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河北的丧葬习俗有怎样的说法?

发布时间:2017-02-15 栏目:专题 投稿:曾经的树叶

丧葬习俗,各有不同,各民族地区皆有其偏念,但丧事料理则是不可避免之事,下面就来看看河北地区丧葬习俗又是怎样的。

老年人奄奄一息时,要穿好寿衣,若断气后再穿,被认为到阴府里是光身鬼。断气后,先撕破窗户上一空窗纸,称"放丧气"。家人按称呼呼唤"回来吧,回业吧"称"叫魂"。给死者手里握一只用莜麦面捏的棒,称"打狗棒"。入殓不能超过晚上子时,超过子时要等到第三天才能入殓。门口挂倒头纸,倒头纸是成串的小纸束挂。小纸的张数比死者年龄多两张,有天地各一张。送孝人送信,到谁家都得给送葬人点吃的,称"空不得嘴"。未接通知不去悼唁,有"孝不到纸不悼"之说。

丧葬

客家地区,报丧人不论晴雨须带伞,到亲友家将伞倒放堂前,告明来意。亲戚给报丧人封包一个、鸡蛋一双致谢。在黄冈,报丧人不能进入亲朋家里,只能在门口呼叫后告知,亲朋舀一碗冷水给报丧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后在门口倒掉。此时,亲友前来送楮仪,要回送一对红丝线,或加一条毛巾。

悼唁

悼唁活动在出殡前一天举行,悼唁人到礼房上礼,送钱叫"礼金",送帐子叫"挽联",送小馒头称"大饭X盒",送点心者称"茶食八品",送纸扎二斗称"金银二斗",抬食罗称"堂祭壹设"。娘家人只上物品没有礼金。出殡头一天夜晚,孝男孝女随鼓乐班子到村口"送鬼",曲调悠扬。

入殓

入棺前,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边行边哭泣往水滨,投钱于水中,顺流以瓶装水,叫“买水”。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入殓时,棺内要填满纸、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时,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别。然后择时下钉,每下一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除孝子孝妇外,其他人与入殓时辰相冲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殓。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殓后即择时出殡,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叫“企厅”,供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轮流侍守棺侧,每当有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灵后女眷要放声哭泣。“企厅”有的一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封棺】

封棺时,孝子跪着双手将斧子递给人主,先由"人主"(死者是男,表叔为人主死者是女,娘家人为人主)在榫钉上敲三下,表示无异议,之后才能将榫钉打牢封棺。

出殡

出殡时,长男象征性的背起棺材的大头,次男打幡。无亲男,由同姓近亲或其他亲近者代替,"背大头者"和"打幡人"将继承死者的遗产。出殡后第三天上坟,第七日上坟,之后每隔七天上一次坟,共七个七,百日、周年上坟,丧事才算全部结束。以后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一上坟

许多讲究,实际上都是源自于现实的需要,有的需要无法直接言明,便将现实的需要隐藏在了习俗的背后。如"如丧气",将窗户撕破,裨上是为了"放浊气"。家里长时间有病人,空气污浊,人死了,不怕着风了,又有许多人来,需赶紧将污浊的空气换掉。又如"送孝的空不得嘴",便是要求接信的人家,不管是否愿意,是否方便,都要给送送孝的人弄点吃的,送孝的人辛苦,又顾不上吃正顿饭,道理不好讲清,又怕人们不明情理,便用风俗定下来解决问题。许多习俗是明白人为大众设定的规矩。每个看似没有道理的习俗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人情世故。

相关推荐:

丹麦当地特色

黎平百村侗寨欢庆“甲戌节”

西班牙雪利酒的酿制过程

清代琵琶襟马甲特点和样式是什么?清代琵琶襟马甲简介

八路军神枪手一顿机枪突突 日军大佐和十多名鬼子应声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