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什么是瑶家“瓜箪酒”?瑶族人的酒文化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7-05-01 栏目:专题 投稿:幽默的钥匙

自古以来,瑶族人民多居高寒山区,劳动强度相当大,经常要以酒来活血御寒;加之瑶胞好客,亲戚朋友来了,要以酒相待,开怀畅饮。瑶族男子十分好酒。尤其是广西都安、巴马、大化、南丹等地的布努瑶,酒瘾甚大。常以碗代杯,一醉方休。一般他们是饮自酿的20—30度的米酒。有的除自己饮用还拿到市场上去出售。酒也是瑶家人节庆、待客不可缺少的饮品。因而大多数男女都爱喝酒,特别喜爱自家酿造的“瓜箪酒”。

酿制“瓜箪酒”以杂粮为原料,如玉米粒或碎玉米、小米、旱禾米、红薯丝等混在一起蒸饭,然后将农历八月十五上山采集的山药制成的特种酒曲药粉撒在酒饭里拌匀。拌酒药时对温度特别讲究,因为酒饭由多种杂粮组成,粗细不一、长短不一、干湿不一,且四时气温不一,如果温度掌握不好,就不可能酿出好酒。拌好酒药后,盛入缸中,压个半实。然后在酒饭中开一个小碗深的酒井,将缸加盖,并保好温。两天后酒即酿成,揭开缸盖,可见“酒井”中已是满满的“香泉”。这时又将酒拌匀,盛入坛中腌放,保存期延长至数月或半年,这酒便是瑶家的“老窖”。

饮用时从酒缸里取出,掺兑开水或用锅熬煮后,用一个别致的葫芦瓤,即所谓的“瓜箪”,将酒舀出盛入碗中,即可饮用。这种酒既能喝酒水,又能吃酒糟,苦甜相混,浓郁香醇,饮后令人回味无穷。每年夏秋两季上山劳动时,瑶民们常常用竹筒盛着带到山上,休息时,将此酒兑入深山清泉,酒味清甜而凉爽。大家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可以止渴,亦可充饥。秋冬时节,便成了待客的佳品。在瑶家饮“瓜箪酒”时,常可听到“苦年,苦年,再来一瓜箪(瑶语,即好酒好酒再来一碗!)”的赞酒声,便饮酒的客人们无不连连叫好,沉醉于这瑶家佳酿之中,留连忘返

相关推荐:

巴基斯坦婚俗

陇原大地上风格迥异的年俗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名人大揭秘

水浒里的泼皮牛二为什么敢那么猖狂?泼皮牛二因啥如此猖狂?

他是国军中将,曾受宋庆龄嘉奖,重创日军后,日军竟做出惊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