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道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道教传播简介

发布时间:2017-05-01 栏目:专题 投稿:痴情的曲奇

道教是中国所独有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宗教道教主张清修,认为按照道教思想理论和戒规进行修炼,可以长生不老,可以飞升成仙。道教的道祖是太上老君,并崇奉神和仙。

道教主要有两大派,一是丹鼎派,相信通过清修、炼养,可以飞升成仙。该派忌腥荤,不结婚,出家修炼的全真道各派都属于丹鼎派。其创始人是宋代的王重阳。二是符篆派,相信科仪斋醮、符篆、禁咒,可以禳灾求福,可以使役鬼神。此派道土不出家,不忌饮食,有妻室儿女,世代相承。东汉时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及后来的正一道(天师道)等都属于符篆派。其创始人是东汉的张道陵,即张天师。

大理地区两派都有分布,其中符篆派的历史最为悠久,始于东汉晚期,知名的道士有孟优,在巍山(即巍宝山)传授道术和道医,为人“禳灾治病。清代《云南通志》等地方志记载说,孟优为巍山人,土帅孟获的哥哥,精医学,有神术,常来往于澜沧、泸水之间,传教施药。

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兵至南涧,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得益优的帮助,方解获救。诸葛亮慕其才术,留在军中当医生,后带回四川。诸葛亮去世后,孟优入四川峨眉山清修传教。东汉在大理有名的符篆派道上还有杨波远,八号为“神明大士”,常骑三角青牛出没于苍山、巍宝山、鸡足山和洱海之间,传布道教和为人禳灾析福(李元阳《万年云南通志》)。

到了唐代,南诏蒙氏王族崇奉道教,《南诏德化碑》有“阐三教,宾四门”的记载,三教即儒、释、道三教,其中道教就是符篆派。胡蔚本《南诏野史》也载:“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立庙,把普右军将军王羲之为圣人。”王羲之是道教师道世家,又是书法名家,很受南诏王族的崇敬。盛罗皮即位后。“祀王羲之为先圣”,在境内传播道教。唐贞元年间,异牟寻即位归唐,在和唐朝使者会盟时,也是用天师道符篆派)的礼仪。

唐代樊绰《蛮书》盟词记载:“贞元十年岁次甲戌正月乙亥朔,越五日己卯,云南诏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巡官崔佐时谨诣玷苍山北,上清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其誓文一本请剑南节度随表进献,一本藏于神室,一本投于西洱河,一本异牟寻留诏城内府库,贻诫子孙。”这是南诏王异牟寻用道教师道宗教礼仪欢迎唐朝使者规格最高和最为隆重的一种外交礼节,从中可见南诏崇奉道教的程度。南诏时期,从一世祖细奴罗至第十主劝利晟都崇奉道教师道,至十一世祖劝丰祜即位后始废道教,改崇奉佛教中的密宗教,但是道教仍在大理民间广为传播,从未终止。

符篆派至今仍在大理12个市县传播和发展,民间凡祈神求雨和病、超度祖先亡灵或道教官观为神仙塑像开光时,都请符篆派遣士念经祈福。现大理地区符篆派民间主要有两派;一为正一西河派,又称灵宝教,用江西龙虎山萨真君西河派道谱:宋道明远德,神真应太和;志诚宣玉典,中正演玄科。会一崇元化,丹阳含妙果;素心宗法蕴,阐教学仙多。道明元弘教,灵虚启洞微;统一通玄静,守性妙宗传。此派传播地区主要有巍山、剑川等,其中巍山甸中灵宝教至现在已传了50多代,已传到道谱“一”字上。剑川灵宝教成立于民国5年(1916年),传教和活动主要在民间

另一派为正一龙门派,又称清微教,用巍山县巍宝山邱长春龙门派道谱,在巍山地区已传到“合教永圆明”一句的“永”字上,已传了18代。此派在巍山、弥渡、祥云、宾川、大理、洱源、剑川等县市的民间广为传教。大理地区道教丹鼎派,即全真道,由宋代开始兴起,开始建立道观,提倡出家修道,这时期历史悠久的道观有巍山县的玄珠观(今玄龙寺)、大理的中和寺等。明清为兴盛时期,明代设卫屯田,大批汉族官兵进入大理,他们带进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将内地道教再次传人大理,清代进一步得到发展。这时期道教丛林有巍山县的巍宝山,剑川县的满贤林、金华山、老君山,云龙县的虎头山,祥云县的天峰山等,山中道观林立,出家情修全真道上来至全国各地。明清时期大理各府州县均有道纪司,统管道教。其中大理府道纪司设在府城的栖霞观、蒙化府设在城东玄珠观、清代设在巍宝山。民国后将道纪司改为道教会。解放后,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曾强迫道人还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正一道和全真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巍宝山被列为全国13座道教名山之一,宗教活动受到保护。

相关推荐:

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

上海粗话,上海骂人话的来源

汉族文化:汉族葬礼习俗文化

多姿多彩的哈萨克民间舞蹈与民间乐器

成吉思汗在伊斯兰、蒙古、儒家文化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