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蔡李佛拳由什么组成?蔡李佛拳传播简介

发布时间:2017-02-20 栏目:专题 投稿:和谐的海燕

蔡李佛拳:集三大名家精粹成岭南一大名拳

说起蔡李佛拳,很多广东人都会觉得耳熟,但恐怕很多人都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毕竟与关于咏春之类的影视作品遍地开花相比,介绍蔡李佛拳的影视作品少得可怜。事实上,名字有些怪异的蔡李佛拳至今仍是广东省唯一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项目,它不仅曾与我们所熟悉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这些近代大事息息相关,甚至还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部分。“蔡李佛有很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这与其他门派有很大区别。”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会长兼总教练陈忠杰说。

诞生

集三家之长自成一格

了解蔡李佛拳,必须先从它略显怪异的名字开始。这个名字来源于创始人陈享的三位师父:独杖和尚之徒陈远护、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少林还俗和尚蔡福。由于蔡福手法最好,而且在三家之中辈分最高,所以“蔡”字排在前头;又因陈远护善用掌法的拳术是向独杖和尚学来的,故以“佛”作代表。而蔡李佛拳的出世,则源于一个契机。陈享的家乡京梅村地处广东新会崖西镇,紧靠珠三角最大的山脉古兜山,水路又是珠江的八大出口之一,清朝末年土匪盛行。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新会县县令推出了“攻匪保良策”,即各乡村的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己组织看更队,由年轻人轮流看更抵御土匪,维持村里的治安。

“清政府此前是禁止民间组织习武的,但由于新会推行‘攻匪保良策’,乡村成立了很多武馆,很多人学功夫。当时学成下山的陈享在会城已经开了两年的医馆,京梅村的人知道他功夫了得,就请他回去教功夫。后来,大家发现他教的功夫跟当时广东流行的洪、刘、蔡、李、莫五大拳派风格完全不一样,于是就问他这是什么拳?原来,这是他跟三位师父学完之后集三家之长编成的拳谱。为了纪念三位师父陈享就将其命名为‘蔡李佛拳’。”陈忠杰告诉记者,直到1836年陈享回乡授徒,这套拳法才有了正式的名字,“自从蔡李佛拳诞生和传播开来之后,土匪绝对不敢进我们京梅村了。”陈忠杰说。

传播

连锁式武馆开创先河

陈享开馆授徒后不久,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抵达后巡视海防。“林则徐觉得新会的‘攻匪保良策’比较好,于是上奏朝廷,希望推广到整个湖广地区。由于陈享是搞群防群治的人中比较出色的,所以林则徐的幕僚就把陈享请到了广州,协助林则徐训练水勇。”陈忠杰说,“水勇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属于民兵。蔡李佛拳大概在1839年已经传到广州了。”

独门兵器九龙叉威力无比

除了拳法,陈享自创的独门兵器九龙叉也非常适合水上作战。陈忠杰说,“那时,洋人已经发明了枪,都是一排排来进攻。而按照他们的进攻特点,(我们的军队)近身之后用九龙叉一钩,就可以把他们的枪钩走;水上作战的时候还可以用来钩住船,比较方便。”

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的训练馆里摆放着几把九龙叉,其中最轻的一把是不锈钢制作的改良版,记者尝试了一下,舞动十分困难,据说原版重79斤,舞动起来的威力可想而知。

以武强族广开武馆授徒

鸦片战争失利,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意的陈享带着100多个弟子重新回到了新会。与有志之士一道,陈享开始思考救国之策,得出的结论是要以武强族:用功夫强身健体,抵抗外来的侵略。经过两年的精心策划,陈享派出100多个弟子,不足两个月就在多地开设了44间武馆。“当时,蔡李佛拳成为了岭南一带最流行的拳术。新会26个乡村都有武馆,还有开平、台山、恩平、南海、广州……蔡李佛人几乎遍布整个岭南地区。”陈忠杰说。

这些弟子开设的武馆全部以“洪圣馆”为名(后因“洪圣”两字有“奉朱洪武为圣”之嫌,受到清廷所嫉,后以谐音改为“雄胜”、“鸿胜”或“洪胜”)。“比如,会城的武馆叫会城鸿胜馆,佛山的叫佛山鸿胜馆。京梅村的就叫鸿胜始祖馆。当时的鸿胜馆就跟连锁店一样,始祖馆会对这些分馆的人进行对调。就像现在一些公司的区域经理一样,今年在肇庆,明年可能就跟茂名的区域经理对调。另外,每个鸿胜馆都必定有一个正教头、一个副教头,就像现在的正副经理一样。”陈忠杰说,蔡李佛人这种连锁式的经营在当时是开创先河的新模式。

特点

摒弃门户悬壶济世

与当时一些“富人拳”不同,蔡李佛拳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平民化的路线。“不像有的拳法很封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什么的,蔡李佛拳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这些枷锁,当年开那44间武馆的人当中就不乏女弟子蔡李佛拳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没有什么门派的观念,我师父在生的时候,我都没有叫过他一声师父,都是叫叔,或者叫伯。”陈忠杰说,“再比如说,我和林教练是师兄弟,有个人跟他学了一段时间,林教练告诉他,可能要跟大哥学一下,于是这人又跟我学了。如果换了其他门派,你拜我为师,又去学他的武艺,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由于走平民化路线,蔡李佛拳弟子基本都是没什么钱的贫苦大众,所以师父们教拳也基本不收费,即便收也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他们有另一种谋生之策:行医。“陈享除了功夫好,医术也很高明。在跟三位师父学拳的同时,他其实也在学医。那44间武馆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经济上主要靠的是行医,他们开的武馆都叫鸿胜馆,然后就开一个带有‘胜’字的药行。以前蔡李佛有个门规,行医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能摆地摊,因为摆地摊看起来像是江湖行骗。”陈忠杰解释道,“在广东、广西,挂着‘胜’字比较有名的老医馆,很可能就是蔡李佛人开的。比如陈享家族的医馆叫永胜堂,我们家族的叫扶胜堂。那些开武馆的教头就是靠行医养活自己。”至今,不少蔡李弟子仍保持着行医的传统,特别在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方面十分在行。

传承

墙里开花墙外香

协助林则徐训练水勇期间,陈享结识了不少后来参与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于是,蔡李佛人成了金田起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陈享本人后来也出任石达开的军事幕僚。如今蔡李佛拳中的一套平拳,据传就是当年太平天国用于训练军队的拳法,并因此得名。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陈享取道香港出走南洋,后又到美洲,蔡李佛拳也因此传播到了海外。“中国传统的武术,最早到海外传播的应该就是蔡李佛拳了,因为门派的标志性人物亲自出去教拳了。”陈忠杰介绍,陈享和一同出走的弟子一边教拳一边行医,蔡李佛拳也在他们的游历中传播到了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一些人甚至在当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不过,陈享晚年还是又回到了新会,最终于1875年在京梅村逝世,享年70岁。

岭南已不及当年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蔡李佛拳岭南一带却不再有当年盛极一时的威风。据统计,江门地区长年练习蔡李佛拳的不过数百人,另一处繁盛的分支佛山大概也就1000余人在练。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的林教练告诉记者,拳会的课程200元/月·人,每周3天6节课,每节课1小时,收费已经非常低廉,但也只有100多名学生固定在学。而在陈享的家乡京梅村,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基本已经没有人在练拳了。只有大年初七的大型活动,或是有外国弟子来“寻根”的时候,始祖馆才会重现繁荣景象。

在国外却红红火火

与在国内逐渐被忽视不同,蔡李佛拳在国外可以说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弟子遍及全世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数十个国家都有传人,而且不乏成就卓越者,甚至有弟子成了委内瑞拉国防部武术教官。陈忠杰介绍,每年都会有“洋弟子”到京梅村来“寻根”,今年年底就会有一次大型的“寻根”活动,“我希望蔡李佛拳传播还是要坚持以文化为主,毕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过于商业化就变味了,而且也无法长久。所以,我们现在也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保持传统式的传播,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如果推出市场,可能一二十年之内会获得不少经济利益,但迟早会式微——五大拳派就是这样式微的。”

期待借力银幕振兴门派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如今关于蔡李佛拳的影视作品还非常少,这也是蔡李佛拳在普通民众中知名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王宝强和叶璇主演的《蔡李佛拳》,还有洪金宝父子主演的《蔡李佛——极限拳速》两部电影,陈忠杰他们都参与了武打动作的设计和指导,但这两部电影都没有历史元素在里面。“如果真要拍陈享的故事,我们一定会非常严谨。”陈忠杰说,其实,陈享确实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在增城只身深入匪阵为民除害、制服“金山大埠”的外国恶霸基利士、晚年击败俄国大力士,还有协助林则徐抗击外来侵略者、投身太平天国运动这些壮举,如果搬上银幕,这位武学奇人的形象肯定会更加鲜活,蔡李佛拳也会因此名声大振。

蔡李佛拳名扬海外来看,它并不缺乏精彩,只要让普罗大众对它更加了解,必定能改变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闻声可辨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共有49套拳,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初级拳套有走生马四门桥、五轮马,五轮搥,小梅花、十字截虎拳,小十字拳等;中级拳套有平拳、十字扣打拳、铁箭拳、平争拳;高级拳套有白毛拳、梅花八卦拳、达庭八卦、佛掌拳、虎形拳、鹤形拳、狮形拳、五形拳和十形拳等。

蔡李佛以“域”(音画),“的”,“益”、“吓”、“鹤”五音为本门标式。一般虎爪发“域”声,踢脚发“的”声,出拳发“益”声,蛇形发“吓”声,鹤形发“鹤”声。最常用的为“益、的、域”三声,故有谓:听出拳发声为“益、的、域”三声者则可知其为蔡李佛派之说。

相关推荐:

中国根雕有什么艺术内涵?根雕图片欣赏

属鸡的属相婚配表 属鸡和什么生肖最配_万年历

壮族“六郎节”

江苏南京瞻园

钱钧:精“朱砂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