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绘画作品

发布时间:2017-06-06 栏目:专题 投稿:完美的纸飞机

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绘画,绢本设色,纵175cm,横66.7cm。

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描绘了人们理想中的隐居胜地,成为后世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也应是取材于此,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深受南宋赵伯驹兄弟工致一路画风的影响,又兼取刘松年精巧明丽的用笔、用色。全画以竖幅高远章法,分三层叠进,近景为深壑、小桥、流水,桥上有童子捧瓯而过。板桥过处,青草铺地,另一童子携食盒亢于岸头。隔小溪为山洞,内有钟乳石悬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边有一位仙者弹琴,两位仙者于旁静听,传神入微。仙者傍依的山根岩石间,有山桃杂卉伴卧松而开放,古松自右岸斜坡横卧于洞顶,松皮龙壳,青藤盘绕,与左岸山岩之山桃相呼应,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属,又怎能到这里生存!这是作品的主题部分。洞顶清霭虚掩处,有小路自云中显现,绕过山梁及松林,琼阁高筑与松柏相辉映,山涧有清泉,挟乱石而流泻,涧边杂卉仙草益发,石上小亭别具,山间浮云缭绕,斜晖之中,几组远山,一派云海,更使画面境界无尽。

右下款题“仇英实父制”,钤“仇英实父”一印。画上另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二方清内府藏印,并有“欣赏”、“灵石杨氏珍藏”、“杨曾之印”、“燕翼堂”、“颍川怀云子图画”等鉴藏印。图中上半部分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白云飘浮,庙宇时隐时现。下半部分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坡上的桃树林掩映于山石、树木之间,景致雅气,一幅人间仙境景象。三位高士临流而坐,白色的文士衣着在金碧辉煌的山石、林木映衬下,显得格外鲜明。

作品在构图上取北宋全景式大山大水的布局特征,视野开阔清旷,境界宏大,疏密对比强烈。所绘高山、泉水、白云、石矾、古木、楼阁等,笔墨均精丽艳逸,骨力峭劲,人物刻画得生动而富有神采。图中山峰设色浓丽明雅,勾勒、皴染细密。山间厚云排叠,造成了云气迷蒙的幽远空间,展现出远离世俗、虚幻飘渺的人间仙境。画中人物是主体部分,画家通过色彩衬托的方法使人物非常突出,充分体现了仇英人物画和山水画上精深的艺术力。

仇英此画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勾勒精工,似学宋赵伯驹一派。不论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还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的细致入微,严谨工细。通幅青绿着色,色彩妍丽雅美。显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山水表现能力。

仇英青绿山水以“院体”笔法取“气”,以文人画墨法取“韵”,以青绿着色取“丽”。在他的画中多以细劲的“院体”笔法勾皴,强调用笔的骨力,并以文人画追求墨韵的擦染方法,把山的阴阳向背交待清楚。着青绿色时,以不伤墨色为主旨,尽量保留水墨气韵,有一种清雅之气。仇英山水画,不仅有精工妍丽的“大青绿”,如这幅《桃源仙境图》,有沉着文雅的兼工带写式“小青绿”,如《桃村草堂图》,也有清逸潇洒的“水墨写意”,如《柳下眠琴图》。而且,仇英追求的是文人雅士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在仇英画中,大多都有隐于山林的逸士潇散其间,表现文人休闲生活的主题,诸如读书、弹琴、赏泉、论画等,整个山水都围绕着人物来营造意境,人物在他的画中是整体画面的中心。

相关推荐:

绝龙岭(一名:闻太师夜战绝龙岭;一名:闻仲归天)

阿昌族抢亲由来

剪纸人物剪法步骤,简单教材不唬人

公孙弘的生平故事介绍 公孙弘提出了什么儒学经学的方案

被误解了60年的玉米运动,当年给苏联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