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漳州办丧事迷信风水?漳州的丧葬习俗

发布时间:2017-02-15 栏目:专题 投稿:勤劳的雪碧

漳州人办丧事常因迷信风水,企求吉穴而停柩不葬,棺材停放在佛寺、野外或家中,久的竟达数十年。南宋朱熹知漳州时曾明令禁止这一陋俗,限一个月内安葬,“如违依杖一百,官员不得注官,士民不得应举”。(一)送终旧时,富裕人家父母年老要预先找墓地,造好坟茔以为日后的葬地,称为“寿域”;还要预先制好棺材,贴上红纸备用,称为“寿板”。老人濒危时儿孙要赶到病榻前,聆听遗嘱。老人断气后儿孙要不断呼唤老人俗称“?z(音糗,意为拉住)精神”或“叫精神”。一段时间后老人均无反应即可确信老人已经去世,这时下辈亲属一律下跪,号啕痛哭,并要及时为死者翕闭双眼。有的家庭在病人弥留之际,要请和尚、道士或长者为病人诵经。(二)发丧发丧是办丧事的开始。因死者的身分不同,发丧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辈分高的人要办得隆重,辈分低的人丧礼从简。1.搬铺依古礼,老人病危时应将铺位搬到厅堂中,以便到时得以寿终正寝。但漳州民间大多是等老人断气之后才行搬铺。死者断气后,子女(媳)要为其擦洗遗体,趁尸体尚未僵硬换上死者结婚时穿过的白色内衣裤。然后将尸体移置厅堂中三块木板拼成的铺上,男尸偏左,女尸偏右,头向内足向外。也有将死者横放在厅堂中以避免“担楹”。搬铺时厅堂的神明和祖先牌位均以布遮盖。死者仰卧在厅堂里,身上覆盖布衾——白布制成,镶红边,长应蔽足,俗称“天地被”。死者头上覆盖白布,头下枕以砖块垫纸帛。铺前张挂白幔,幔前摆供桌,桌上供死者的灵牌。白幔后面,在死者脚下方的地上点燃长明灯一盏以照冥路,摆上插着竹筷的干饭一碗,称“拜脚尾饭”;子孙在旁边烧冥镪,称“烧脚尾纸”。搬铺后丧家即请阴阳先生择定入殓、出殡和入土的时间。若死者生前未选定墓地,还要请阴阳先生“找风水”。若死者尚有直系长辈在世,搬铺时尸体只能停放在厅堂的偏侧。死在外面的尸体不能入屋,必须在屋外搭棚停尸。2.易服死者的晚辈卸去平常的服饰,各按????功缌等易服。现在是全都换上白布衣服,女用麻束发、头缠白布子孙后辈下跪哀号恸哭,焚烧冥镪。大门上的红色对联要撕下,门扇上要贴上两条白纸条交叉成“×”形状。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则只贴一条白纸成“/”状。门口摆放一顶纸轿,死者是男性的轿用蓝色,女性的用黄色。

夜晚孝男、孝妇通宵达旦地守灵。特别要谨防猫、狗走近尸体,俗谓猫、狗跃过会使尸体挺立攫人。3.报丧长辈谢世,子孙应及时通知亲友,并告以大殓成服和出殡的日期。小户人家死了人多以口头报丧,并请人互相转告。大户人家则要正式发讣告,父死称“寿终正寝”,母死称“寿终内寝”,孝男自称“孤子”(父母尚存一方)或“孤哀子”(父母双亡),孝女自称“孤女”或“孤哀女”。有的地方,死了祖辈要鸣钟鼓告丧。但死者若仍有直系长辈健在,则不能鸣钟鼓。出嫁在外的女儿接到父母的死讯,应立即奔丧;并在通往娘家的岔口上就开始号哭,俗称“哭路头”。亲友闻讯,赶赴吊唁。男性亲戚要到灵前燃香、添供、烧冥镪、跪拜、磕头,大户人家还要读祭文。女性亲戚吊丧时要号哭。吊丧的祭品随亲疏而别,最常用的是民间所谓的“三牲祭”(猪头、公鸡、鱼)。朋友吊丧一般是送素色绸缎挽幢和红包(赙仪)。丧事的红包与年节喜庆的包法不同,包钱的方形红纸沿平行于对角线斜向折叠,交给丧家时要说这仅是够买纸的钱。丧家应回赠吊丧者一条手巾和两条红丝钱。现在吊丧者多送花圈,并向死者行鞠躬礼,送现金也多不用红纸包裹。丧家回赠吊丧者一粒糖果和一包裹着硬币的小红包。娘家接报后要派人前往探视,俗称“做外家”。做外家的人一般由死者的兄弟带领,只要是本家本族的人,性别年龄不拘,人数也不限,但要凑成除九以外的单数。做外家的人到了丧家之后的态度和作为将根据死者的死亡原因而定。在正常死亡的情况下娘家要根据丧家的状况决定去人的多少。丧家较富裕或死者已当祖母,做外家的人数就要多些;反之则少些。丧家要在村口或路口设“路头桌”泣跪恭候,俗称“接祖”。外家人瞻视遗体后要询问死者的病情和子孙侍奉的情况,并对含殓提出意见。丧家必须诚恳答复并设宴招待。席上的食物不得带骨,全部用碗装,不得使用盘子和汤匙,最后一道菜不是甜点而是豆干炒韭菜。饭后外家人不辞而别,丧家也不送行,仅备死者生前衣裤一套由外家人带回。外家人如愿意帮丧家料理丧事也应先回去以后再来,或回到半路从另一条路折回。若死者的娘家已经没人了,丧家要“接番薯祖”,即以盘子托一条番薯藤权作死者的外家,孝男孝妇对番薯藤跪拜。如果死者是因自杀、发生事故、受虐待或由于其他非正常原因死亡,娘家来人将会很多。丧家要抱“斗灯”跪迎。做外家的人责骂、摔东西、打人时丧家均应屈让,并请长辈“做公亲”(调解),答应外家的条件,厚葬死者。如果民间的调解失败或确实涉及刑事责任,外家人将告到官府,由官府处理。(三)入殓1.小殓小殓指为死者穿戴整容,准备入棺。

小殓前要“请水”,孝男(长子)披麻带孝,反穿上衣,袒露一肩,手捧瓦钵,钵内放一小块白布和若干铜钱;孝妇(长媳)和其他丧属按亲疏列队到附近溪边,半跪于地,焚香祷祝,将铜钱投入溪中向龙王或土地公买水。孝男将钵口朝水流逆向舀水捧回家,孝妇等随后号哭。捧回水后用新布沾水给死者揩脸,并做象征性的沐浴动作,然后死者梳头、整容。若死者生前未备寿板,死后其亲友即到棺材店购买棺材棺材抬回时,买棺材的亲友手臂缠上白布走在棺材后面。孝男(长子)捧斗灯率丧属披麻戴孝跪在村口或路口哀号匍匐,恭迎棺材,称为“接板”。死者入棺之前要穿上新衣,寿衣的件数依死者的身份和所在的县份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死者的年龄越大、子孙的辈数越多,就应该穿越多层的寿衣。但寿衣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于丧家的贫富。给死者穿寿衣时要让孝男(长子)脚趿木屐、头戴大竹笠,脱下木屐站到庭院当中一面?r苈(音俩)上的小竹凳上,高声呼唤死者的亡魂归来。然后孝男伸直双手,把住一条麻绳,由长辈将寿衣逐件套到孝男身上,再拉住麻绳的两端,将套好的寿衣取下穿到死者身上,称为“套(t‘ap6)衫”。最后孝男将竹笠抛到屋顶,从竹凳上下到地上;孝女给死者穿鞋,孝媳给死者梳头、戴帽。穿戴完毕之后,要将灵堂中临时设立的灵位换成正式的神主,用一定规格的栗木牌书写死者的世代、姓名、生卒年月、寿数以作祭祀用的牌位。其中“神主”的“主”字要故意漏写一点,写成“王”字(待到出殡之日再请有身份的主礼者用朱笔在其上添加一点)。一般丧家在完成小殓之后要请人在死者的铺前诵经,俗称“牵铺前经”。诵经者可以是和尚,也可以是尼姑或长年吃素的“菜姑”。诵经时丧属围在铺前跪听。2.大殓古俗大殓时要为死者添穿寿衣并添扎布匹绸缎。民国以来,寿衣多于小殓时一次性穿妥且废除布绞(用布扎尸)。但漳州城区陈姓死亡后还以白绫缠扎遗体,称为“殓祖”;据传说是为追念开漳的祖先陈元光,认为经过“殓祖”后死者才能“归天”和祖先在一起。死者入棺前,丧属要先将棺材处理加工一番。上等的棺材用檀、楠、柏、桐木制成,其次为榆木、杉木;最次的为松木棺材,俗认为易生白蚁,贫者才用。上等棺木厚度可达5寸,次等棺材厚约为2.5寸。富裕之家棺材内面要用生漆遍涂数次;贫寒之家也要用桐油灰填补缝隙,使之不泄漏。处理好棺材内部,便在棺内铺垫一层木炭末和茶叶。然后在上面放置雕刻北斗七星的“七星板”并在板上铺以“地被”;地被用白布做成,极宽大,铺进棺材白布边缘垂出棺外。之后,将棺材抬进厅堂中,搁在两只条凳上,头朝供桌,丧属焚香礼拜。吉时一到,丧属围聚遗体前看最后一面,然后长子捧头,其他子、媳扶身体,将死者移入棺中。死者头部垫三角形的布枕,脸部覆白帕,腋下、胯下垫鸡毛枕、草纸、灯芯草或石灰包、茶叶包,而后再放进死者生前嗜好或惯用的小件物品如茶具、纸扇、文房四宝、镜梳剪尺、古玩等,并取若干铜钱放入死者衣袋里。盖棺前丧属跪地,由执事(俗称“土工”)取出死者衣袋里的铜钱撒到地上让死者子孙拾取,称“散手尾钱”。此俗有的改为老人断气时将若干钱放入死者衣袋中,入殓时取出,由子孙按房头分,称“分手尾钱”。然后执事将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由丧属按亲疏由近到远排成一列执线。主事的道士或和尚口中念念有词,将执着的线由远而近逐节割断,意为生者与死者自此永诀。接着,孝男孝妇将新的衣服、被褥、纸锭等塞入棺中。如果以上东西尚不足塞满棺材,就以灯芯草填满,然后裹上地被,再覆上白布,称“天被”。丧属在棺前燃香跪拜,执事将棺盖覆于棺上。

盖棺时一般要延请和尚或道士诵经做功德,为死者在阴间开路。有的人家还请和尚或道士主持盖棺封钉仪式。封钉前丧属备牲醴祭奠,称“祭棺”。然后孝男孝妇绕棺材跪爬三周,再回到棺前跪拜。道士诵《劝亡经》,执事在主礼人示意下开始钉棺盖上四角上的钉。封钉的顺序是:男尸先左,女尸先右;先钉脚下,后钉头上。最后一根棺钉不能全部钉入,要将钉头留在棺木外,寓意“出丁”。执事一边钉一边唱吉语,如“一添丁,二进财,三子孙状元才”之类,祝死者子孙兴旺发达。封钉时丧属停止啼哭,按各自的称谓呼叫死者:“××,闪(躲避)钉啊!”。若死者是已婚妇女,盖棺前必须请外家人到场亲视含殓。外家人的代表无异议则触摸一下丧家所呈的铁锤和棺钉,并以手抚棺头,表示同意盖棺封钉。外家人如果感到不满则会搬走棺盖,直到丧家答应其条件才会归还棺盖。丧家若是天主教、基督教徒,一般请牧师主持丧葬仪式,其仪式按宗教要求进行。3.殓后旧时,尸体装殓后多停柩3天至7天才出殡,也有停柩49天、3个月甚至更久。停柩期间要做以下事情:(1)漆棺富裕之家以碎瓷器舂成粉末,与生漆混和用以涂漆棺材的表面。先以粗粉和漆涂抹数遍,再用细粉漆数遍,直到棺材密闭坚固,在室内外放置数年也不漏气漏味。贫家也一样舂瓷粉涂漆棺材,只是用生猪血代替生漆,其余作法完全一样。(2)设灵堂死者入殓后丧家以白绢作为死者的魂帛,并设灵座,将死者的魂帛及生前的衣服供于座上。用白布横挂在厅堂中间,将厅堂隔成前后两半,后部安置灵柩,前部用以接受亲友祭奠和延请僧道诵经做功德。(3)立铭旌灵座设置后,以绛帛做一面长幡,上书某官某公之柩,名曰“铭旌”,漳州讹称为“灵精”。铭旌标志死者的社会地位,须请有身份的人书写。停柩期间铭旌置于灵座之西,出殡时铭旌竖于灵柩之前。(4)苫次入夜,孝男铺稻草为席,摆砖块、土块为枕,围着棺柩和衣而卧,称“苫次”。(5)祭奠设灵堂后,孝男孝妇要朝夕哭奠。凡有人来吊祭时孝男应俯伏于旁,吊祭完毕孝男应向来人叩谢。

相关推荐:

书法创作要按照美的标准去做

成都宽窄巷子出土千年贴金佛像雕刻精美

俄罗斯族风俗

回族祭祀亡人习俗

解读历史优久的醇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