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六祖截竹图轴》南宋梁楷绘画作品

发布时间:2017-06-06 栏目:专题 投稿:迷路的纸飞机

南宋梁楷、纸本水墨、纵72.7cm、横31.5cm。国画精品,南宋画家梁楷代表作品,画家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六祖”即惠能和尚(638—713),唐代著名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鼻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惠能之前,禅宗把“坐禅”当作是一种重要的修为方式,惠能反对这种僵化的方法,他认为行住坐卧都是在坐禅,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形式,进而给“禅定”做出了新的定义。梁楷是一位具有禅宗思想的画家,他通过描绘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日常生活中一个砍竹的情景,不着痕迹地把惠能大师的这种理论给予了充分体现。

梁楷是个参禅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虽非僧,却擅禅画。禅宗约起于公元五二○年,到唐代已成气候,分南北两宗。唐高僧惠能禅宗六祖,主顿悟说,与北方神秀渐悟说相对,为南宗之祖师。南禅之说,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便可以一种超知识的状态与“绝对精神”或“真理”沟通,这是一种自然深奥的抽象体验。“六祖伐竹”表现的就是惠能在劈竹的过程中“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梁楷的《六祖截竹》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笔墨极为粗率。笔笔见形,笔路起倒,峰回路转,点染游戏;欲树即树,欲石即石,“心之溢荡,恍惚仿佛,出入无间”。梁楷似乎也参禅入画,视画非画了。他的人物画很简单,很概括,也很生动。这三者都能体现在他的用笔上。画中险笔很多,起粗落细,急缓轻重,变化多端;金错刀作墨竹,山石大笔扫出,线条简捷、痛快,顿挫明显,将人物的性格与绘画线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减笔画的高手。画中有一种意念贯穿着,此念意深澹远,故能平复笔墨的运动变化。读梁楷的画实际上是一种笔墨体验,也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更是一种禅意的体验

此画的下端,一老者身穿粗布短衣,蹲在那里;他左手扶着一根竹子,右手挥刀,正在专心致志地伐竹。看他那凝神静气的样子,似在劈

竹的瞬间感悟禅机,仿佛在揭示着禅宗六祖惠能强调的从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中也能自然顿悟的道理。其头脸部的毛发及手臂上的毛,以细笔绘出;粗简的笔法画就衣衫蓝缕,又暗示惠能以不识之无的樵夫出身得悟佛性,可见禅机并非文字经典所能尽蕴。挥刀砍竹也或是一种修行,这自自然然的生活状态,正符合惠能所倡导的南宗教义。梁楷选择这样的题材形式来表现惠能大师这的这一观念,可见他对南宗法理是深有领会的。

相关推荐:

佛教咒语的来源与持咒的作用

中国佛教寺庙的挂单规矩

落子曲目名篇有什么?上党落子二进宫唱词简介

见证知音的地方,古琴台的来历

清代女袄裙有什么风格?清代女袄裙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