首》所云:“处处山都好,家家酒不酸”,便是这种认识。有时候,市场上销售的酒以及人们互债的礼品酒也会出现酸劣现象,如王禹冉《小畜集》卷10《和朱严留别》诗云:“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刘克庆《后村先生大全集》卷39《方甥馆酒酸甚》诗云:“方奉手筹贻绿酪,忽通鼻现类黄斋”,都反映了这种情况。宋人形容酒度偏低的酒,常冠以“薄”或“淡”字。古人酿造能力有限,因而所酿之酒难免出现淡薄乏味的情形,方回《桐江续集》卷14《永乐沽酒》诗所言:“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李纲《梁溪集》卷5《三裕道中》所言:“村酿酤来薄,溪鳞买得悭”,即是此类揭示。彭汝砺《邵阳集》卷10《和白酒》也有“村醪薄滋味,市俗固安便”的感叹。然而,随着宋代酿酒技术的全面改善,这种淡薄之酒逐渐减少,并且仅仅流行于偏僻落后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酵酒最终都出现甜味,这是由于在复式发酵过程中,原料充分糖化但未充分酒化而导致的结果。宋代的许多发酵酒仍未突破传统格局,因而醪液中明显带有这种浓重的甜味,如杨冠卿《客亭类稿》卷11《九日》云;“寒花有余馨,香醪甜胜安”;王质《雪山集》卷13《魏城道中》云:“地炉茶带苦,幔店酒多甜”;曾几《茶山集》卷1《寻春次曾宏甫韵》云:“请君携壶去,政恐日不足。小槽虽蜜甜,何必待田园。”诗家所示,都指向了酒的甜味特征。在宋诗中这种甜味酒出现的频率极多,如徐锡诗云:“唯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艾”[23];陆游诗云:“长安官酒甜如蜜,风月虽佳懒举觞”,表述的便是官酒酿制时普遍加灰,并且投灰量过多的情形。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7《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所云:“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条社来。巫温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亦有同样描述。对于这种加入石灰减酸的发酵酒,有人适口,有人则不适口,岳珂就明确表示不喜欢,他在《玉格集》卷3《吴季谦传郎送家酿香泉绝无灰》诗中这样吟述:“义丰爱酒增官壶,日长忍渴呼酪奴。自言畏灰如畏虎,有酒不向官坊沽。当家香泉世无比,米洁麴甘醇且美。酿时不着一点灰,满酌寒泉挹情批。小槽滴沥竹资承,冰渠夜溅真珠明。一涨澄澈玉无底,满瓮盎盎春风生。”周麟之也认为:“道院丹泉灰脚重,官炉玉友糟头泽”是酿酒界的两大缺憾,并表示:“有酒如此宁不饮”。如果不投放石灰,又能保证酒醅清澈无酸味,则达到了酿酒的极高境界,前面岳珂诗作所提示的官酒加友,而吴氏家酿不加灰的情形,就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酝造手法。酒酿成熟之后,必须将酒液与酒糟分离,方能收取纯净酒,这~收酒过程,俗称榨酒、压酒,宋人一般在槽床(糟床)上用重压法来完成。《苏舜钦集》卷8《夜闻省酒有声因而成咏》一诗便形象地描绘了榨酒的情况,诗云:“糟床新压响泠泠,敬枕初闻睡自轻。几段愁棕俱滴破,一番欢意已多成。空阶夜雨徒传句,三峡流泉无此声。只待松轩看飞雪,呼宾同饮瓮头清。”《江湖后集》卷8所引赵崇番《进酒行》一诗,其中也有榨酒的艺术刻画,诗云:“玉槽夜压葡萄碧,石溜寒泉响凌历。水精壶中徽琥珀,醉呼酒星下瑶席。”此外,像李石(方舟集》卷5《公寿送蒲萄以酒答之h首》所云:“一宿梭巡为酒忙,暗泉倾乳听槽床”,陆游《剑南诗稿》卷81《酒熟书喜》所云:“小楷春夜压春醪”,以及《岁时杂咏》卷对引蔡襄《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描绘之“小楷分溜酒初尝”,穆情《河南穆公集》卷1《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所云“酒浓新出榨”,都是使用格床收酒的情是再现。宋人收酒,还使用过各种过滤方法。利用细编竹器漉酒,称为“箩酒”。黄庭坚《山谷外集》卷7《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所云:“催织青笼多白酒”,即是其例。同书《送酒与毕大夫》诗还这样沉咏:“浅色官醅昨夜野,一樽聊付卯时投”,可见来人一般只饮用过滤后的纯净酒。宋诗中有很多多酒的描写,如张孝祥(于湖集》卷7《子功补之远送海铝甚珍》诗云:“新统信趁来时熟,细酌梅花雪片春”;《岁时杂咏》卷24引张无尽《立秋会监司》诗云:“玉醅浮蚁恰新多”,都强调了多酒过滤这一环节的必要性。范浚《香溪集》卷4《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所云:“旋沽新漉酒,聊驻故人车”,同样说明了人们主要购买过滤过的纯净酒。按照来人的酿造习惯,过滤后的酒醅还要进行加热处理,用以灭菌防腐。当时给酒酿加热主要采用煮法,即将酒液煮沸。经过煮沸的酒能够长期存放,俗称煮酒。郑刚中《北山集》卷22《寒食杂兴二篇》诗云:“试破派头开煮酒,富蒲香细蜡花肥”;张湖《南湖集》卷5《睡起述兴》诗云:“煮酒未尝先问日,校衣初制渐裁纱”;王炎《双溪类稿》卷3《上已》诗云:“旅掌红泥尝煮酒,自循绿树搞青梅”;所咏均为煮酒。另如郑懈(郧溪集》卷25《通州雨夜寄孙中叔》诗:“高楼张旗斗煮酒,沉香满流金真珠。玉盆一饮醉不醒,落花满衫行相扶。”更是描绘出一幅宋人愤饮煮酒的风俗画卷。当然,酒醅成熟后不经过加热这一工序,亦可饮用,时人称其为“生酒”,杨万里《诚斋集》卷10《生酒歌》所云:“煮酒只带烟火气,生酒不离泉石味”,就点示出煮酒与生酒的不同特色。除了煮法之外,宋人还使用蒸法和烧法来给酒酿进行加热处理。胡宿《文恭集》卷4《寄芜湖吴殿丞》待所云:“腊瓮蒸醅满满香’;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27《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云:“煮酒春的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均指蒸法加热。《十家宫词》所引《张公库官词》:“烧酒初尝人乐饮,绿槐阴下倒银瓶”,梅挚《梅谏议集·昭潭十爱》:“我爱昭州酒,千家不禁烧”,又指烧法加热。按烧法是一种低温加热方法,即将酒醅升温到60余度,保持一段时间,在这种温度时,酒酿中的微生物便已灭生活,而醪液又不发生质变。使用“烧法”低温加热处理的酒,宋人仍称之为“烧酒”,这种烧酒与元代以后的烧酒并不属于同类工艺。宋代酿酒业流行着很多理论方法,如朱翼中《北山酒经》介绍过武陵桃源酒法和冷泉酒法;陈元靓《事林广记》载有蓝桥风月酒方、醉乡奇酒方、思春堂酒方、琼液酒方、银波酒方、碧香酒方;林洪《山家清供》又载有新丰酒法。宋人诗作中常常提到这些成型的酒法酒谱,并述及其俄方酝酿的各种现象,其中很多酒法在其它文献并未见录。如赵《清献集》卷5《用蓬莱法酿酒成以四壶寄越州程给事三首》就提到“蓬莱法”,诗中咏云:“功臣堂号与山堂,已斗醇离又斗香。今酿蓬莱法差胜,乘壶携寄愿公尝。”又云:“武林新酝效蓬莱,莫把梨花较绿醅。安得逢春命高会,大家同人酿乡来。”可见,这种蓬莱酒法曾被杭州酒界所采纳。周麟之《海陵集》卷1《双投酒》诗在比较各种酒品之后,对双投酒法予以高度评价,其诗云:“锦溪昨夜秋风火,梧叶雨残溪水急。呼奴为我挽飞流,涤瓮燎薪炊玉粒。仅言新酿良未宜,此间寒澳来无时。双投旧法酒经载,今焉可试君无疑。初现白酷寒浆溜,再加麴米成重酌。色如竹叶照人明,香似兰英和露透。妻孥一笑盏绿空,所很无多才数斗。”从诗中可知,使用双投酒法酿制的酒,酒色浅绿如竹叶,酒味芳香引诱人,可谓色味俱佳。晁公溯《嵩山集》卷到前起居合人何资深竹光酒法奇甚,近得其法,酿成以饷李仁甫》诗提到一种“竹光酒法”,诗中这样描述:“近者营糟丘,始传往下方。青藏为曲蘖,碧家有微劳。调和火齐得,泉洁器甚良。酿成酌樽中,盎盎流琼浆。味胜松怨春,色作竹露光。”可以看出,这种竹光酒法采用加入多汁的豆曲酝酿,讲究发酵力度和用水清洁,并注重器皿用具的使用,酿成后酒色晶亮。有些诗作虽未指明酿酒时依据何种酒法,但诗咏中却透露出了当时的某些酿造工艺和技术,让人略识其奥妙,如范仲淹《范文正集》卷2《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诗这样描述:“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曲蘖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和而辛。涓涓滴小槽,清光能照人。固可奉宗庙,宜能格天神。我姑酌金全,驻此席上珍。”请来,宋人酿酒,一直在追求更为完善的理论与技能,因此,优越的酝造方法素为世人所重。

四、宋诗中反映的地域酒业风貌与前代相比,宋代酒业的覆盖面更为广泛,走遍宋士疆域,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酒的气息。人们酿酒、售酒、饮酒,并且歌咏美酒。众多的酿酒与售酒群体把当时的社会生活烘托得格外火热。北宋王朝立都开封,建立起一座繁华的都市,其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早为世人所称。《东京梦华录》一书对当时的酒肆经营曾予以详细记述,在家人诗作中,我们同样可以欣赏到这方面的情景。张未《柯山集》卷80《上元都下二首》所云:“管弦楼上争沽酒,巧笑车头旋买花”,就反映了节日饮酒的活跃程度;来祁《景文集》卷13《禁门待漏》诗:“漏箭急传催叠鼓,酒护争拥卖寒醅”,又揭示出街市酒家抢先销售的市场形态。所以,司马光曾用“家家花启户,处处酒飘帘”[26]的诗句来概括开封地界上的酒业风貌。文彦博则用“儒绿如渑味似殆,朝回何必典春衣”的感唱来表述自己的饮酒情趣。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开封酒业呈现出极度火爆的趋势。受开封酒市的影响,整个河南地区都加大了酒类消费的力度,刘敞曾用“洛城春酒碧霞光”[28]的诗咏来赞美洛阳美酒,蔡襄则用“韩王宅里酒千垆”的诗咏来夸耀洛阳城里的贮酒大户。梅尧臣诗:“法朝持郑酝,向夕望星津。俗意愿添巧,古心思变淳”,描述了郑州新酒的种种风趣;陈舜俞诗:“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则又把南阳酒业的经营状态刻画出来。就是在乡村道舍之间,酒店行业也照样显示着勃勃生机。黄庭坚《山谷外集》卷13《同孙不愚过昆阳》诗所云:“拂帽村帘夸酒好,为君聊解一飘尝”,是说叶县一带的有好酒出售;张未《柯山集》卷18《赴官寿安泛汴二首》所云:“处处村旗有浊醪”,又指乡间酒舍分布甚多。至于号为天下第一的滑州冰堂酒,更是屡屡见于诗家吟咏,黄庭坚《山谷琴趣外篇》卷2《清平乐·饮宴》有云:“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苏轼《东坡全集》后集卷1《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云:“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二人诗词所言,都把滑州冰堂酒视为酒中翘楚。围绕着东京都城,河南一带形成了强大的酒业声势。

在今山东地区,宋代诗人也留下过不少咏酒佳句,如黄庭坚《山谷外集》卷6《伯氏到济南寄诗颇言太守居有湖山之胜》诗有云:“历下楼台追把酒,舅家宾客厌论文。”郭样正《青山续集》卷5《寄苏子由》诗云:“历下攀游今几年,……北郭浓霞入酒船。”可见济南城内充满了酒情酝趣。对于齐鲁名酿,诗家多有讴唱,如宋庠《元宪集》卷10《池上春物已烂漫寄东甫》有云:“清明元已俱堪会,莫遣香槽玉液浑。”自注:“齐中酒名玉液者为上。”葛胜仲《丹阳集》卷17《谢洛师蔡尹靖饷酒》有云:“叩门赤县尹,来饷青州酒。底页上天间,余沥到衰朽。开尝正及卯,醇旨异失酉。公不数瑶泉,家还卑玉友。”有宋一代,人们都把“鲁酒”当作知名酒品,诗家创作,常常引入诗篇,就是南渡之后依然念念不忘,如王之道诗:“吴柑迎齿冷,鲁酒著颜温”,张磁诗:“娲黄静试醒松响,鲁酒聊倾旷落怀”,李石涛:“鲁酒未妨杯雪冷,麝兰半杂袖风香”[34],均对鲁酒瞩意甚深。巴蜀一带素称天府之国,其酒业营销始终保持旺盛态势,到宋朝时,酿酒业又有新的增长,张咏《乖崖集)卷2《悼罚四十韵》曾描述宋朝初期的酒肆状况,有云:“蜀国富且庞,风俗矜浮薄。……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渐作。”汪元量《增订湖山类稿》卷4《成都》诗又记咏了宋元之际的蜀中风貌,诗云:“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坐看浮云横玉罂,行观流水荡金沙。”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巴蜀沃壤的酒市酤肆异常活跃,尤其是成都城内,酒界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以至于每一位到达蜀都的人都被这里的饮酒之风深深感染。雍正《四川通志》卷39引钱勰《成都》诗云:“雨经蜀市应和酒,琴到临邛别寄情”;《截江网》卷5引李刘《浣溪沙》词云:“细酌成都千岁酒,闲看解谷一阳春”;《西富酬唱集》卷上载杨忆《成都》诗云:“五丁力尽蜀山通,千古成都绿酎浓”。诸家诗咏都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成都酒事的万千气象。以成都为中心,遍及蜀中盆地和外围山岭,酒业规模都在相应扩充,以至酒肆行业充溢于城乡道途,美酝名酿映耀于大小城邑。杨忆《武夷新集》卷4《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诗就曾用“酒垆自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灿漫春”的咏唱来形容当地的酒家特色,江原县,即今四川崇州市江源镇。当时,顺涪水而至长江,沿岸皆有酒家营业,李石诗曰:“送客清水上,我家珠水湄。……归鞍三百里,处处吟酒旗”,便形象地再现了当地的酒业形态。就算是稍显偏远的开州(今重庆开县),酒业运作依然有声有色,蔡襄《端明集》卷7《开州园纵游乐二首》这样描绘:“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插花穿就户,酤酒向旗事。”在沪州,唐房留有“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的诗咏;在嘉州(今乐山市),晁公湖写下了“野花开北陌,官酒酌东楼。……林覆葵花小,尊倾竹叶清”的诗篇;在眉州,陆游写诗咏及“玻璃春”酒,并注释说:“玻璃春,郡酒名也,亦为西州之冠”[38];在叙州(分宜宾),范成大写诗咏及“春碧酒”,其诗中有“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之句。从诗人们的咏述可以看出,当地出产的美酒已成为地域特殊象征。冯时行《缙云文集》卷2《就得胜寨遣人人巫山买酒》诗所言:“闻道巫山县,秋深好白醪。……著寒催渴肺,经欲卖清袍。”就说明巴蜀极边之处,照样出产好酒。

夔州古称云安(即今奉节县所在地),历来出酿美酒,唐人杜甫曾用“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的诗味来赞颂这里的酒,此后,“云安曲米春”成了夔州的名酒品牌,引起了无数饮客的由衷向往,宋人经由奉节,必要吟讴此酒。王十朋《梅溪后集》卷13《梁彭州与客登卧龙山送酒二尊》诗云:“云安曲米瓶双玉,聊助诗人作小醺”;又《阎普州赵果州舟中唱和以巨轴见寄酬以二首》诗云:“我以礼宾名客馆,云安曲味待君倾”;陈傅良《止斋集》卷7《周和叔通判雪寒索酒戏用术韵以将朋尊》诗云:“此债岂应行处有,曲春何日寄云安”;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6《夔州竹枝歌九首》诗云:“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归”;孙应时《烛湖集》卷16《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诗云:“竹枝歌感慨,曲米醉淋浪”。于此可见,云安曲米春酒勾动着来人的极大兴致。南宋时,邓深还专门品尝过曲米春酒,并为之赋诗一首,其《大隐居主集》卷下《尝云安曲米春》有云:“名自云安已久传,未尝先觉口流涎。三杯通道正须此,一盏醺人今信然。取醉间关怜杜老,闻香比拟忆苏仙。岂知闲散江湖客,快饮瞿唐渊源边。”在家人心目中,云安曲米春酒始终充满着诱人的魅力。从夔州沿江东下,进入湖北境界,酒业依然兴隆。荆、鄂沿线,酒肆分布尤多。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15《发荆州》诗有“沙头沽酒市楼暖”的描写,《将至公安》诗又有“公安县前酒可沽”的提示。梅尧臣《宛陵集》卷30《送樊秀才归安州》诗云:“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指的是乡村酿酒;彭汝砺《鄱阳集》卷5《送周朝议赴郢》诗云:“兵厨且善为冰酒,当为公浮八月槎”,又指郢州官库酿酒。遍及荆楚区域,到处都可以追嗅酒香。如苏轼《东坡全集》前集卷16《武昌西山》诗有云:“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面上寻野梅。”韩琦《安阳集》卷15《又一阙》诗云:“主人目擎宜城酿,不为青旗趁尔来。”难怪黄庭坚有着“将发沔鄂间,尽醉竹林酒[41]”的感叹。据说湖北地带,黄州出产的酒最为优良,张未曾为此多加讴颂,其《柯山集》卷8《冬日放言二十一首》诗有云:“我初谪官时,帝问司酒神。曰此好酒徒,聊给酒养其。去国一千里,齐安酒最醇。”齐安,黄州别称。同书卷25《齐安春谣五绝》亦有“莫笑江城大如斗,桃花如烧酒如油”的描写,可知黄州产酒极多。沿长江直下再到安徽境界,池州、芜湖、历阳等地的酒业形态,宋人皆有诗作咏唱,郭样正待:“池州太守能怜客,美酒分来更赠诗”[42],描写的是池州的饮酒活动;“且闻兵厨酝浓酒,娃子秋香月中有”[43],又揭示了历阳(今和县)官营酿酒的情况。胡宿《文恭集》卷4《寄芜湖吴殿函》诗,则描述了当地“腊瓮蒸醅满满香”的酒品风韵。就是那小小的无为军城之中,其酒肆同样充满活力,林通《林和靖集》卷2《无为军》诗这样讴唱:“掩映军城隔水乡,人烟景物共苍苍。酒家楼阁摇风旅,茶客舟船簇雨樯。”

相关推荐:

传印长老:朴老对新中国佛教人才建设的贡献

美好的彝家年俗

赫哲族礼仪 赫哲族都有哪些民族礼仪

上海西林禅寺

纳西族人是怎样过他们传统的火把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